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太夸張的語勢,平靜得能聽見孩子的心跳聲。我慢慢翻開書卷,孩子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我手里的那本詩集,興奮得兩眼發(fā)亮。他奮力爬過來,抬起頭,作出搶書的姿態(tài),我順勢讓他觸碰幾下。
開始他還能遵守規(guī)則,慢條斯理地用拇指掰開書頁,我的閱讀速度受其影響,甚至不得不停下來。當孩子粗略地把書翻完,便要毫無秩序地或壓或撕,此刻,我從他手里奪回書。因為好幾本新買的書都缺了一角,或者有些褶皺,這都是孩子的杰作。
我常給孩子念書,盡管孩子根本不懂我嘴里念叨著什么,而我也不要求他能懂。若孩子知道得太早,并非全是好事,我所期待的是他能從我的行為中得到某種熏陶。
書,是可以拿來玩的。我愿意讓孩子形成這樣的早期意識。知識,也是可以拿來玩的,在玩中學習,有何不可?
習慣的養(yǎng)成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我擔心自己在“親子共讀”上做得不夠全面,或者起步得有些晚。每次翻讀,都有書香飄溢,這比起電視機來更能培育孩子的品格。
家里有幾個電視迷,這是我擔心的,電視看多了,不僅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思維習慣的形成,更嚴重的是破壞孩子的想象力而更多養(yǎng)就一種惰性。這是曾經(jīng)的我所體驗到的,而今,我?guī)缀踅淞丝措娨暤牧晳T,那是奢侈的選擇或浪費?;蛟S,這樣會使自己慢慢變成一個沒有情趣的人,但在個人修養(yǎng)上,我發(fā)覺自己確乎少有時間繼續(xù)浪費下去了。若以天計,一個人的生命不外乎三萬天左右,除掉睡眠與各種應酬,屬于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少得可憐。由此角度看,人若想提高生命的質量,千萬不可太計較于蠅營狗茍之事,而孩子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珍惜時間、敬畏生命的信念。
惟有把握住每分每秒,才能讓生活過得更充實,而無聊與空虛也就無從進駐我們的生命空間。與孩子在一起,我能夠充分感受到一切剛剛開始的興奮與愉悅,每天都有所期待,從孩子純真的眼眸里,讀得出創(chuàng)造的感動。有活力,尊重別人的存在,為自己的所為負責,懂得與人分享,這在我看來,顯得何其重要。
孫云曉的《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以大量案例讓父母們懂得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從而在生活的每一天里積累好習慣,改變性格,使命運的運行軌跡發(fā)生積極變化。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一個,誰也無法復制孩子的未來,更不能替孩子選擇未來的幸福,幸福在孩子自己的手里,如野菊花般慢慢生長,這是充滿詩意的自然狀態(tài),但也不是無所為。陳之華的《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則以其6年的芬蘭生活見聞與剖析,直現(xiàn)芬蘭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秘密,其顧及整體發(fā)展的全民教育理念,實質上并不深刻,只是全體國民共同關注的結果。你想象不到其教師地位之高——竟然在孩子的眾多職業(yè)選擇中占據(jù)第一位,而我身邊的90%以上的同事都說下輩子絕不當老師——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說。
在教師的臉上,很難找到所謂的職業(yè)幸福感,身為其間的一員,我需要不斷地從沉重的躑躅中挖出一點輕松的節(jié)奏來。
不認同別人在談論孩子的成長時以學業(yè)為中心的觀點,在其隱約的侃談中你無不感受到強烈的功利色彩,我所借鑒到的便是如何剔除掉自身的虛榮。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太炫耀自己,不斷告誡自己必須頂住外來的一切形式壓力讓孩子在平靜中慢慢長成,千萬不要有拔苗助長的行為。
每個孩子身上都潛藏著許多能量,在讓孩子發(fā)揮其能力的同時應該讓其得以鞏固,但又要防止因此而給孩子透支鮮花的機會。孩子需要鼓勵,從中建立自信,但并非漫無目的地夸獎,更要避免在別人面前夸飾孩子,以此克服孩子的傲慢與偏見。我常想,若人的視野足夠開闊,他就不會以自己的那么一點小本事而自樂,反而會以更謙遜的態(tài)度面對更高層次的挑戰(zhàn)。在這個世界上,惟有不斷地超越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格。與別人比較,總有封頂?shù)臅r候,但與自己競爭,從來就沒有止境。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所涉及的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反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等,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其表現(xiàn)都是獨特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正處于沉睡階段,我所關注的是如何通過不斷的重復,讓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這,是需許多時日觀照和檢驗的事。
我的孩子,你要慢慢來,前面有許多美麗的風景正等著我們去欣賞,惟有不心急,我們才能看得更多,體驗才會更豐富。
(作者單位:廣東普寧市雙湖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