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凡
(河南教育學院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46)
國際期刊ISSN/EAN條形碼是EAN條形碼的一個子系統(tǒng)。它是由國際連續(xù)出版物數(shù)據(jù)系統(tǒng)(ISDS)國際中心和歐洲商品編碼協(xié)會(EAN)協(xié)商建立。國際期刊條形碼的主要作用是將期刊的國際刊號 (ISSN)和期次號等信息轉換成EAN的條形碼形式,最終達到閱讀器聯(lián)機輸入處理。
據(jù)了解,我國于1993年開始將條碼技術應用于出版物標識。1994年1月1日起,新聞出版總署要求所有使用中國標準書號(ISBN)和國際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的出版物,包括圖書、期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均應使用條碼標識。新聞出版署條碼中心在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設有分中心,各分中心負責對應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出版、印刷、發(fā)行行業(yè)條碼技術的應用工作和條碼制作工作。凡國內(nèi)公開發(fā)行的期刊,必須在申辦其刊物的國際標準刊號 (ISSN號)后,在向分中心申辦條碼。.期刊每年出版幾期,就申辦幾條條碼。
中國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1997年5月26日頒布,1998年3月1號實施的GB/T16827-1997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中國標準刊號(ISSN部分)條碼的代碼結構、條碼符號技術要求和印刷位置。期刊ISSN/EAN條形碼是由主體部分和附加部分組成。
主體部分由期刊前綴代碼,期刊的品種號、條形碼的期號和校驗碼四個部分組成,其具體結構是:
(1)期刊的前綴碼3位數(shù)字977。977是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EAN International)指定給國際標準刊號(ISSN)專用的前綴碼。也可以說它是期刊的代名詞。
(2)期刊的品種號——7位數(shù)字,即ISSN國際標準刊號除校驗碼之外的7位數(shù)字。
(3)年份碼——2位數(shù)字,標志期刊的出版年,以公歷年份的最末2位數(shù)字表示,表達方式為00-99。
(4)校驗碼——1位數(shù)字,其值是由前面的12位數(shù)字通過計算得出。其計算方法如下:
代碼位置序號:代碼位置序號是指包括校驗碼在內(nèi)的,由右至左的順序號(校驗碼的代碼位置序號為1)。
計算步驟。校驗碼的計算步驟如下:
a、從代碼位置序號2開始,所有偶數(shù)位的數(shù)字代碼求和。
由表1可以看出,伊利股份的凈資產(chǎn)收益率從2012年的23.41%下降到2013年的19.77%,趨勢同樣變化的還有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和銷售毛利率,在2012年到2013年均處于下降趨勢,伊利股份2013年三季度凈利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僅增長28.6%,而市場普遍預期在60%以上,也略低于37.6%的預期。
b、將步驟a的和乘以3。
c、從代碼位置序號3開始,所有奇數(shù)位的數(shù)字代碼求和。
d、將步驟b與步驟c的結果相加。
e、用大于或等于步驟d所得結果且為10最小整數(shù)倍的數(shù)減去步驟d所得結果,其差即為所求校驗碼的值。
1.2.2 附加部分
附加部分兩位數(shù)字,表示該刊的當期期次號或月次號。表達方式為00。
附加碼用于識別刊期和出版時間。月刊每年每期的附加碼為0l,02,……12。雙月刊按出版月份而定。單月出版附加碼為01,03,……11,雙月為02,04,……12。季刊要在出版月份上加01,如3,6,9,12月出版,則附加碼為04.07,10,13,依此類推。規(guī)定將條碼印在期刊封面(而不是封底)的左下角,與書脊和封面底部邊緣的距離為1厘米。如上述位置有特殊要求,也可選擇封面的其它位置。
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期刊被注冊上ISSN號,納入了ISSN號系統(tǒng)。這就是說,ISSN號能為每一種正式出版的期刊確定一個固定的數(shù)碼,其編輯者、出版者、裝幀等期刊元素能明顯地得以辨別,便于圖書館書刊采購人員了解信息,對他們準確地選購書刊都有幫助。
正是由于ISSN號所具有的這種世界唯一性,使它成為圖書館文獻檢索中簡便而又有獨特意義的檢索點,在世界書刊市場上,機讀的ISBN(ISSN)號成了人們樂于接受的確認、訂購書刊的合適的系統(tǒng),它可以方便地使用ISSN號或條型式的ISSN號碼來確認、訂購書刊。其優(yōu)點是控制重復書刊的進館,而且有利于節(jié)約經(jīng)費。
期刊來到圖書館后,都要進行記到管理。記到時必須首先查到該刊的目錄,查找的途徑很多,可以從刊名、刊號等方面檢索,但最快的方式莫過于用條碼閱讀器掃描期刊條形碼,由閱讀器轉換為國際刊號或直接用條形碼號進行檢索。檢索的速度快就可以提高記到速度和工作效率。至于是否轉換取決于書目數(shù)據(jù)庫中存入的是ISSN號或是ISSN條碼號。若是ISSN號就需要轉換,若是ISSN條碼號就不需要轉換。
在高校館,大都設有期刊閱覽室,現(xiàn)刊僅供就室閱覽,一般不外借。但也有特殊情況,如借出復印或閱讀現(xiàn)象。在院系資料室或小型圖書館則經(jīng)常有外借情況。對于現(xiàn)刊的外借,目前大都采用原始的手工記到方式。辦理手續(xù)既費時又費力。
我們可以利用期刊自身的條碼和附加碼,対現(xiàn)刊進行借還管理。具體做法是:根據(jù)各館管理軟件的情況,把現(xiàn)刊當做過刊或圖書處理,把期刊條碼號和附加號當做該刊的條碼號進行借還則可。由于每年的期刊條碼號和附加號基本不變,故可以一次輸入長久使用。節(jié)時省力。
同樣受惠于ISSN條碼號所具有世界唯一性這一特點,使期刊檢索的速度和準確性得以提高。因為期刊名稱不具備唯一性,通過刊名檢索的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特別在實際工作中,期刊的重名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遇到此種情況還需要從其他角度再加以區(qū)分,比用ISSN條碼號檢索要麻煩。
因為ISSN條碼號是數(shù)字,而刊名的字數(shù)一般比較多,所以,通過ISSN條碼號檢索的速度也比刊名檢索的速度快。一些圖書館早已利用ISSN進行文獻檢索與利用。隨著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tǒng)軟件的不斷發(fā)展,ISSN條碼號在文獻檢索中的應用功能也會更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圖書館藏書的條碼一般都要求具有個別性,每本書的條碼號互不相同,不能制版或成批印刷。只能一條條打印。條碼脫落后,還得重新打印、補貼。費工費時。此外,一些不道德的讀者也會把一本書的條碼揭下,貼到另一本書上。期刊條碼是印刷在封面上,不會脫落,讀者無法調包,能減少期刊在借閱中的損失。
期刊條碼是按EAN碼的編制原則編制的,它與通用商品條碼一致。因此,任何閱讀器(或掃描器)都可以閱讀它,在硬件設備上不存在問題。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利用期刊條碼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個別期刊條碼本身的錯誤和印刷質量不高,編碼錯誤主要有錯號、重號現(xiàn)象,印刷質量主要是印刷不清楚,閱讀器讀不出來。
這些問題對期刊的采訪、編目、記到、檢索方面影響不大,主要是在借還管理方面有很大影響,因為借還時條碼必須具有唯一性。我館的做法是對這些少數(shù)有問題期刊,每期補貼一個條形碼,象書一樣處理即可。
[1]河北濤琪圖書有限公司.我國出版物條碼全部實現(xiàn)網(wǎng)上發(fā)放.http://www.hbtqts.com/New-61.htm,2010.4.17.
[2]中國物品編碼中心、ISSN中國國家中心。中國標準刊號(ISSN部分)條碼,GB/T16827-1997.http://www.csres.com/upload,2010.4.16.
[3]趙俊,范艷芬.應用條形碼管理期刊文獻之設想[J].圖書館學刊,1999(1).
[4]闕連利,張秀芝,王海民.條形碼在現(xiàn)代化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02(1).
[5]李雙玲.談條形碼在我館的實際應用[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版),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