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上,好多同事、領(lǐng)導都來“指導工作”。大概5分鐘之后,忽然,我一陣頭暈心悸,腦子一片空白,險些站不住腳。也許我血壓本來就高,此刻又太緊張才導致這樣。我扶著講臺勉強站好后,只感覺虛弱難耐,試著繼續(xù)講了幾句話,依然進入不了狀態(tài),頭也疼得難受。臺下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在看著我。頓了一頓,我對后面聽課的老師說:“我身體不是很舒服,不講了,大家回去吧”。老師們剛想提椅子離開,班里的遠一下子站了起來:“老師們先別走,我來替我們老師講這節(jié)課”。說完,便給我搬了板凳放在一側(cè),示意讓我坐下,然后他便走上了講臺。臺下頓時傳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雖然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也非常優(yōu)秀,但是現(xiàn)在有那么多老師聽課,他也不一定提前備課了,能行嗎?我坐下來后又激動又擔心。
接下來遠的表現(xiàn)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只見他接著我講的內(nèi)容將大家引入課文之中,然后讓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互相品讀課文。之后,遠還組織每個小組的“代表”進行朗讀展示,展示之后,還讓大家點評。在品讀展示中,有的同學未能抓住語句中的優(yōu)美修辭、關(guān)鍵詞語,遠也都引導大家以討論、互評等方式進行了探討。在理解課文主題思想上有幾個問題,大家討論之后,依然不能得出明確答案,遠安排了再討論環(huán)節(jié),并讓意見不同的雙方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小辯論。終于,大家得出了明確又統(tǒng)一的答案。遠講完課文之后,還不忘詢問大家“對于這篇課文,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直到大家都沒有疑問之后,才宣布下課。
聽課的老師們走出教室時,無不嘖嘖稱嘆:“你們班的學生真厲害啊”“那個學生講得實在太好了”“學生整體表現(xiàn)也非常好啊”。等老師們都走了之后,遠和幾個同學圍了上來:“老師,我們給你掙面子了吧”?“你就是為了給我爭面子才替我講課的嗎?”我吃驚地問?!笆前?,我當時就想,萬一那些來聽課的老師都走了,您多沒面子啊,不知道您身體不舒服的,還以為您怯場呢!”聽了遠的話,我的眼淚差點涌了出來,真想張開懷抱擁抱一下遠,擁抱一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感謝遠的“救課”,不僅因為他讓我沒有“丟面子”,更因為,遠這臨時突然的“救課”以及這堂課上所有孩子的表現(xiàn)都讓我更堅信了一直以來我在班級里開展的“學生上講臺”學習活動的正確性。
這個班級我已經(jīng)任教到初二了,但是從初一開始,我就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來給大家講課。提前報名、提前“備課比賽”,講課的重點由老師指導,講課的難點通過與同學的合作、查閱資料、請教老師等方式突破。
這個活動提出之后,學生是欣喜的,尤其是一些外向、開朗、有表現(xiàn)欲的孩子,更是積極踴躍報名參加。一些內(nèi)向、膽小的學生,在老師鼓勵和其他同學的帶動下,也慢慢愿意鍛煉一下自己。我的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
講臺上站著一名“小老師”,從題目導入、到作者軼事、到文章寫作背景、再到文學常識,娓娓道來,可謂有板有眼、有聲有色,還設(shè)計了精美的板書呢!倒背著手站在教室后面的老師只頻頻微笑點頭,直到講課結(jié)束,才走到前面來對“小老師”的講課作簡要點評并補充不足。
活動進行一段時間之后,我發(fā)現(xiàn):往日“教師口若懸河,學生呆似木雞”的沉悶課堂活躍起來了;往日“話語霸主”的老師,越來越?jīng)]有發(fā)言權(quán)了;就連上課老愛睡覺的“瞌睡蟲”、老愛說話的“多動癥”也愿意代表小組發(fā)言了……
可是,不久,不少家長給我也給我們領(lǐng)導打來電話,質(zhì)疑這“是不是老師偷懶不愿講課”,這樣考試能否考好等等。領(lǐng)導也不放心,多次給我善意的提醒。無奈之下,我只好改變策略:重點的課文,采取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的方法;拓展或自讀的課文,還是讓學生走上講臺,自主學習。好在,我們班的語文成績并沒有出現(xiàn)考不好的現(xiàn)象,有時候還甚至名列前茅,這才使我們的自主學習活動沒有被叫停。
雖然,新課標早就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也常常高喊著“教師要把課堂時間和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的響亮口號。但是,日常的課堂上我們很多教師的理念和行為卻有脫節(jié),不敢大膽放手,甚至根本不敢放手。當然,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學校的導向和家長、社會的質(zhì)疑等等。
遠的“救課”絕不是個偶然,這與學生們平日里走上講臺的鍛煉,平日里的自主學習習慣有密切關(guān)系??梢哉f,他們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不僅收獲了文化知識,更在能力和習慣上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和提高。很多觀點都表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的習慣,也能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當然,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讓學生走上講臺”“分組學習”的做法只是冰山一隅。無論怎樣的方式,都離不開我們教師對先進教學理論的堅定和對學生的信任,要頂?shù)闷饓毫Γ?jīng)得起質(zhì)疑,不謂探索的艱辛,用激勵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用贊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沃土上發(fā)展自己、展示自我,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和優(yōu)秀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宰,讓課堂真正成為屬于學生自己的樂園。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第十五中學)
責任編輯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