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晏斌
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
刁晏斌
2010年是語言學家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為了紀念黎先生誕辰,總結和評價他的語言文字思想、多方面的學術貢獻及其意義、價值和影響,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于2010年4月10~11日在北京師范大學隆重召開了“黎錦熙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共有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浙江、湖南、四川、廣州等地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
黎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是我國語言學泰斗、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一級教授。他早年曾任教于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毛澤東同志便是他教過的學生之一,二人過從甚密,被后人稱為“亦師亦友”的關系,此外,他還是九三學社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
從1920年起,黎先生任北京高師(現(xiàn)北京師范大學)國語文法課教員,后來還曾先后擔任過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等校的國文教授,講授過國語文法、修辭學、音韻學及近代語研究等課。黎先生曾先后三次擔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一職,1950年到1964年,還先后當選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一、第二、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黎錦熙先生從事語文教學和語言研究近70年,據(jù)初步統(tǒng)計,有專著一百余種,論文五百余篇,涉及的領域包括語法學、修辭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學、辭書學、教育學、方志學、史學、文言教學、辭典編纂等,而他在語言學方面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國語運動和詞典編纂三個方面。
大會開幕式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國英教授主持,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韓震教授致開幕詞。九三學社副主席邵鴻先生、教育部語言司司長李宇明教授、北師大文學院院長張健教授也出席了開幕式并講話。作為主辦方代表,北京師范大學王寧教授發(fā)言,中國人民大學胡明揚教授、北京大學陸儉明教授、南開大學馬慶株教授、社科院語言所劉丹青研究員、湖南大學期刊社王道平教授、北京師范大學伍鐵平教授也作為嘉賓代表分別發(fā)言。領導和嘉賓的發(fā)言回顧了黎錦熙先生多方面學術成就,高度評價了黎先生對學術界、教育界所作出的貢獻,盛贊這次會議為吸收先賢成果、繼承學術遺產(chǎn)起到的積極作用,并衷心預祝此次大會圓滿成功。
在開幕式之后的大會學術報告和接下來的分組發(fā)言中,與會代表就相當廣泛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除了傳統(tǒng)的語法外,內(nèi)容比較集中的還有語文現(xiàn)代化、修辭學和母語及第二語言教學等。
這次會議是全國語言學領域內(nèi)的專家聚首,是一次高規(guī)格的學術盛會。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與會代表一致希望以此會為契機,全面總結、評價黎錦熙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多方面成就,推動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和語文現(xiàn)代化事業(yè)更好更快地向前發(fā)展。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