朱絢絢 潘可明 戴特奇
5?12汶川地震,映秀鎮(zhèn)是5?12大地震的震源地。根據中央救災部署,廣東省對口支援汶川,經映秀鎮(zhèn)鎮(zhèn)政府和東莞市援建工作組研究決定,由我院承擔映秀鎮(zhèn)市政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筆者以及同事赴映秀,由三家設計單位協(xié)同設計。
映秀鎮(zhèn)位于一個山谷之中,漁子溪在此與岷江匯合,形成一個Y字形峽谷。站在漁子溪頭東望,遠處一座青色的大山腳下,濤濤岷江水橫亙眼前。漁子溪腳下北側,漁子溪從西北方而來與岷江相匯后向東流去,自北向南奔騰而下直抵都江堰。青山綠水間,岷江與漁子溪交匯處形成了三角地帶。經過大家努力最終確定了橫跨漁子溪的三座橋梁的景觀形式。漁子溪一橋總長126.04 m,橋面裝飾面積1 150 m2,漁子溪三橋總長66.04 m,橋面裝飾面積361 m2,漁子溪四橋總長88.49 m,橋面裝飾面積 1 570 m2,三座橋總裝飾面積3 081 m2。
1)橋梁裝飾設計首先要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滿足城市交通功能要求,滿足防洪,排水以及通航要求。2)橋梁裝飾設計與地域環(huán)境結合,因地制宜,設計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現代景觀。3)橋梁裝飾設計不影響橋梁主體結構安全,應根據不同河段的景觀及周邊環(huán)境,達到一橋一景,并且橋梁燈光布置要達到夜景燈光效果,裝修材料環(huán)保和當地適用材料。4)將橋梁裝飾設計與生態(tài)學,環(huán)境學等多學科進行交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形成一種美麗而實用的景觀環(huán)境空間。5)協(xié)調經濟,環(huán)境,實用,技術等方面的相互關系,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深入細致的考慮空間組合。
1)漁子溪一橋,四橋是車行橋,漁子溪三橋是人行橋,所以漁子溪一橋,四橋除了滿足車行交通要求以外,還要解決河段兩岸居民出行問題。2)漁子溪橋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B類,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抗震設防措施等級為9級。3)橋梁結構的設計基準期為100年,百年一遇洪水水位。
3.1.1 自然鄉(xiāng)土形式
漁子溪三橋地處四川,在裝修風格上運用了廊橋形式,濃縮了這個地區(qū)地理風貌和歷史文化,在橋上建造了四川地方特色的川西民居類型的亭子,見圖1。
亭子合理運用白,灰色或深色組合,不同質感的光面,毛面材質搭配等多種表現手法,體現簡約的建筑風格,同時突出傳統(tǒng)川西建筑的大屋頂等建筑風格。在亭子的主柱旁附加4根裝飾柱,屋頂運用透明夾膠玻璃,從亭子下仰望天空能清晰地看到亭子結構,格調清新高雅,極富裝飾意味又獨具特色。
亭子和欄桿的材質都運用鋼結構,不運用木結構的建造方式理由有三:1)四川的天氣多雨潮濕,木結構的建筑容易被腐朽。2)為確保兩年完成恢復建設的總體目標,鋼結構能更好,更快的完成,節(jié)約施工工期。3)在設計中結合現代技術和材料,在鋼結構上刷仿木氟碳漆,達到木結構效果。4)漁子溪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抗震設防措施等級為9級,鋼結構更穩(wěn)定。
3.1.2 獨特民族形式
漁子溪一橋是一座車行橋,在設計欄桿時,大量采用了川藏紋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其上面鏤刻繪制精細,顯示意匠之美的紋飾,強烈的反映著各個時代不同的審美時尚,文化內涵和民族風格(見圖2)。
3.1.3 現代風格形式
漁子溪四橋也是一座車行橋,在橋梁裝飾過程中,采用了現代風格,并采用穿斗方式組合線條,整個橋梁簡潔莊重,表達了一種肅穆,向上的氛圍。該橋欄桿立柱均為方鋼黑色氟碳漆,一個組間2 400 mm,橫向欄桿由5根直徑為60 mm的鋼管刷黑色氟碳漆,20根30 mm的鋼管刷黑色氟碳漆組成,并且橫桿與立柱有夾角30°,靠斜構架來連接,所有的構件都用焊接固定。“穿斗式”是四川民居建筑普遍應用的構架形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在欄桿的設計上我們用的鋼結構,雖然不是純粹的穿斗結構但是在形式上保留了這種結構的方式(見圖3),不僅體現了現代風格,也體現出地域性。
漁子溪橋的色彩和材料設計主要目的是:
1)與四川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景觀。表現地域性,文化性,主題性與親切感,體現橋梁風格。
漁子溪一橋:形式定位獨特民族形式,采用幾何紋飾,因為藏族喜歡用熱色,比如黑色與褐色,所以在欄桿色彩的選擇上,就用了這兩種色彩的搭配,希望能給人有親切感。
漁子溪三橋:設計風格自然鄉(xiāng)土形式,采用傳統(tǒng)民居形式——亭廊,在色彩和材料上主要是用當地的材料,比如自然的杉木板,在鋼結構上刷仿木紋漆來適應當地的民居文化。
漁子溪四橋:現代風格形式,用鋼結構和玻璃結合,刷黑色氟碳漆,用這種色彩來預示結構的功能,更好的展現橋梁形態(tài)美與功能美。
2)涂料的作用除了美觀以外更大的作用是防止構件材料裸露銹蝕。并且可以利用色彩提高橋梁的標志性和象征作用,也提醒過橋者的注意。
1)橋梁裝修必須綜合考慮。首先要在橋梁本身結構的基礎上做設計,而不是為了裝飾而增加過多的結構,當然橋的裝飾與當地獨特的文化息息相關,裝修方案需經過反復比較,結合橋梁功能,河道景區(qū)以及周邊環(huán)境,造價,可實施性綜合考慮后確定。
2)橋梁景觀設計采用簡單的包裝設計方法。僅僅是對橋梁設計后的粉飾,或是為了橋上的裝飾而忽視了結構。真正的杰作是結構和藝術美的統(tǒng)一,結合結構做的造型設計,景觀效果較好。
3)在橋梁的設計工程中,橋梁形式的設計構思要適當提前,建筑師與橋梁結構師應該多溝通,并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范。
古今中外,橋梁藝術形態(tài)各異,豐富多彩。橋梁藝術的豐富內涵,使其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結構藝術。其藝術意蘊的流變,總是在深層次影響著橋梁的發(fā)展。橋梁設計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學習借鑒其相關經驗,對我國城市生態(tài)建設與橋梁景觀設計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1] 王 鈺.廊橋設計初探[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4(7):33-34.
[2] 鄭 斐,賀栓海,杜恩龍.橋梁上的風景園林藝術——景觀生態(tài)學在橋梁上的應用[Z].2002.
[3] 萬 敏,周 倜,黑新華.橋梁景觀的創(chuàng)作與思考[J].新建筑,2004(2):59-60.
[4] 李寶元.北京轉河橋梁裝飾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11):25-26.
[5] 萬 鈞.用城市設計觀點解讀城市總體風貌設計與建設——都江堰市城市總體風貌設計與建設的反思[J].城市規(guī)劃與環(huán)境建設,2004(8):41-42.
[6] 穆祥純.我國城市橋梁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發(fā)展[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