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有輛小的遙控車,最近弄出了新玩法——先將家里的一些板凳呀,桌子呀,還有菜板呀等等,搭聯(lián)在一起,做成曲折凹凸的“山路”,然后將遙控車放在這樣的“山路”上,手握遙控器,指揮小車在“山路”上蜿蜒攀行。呵,這游戲不錯,能鍛煉兒子的“控制力”。
這游戲雖然好玩,卻常常會“損車”。你想想,小車在這等難行的“山路”上攀走,掉下“山路”的機率是挺大的。所以兒子在控制小車攀“山路”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操作失誤,將小車指揮到“山下”去——“啪”一聲,嗯,小車摔下來了。
我又聽見“啪”一聲,小車又摔下“山路”了。這次,兒了撿起小車仔細(xì)地瞧起來。噢,這次是小車摔傷了,小車燈摔掉了一個。
兒子拿著摔掉車燈的遙控車,喊:“爸爸,車燈摔掉出來了”。
我說:“掉了就掉了唄,又不影響它攀山路?!?/p>
兒子卻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見不得小車有一點損傷,說:“不行,得修一下,不然太難看”。
“修就修唄?!蔽彝?。
“可是怎么修呀?”兒子開始琢磨修車的方法。
“粘上就是了。”我提醒兒子。
“對呀,找膠水粘上?!眱鹤痈吲d地打開膠水瓶,倒出膠水,涂在小車的損傷處,蠻認(rèn)真地將車燈粘上去??墒沁@膠水根本不是粘車燈的材料,它對這塑料制成的車零件根本沒粘合力。兒子幾乎是將一瓶膠水都耗盡了,也沒有將車燈粘好,雙手上倒是粘了很多膠水。
修理失敗了,兒子跟我說:“爸爸,膠水粘不住呀。你去給我買能粘塑料的強力膠吧。”
我反對:“那可不行,那些強力膠可都是有毒氣的,有味道,太熏人,有害健康。粘不住就粘不住吧,反正又不影響你玩?!蔽腋鷥鹤诱f明工業(yè)膠水的害處,我真怕兒子將那樣的膠水弄得滿手都是,傷害身體。
兒子倒也聽話,不再尋什么強力膠水了。但是兒子要粘好小汽車的心愿卻總是掛在心頭——小車沒修好,兒子好些天沒有心思玩攀“山路”的游戲,常常拿著這破損的小汽車挖空心思地在尋找粘合的方法。
有天,兒子吃奶糖。吃了一會兒,忽然喊:“爸爸,奶糖粘在我上腭了,快幫我取下來”。
我匆忙掰開兒子的嘴巴,果然見奶糖粘在了兒子的上腭,忙給取下來。嘴上說:“這種奶糖,真是太粘了。”
兒子說:“嗯,真得太粘,不但能粘住上腭,還能粘住牙齒呢。”
“哪,你就別吃這種奶糖了?!蔽姨嵝褍鹤印鹤記]理會我的提醒,又拿起了一塊奶糖。我再次提醒:“莫吃了,再吃又要粘住嘴巴了。”
兒子剝開奶糖,拿在手里,沒有塞進嘴里。若有所思一會兒,兒子忽然兩眼放光,滿臉興奮地大聲喊:“有了,有了”!
什么有了,這小家伙真是莫名其妙。我沒有弄明白兒子是在說什么。只見兒子快速地找出自己的小汽車,然后在奶糖上取下一小塊,塞進車燈的空缺處,再對著空缺處不斷地呵氣,最后把摔掉的車燈塞進去——呵,摔出來的車燈被兒子用一點兒奶糖給粘住了,并且還粘得非常牢固。原來兒子說“有了”,是有了用奶糖粘車燈的辦法了。
兒子拿著粘好的小車給我看,十分高興,我更高興——這小家伙竟然能將生活中被奶糖粘住上腭的“不堪經(jīng)歷”,略作轉(zhuǎn)移用到了粘合小汽車的思路上來。這真是“只要有心思,同物就會生異用”。奶糖變成了粘合劑,這真是兒子一種了不起的發(fā)明呢。
不過,兒子對著小車毀損處不斷吹氣的舉動我還有些不理解,就問:“為什么要呵氣呢”?
兒子解釋:“剛剛?cè)M破損處的奶糖是硬的,不粘。需要呵些熱氣,等它變軟之后才能粘——我是受了糖在口里變軟才發(fā)粘的啟發(fā),才對著奶糖呵氣的呀。”
兒子的回答果然有道理。我夸兒子會發(fā)明,將來能成為明家。
兒子也很得意自己把奶糖“發(fā)明”成粘合劑的“成果”,所以特意將一塊奶糖“剝光”,然后貼上自己的設(shè)計的新包裝,包裝上寫著:國澳牌強力膠,粘力強,無毒環(huán)保。兒子不但用這種無毒環(huán)保的粘合劑修理自己的玩具,其他小朋友如果有損壞的玩具,兒子也用奶糖給人家粘合,效果都不錯。
兒子有一種帶糖味的“強力粘合劑”的消息就傳開了,小朋友們都知道這是兒子發(fā)明的“國澳牌強力膠”,在商店里是買不到的。我卻知道這就是一塊奶糖,是兒子用了“移植法”的發(fā)明思路而使其變成了強力膠的一塊奶糖——小孩子的想法,看起來挺平凡,其實挺神奇!
小孩子就是發(fā)明家。稱贊他們的發(fā)明,激發(fā)他們的發(fā)明欲望很重要呀。
(作者單位:山東莒南縣路鎮(zhèn)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