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 虎
(中南大學 政治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搶險救災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價值
鄢 虎
(中南大學 政治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搶險救災的特殊場景,為卓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難得一見的平臺。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為視覺,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為邏輯思路,以今昔對比為參照,以知、情、意、行的合理導向為歸宿,較深入地探討了教育主體的模范性、教育內容的真實性、教育組織的嚴密性、教育方法的科學性等方面的時空價值,為研究非常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創(chuàng)了一道先河。
搶險救災;思想政治教育;時空;價值
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地震、冰雪、洪澇、泥石流、臺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不僅頻率高,而且災情等級也高,天災不僅給人們群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而且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按照積極心理學的觀點,自然災害本身是無情的,但組成黨、政、軍的人卻是有情的。充分利用自然災害的平臺,將黨和政府的溫暖、人民軍隊的愛民之心傳遞給災民,是恢復和發(fā)揚黨的關榮傳統(tǒng)、密切黨群、干群、軍民關系,滌蕩社會的污泥濁水,提升國家公務員形象的有力杠桿。
教育主體的模范性是指,當險情發(fā)生時,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首長要像對待戰(zhàn)爭發(fā)生時那樣,在上級黨的統(tǒng)一指揮下,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以忠誠于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做出最大的努力和奉獻。
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首長在搶險救災中的模范作用,是由我黨的階級性質和歷史地位所決定的。
首先,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光榮傳統(tǒng)。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勇敢頑強、不怕犧牲,帶領中國人民去推翻壓在自己頭上的“三座大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而英勇奮斗,已成為了歷史的見證;成千上萬黨的優(yōu)秀兒女,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實現(xiàn)黨的崇高理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yè)獻出了寶貴青春乃至生命。他們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先進思想、先進事跡、模范行動為全中國人民樹立了光輝榜樣,使我們黨和人民群眾建立了“魚水”關系和血肉聯(lián)系,公道正派贏得了人心,使我們黨的光輝形象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從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已成為億萬中國人民的共識。
其次,我黨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正在探索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規(guī)律。鄧小平提出的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其實質是將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有機地嫁接了起來。市場經濟的根本法則就是等價交換,這在客觀上就為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提供了平臺。據最高檢察院透露:近5年來,中國檢察機關就查處了包括多名省部級高級干部在內的貪污賄賂職務犯罪分子近20萬人。在這些“被拿下”的腐敗人物中,不僅包括縣長、鄉(xiāng)長、市委書記、公安局長、司長、處長等基層官,而且包括像成克杰、胡長清、田鳳山、程維高、劉方仁、李嘉廷、韓桂芝這樣一些省長、省委書記、部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一類上層高官。[1]2010年7月7日,原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被執(zhí)行死刑。嚴厲懲處黨內貪污腐敗分子,表明了我黨既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方針不轉向。
最后,眾志成城、搶險救災的契機為發(fā)揚立黨為公、從政為民的光榮傳統(tǒng)、鏟除黨內腐敗提供了抓手。社會實踐證明,革命戰(zhàn)爭能凈化社會環(huán)境。而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是滋生腐敗的根源。那么,在和平時期,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戰(zhàn)爭又能替代戰(zhàn)爭的形式,作為凈化社會環(huán)境的清潔劑呢?我黨終于發(fā)現(xiàn),利用搶險救災是恢復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統(tǒng)、凝聚人心的極好形式??v觀我國幾十年搶險救災的歷程,每逢關鍵時刻,我們的黨、政府、軍隊總是同人民手相牽、心相連、同呼吸、共命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詩篇。1968年,河北邢臺地區(qū)發(fā)生了大地震,是周恩來總理親臨現(xiàn)場指揮搶險;1998年,九江城防洪堤4至5號閘之間出現(xiàn)險情,是朱镕基總理親臨現(xiàn)場指揮救災;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大地震,是溫家寶專機從北京起飛奔赴災區(qū)指揮救災;2009年4月15日,赴青海玉樹指揮抗震救災。在危難時刻,災民見到了自己的領袖,就像當年被圍困的鄉(xiāng)親們遇見了親人八路軍;各級領導深入災區(qū)第一線,解決無家可歸人員的安置問題,災民就像離別父母多日又重新回到爹娘身邊。此情此景,在和平年代雖不多見,但在救災現(xiàn)場,可歌可泣的動人畫面卻歷歷在目。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即黨、政、軍領導干部在搶險救災中的模范作用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時空價值。一方面,它密切了黨群、干群、軍民關系。領導干部在危難時刻給人民群眾送去幫助和溫暖,猶如雪中送炭、雨中送傘。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了7.1級地震,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以最快的速度積極行動了起來,截至15日下午14:00,累計捐款13.4萬元,捐贈棉帳篷90頂,棉衣被3200余件。受災群眾不僅在物質上的到了及時救助,而且在心理上由衷地感激黨、政府和軍隊。而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面對因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而感恩涕零的眾多災民,也感慨萬千。在這一特殊背景下,他們不僅得到了心靈的陶冶,而且也得到了莫大的心理的滿足和精神的快樂。
另一方面,它再現(xiàn)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火熱氛圍。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和搶險救災的特殊場景,在許多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在信念和理想上,堅持敢打必勝。堅信敵人必敗我必勝、災魔必退我必進,并立志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在對待兇殘的敵人和無情的災害上,軍民肩并肩、心連心,同仇敵愾,共斗兇頑,涌現(xiàn)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在處理彼此關系上,軍愛民、民擁軍,生死與共、肝膽相照、軍民團結一家親;在擺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問題上,無論是軍還是民,都以抗敵和抗災為重,并表現(xiàn)出舍小家為大家、舍個人為他人的高貴精神和品質??箶澈涂篂木瘢炎鳛橹腥A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載入了史冊,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和精神,這對教育廣大干部同情人民、廉潔自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是因為,民族精神是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之上的,而認知又是能舉一反三和移植的。
教育內容的真實性是指,當險情發(fā)生后,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首長要在第一時間積極組織救援的同時,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天災發(fā)生的地理方位、性質、人員傷亡情況、財產損失等情況做出實事求是的說明和統(tǒng)計,并將此調研報告呈送上級領導機關,同時,如實向大眾傳媒提供相關信息,以便整合全社會的力量,力爭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標準實施救援。
各級黨、政、軍機關及其首長在搶險救災中堅持內容的真實性,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對待災情,是由我國黨歷來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所決定的。
首先,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了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不攬功諉過、又不怨天尤人的光榮傳統(tǒng)。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黨我軍以求實精神著稱,就連我們的敵人——國民黨反動派的軍政部門也不得不敬佩。例如,每逢局部戰(zhàn)爭結束后,在打掃戰(zhàn)場的過程中,被我軍擊斃的敵人人數,均由我軍后勤人員通過清點一具具尸體而得出準確數字,不存在一丁點虛夸的成分。彭德懷,這個為中國人民所熟悉所愛戴的共和國元帥,被毛澤東稱頌為“彭大將軍”,他的剛正不阿與實事求是的氣魄和精神是國人的典范。1933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后,由于當時的中央實行“左”傾軍事路線和錯誤的軍事指揮,排除了紅軍統(tǒng)帥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使中央紅軍屢戰(zhàn)失利,陷入被動,犧牲慘重。在福建事變和廣昌戰(zhàn)役時,彭德懷兩次建議中央采取符合戰(zhàn)爭實際的軍事指揮,都被中央和李德拒絕,導致紅軍進一步陷入滅頂之災。廣昌戰(zhàn)役失敗后,彭德懷與李德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爭得臉紅脖子粗難解難分。彭德懷歷數國際共運代表李德軍事指揮的錯誤,指責其從始至終沒有打好一仗,“若不是紅軍有高度的自覺精神,一、三軍團早就被葬送了”。李德居高臨下、盛氣凌人,根本聽不進紅軍高級將領的意見。彭德懷想起一年多來紅軍的血戰(zhàn)和犧牲,痛從中來,怒氣橫生,他不顧一切地站起來指著李德的鼻子說:“中央蘇區(qū)開創(chuàng)從一九二七年到現(xiàn)在快八年了,一三軍團活動到現(xiàn)在也是六年了,可見創(chuàng)造根據地之不易?,F(xiàn)在卻被你們給葬送掉了,你們是‘崽賣爺田心不痛’?!盵2]李德聽罷伍修權譯出這段話,氣得暴跳如雷,給彭德懷橫加一頂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彭德懷為了中國革命的命運,早已把個人的命運置之度外,他做了最壞的準備:卷鋪蓋、撤職、關押、殺頭。
其次,我黨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正在恢復和發(fā)揚黨的實事求是光榮傳統(tǒng)。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政機關的浮夸和欺上瞞下的不正之風有所蔓延。例如,云南省各級黨政機關曾在2005年就嚴治“機關病”——狠剎空談、浮夸、吃喝、攀比、粗暴等5種歪風。狠剎“空談風”,就是要解決吹吹咧咧、不做實事的問題;狠剎“浮夸風”,就是要解決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問題;狠剎“吃喝風”,就是要解決揮霍公款、敗壞形象的問題;狠剎“攀比風”,就是要解決奢侈浪費、貪圖享樂的問題;狠剎“粗暴風”,就是要解決推諉扯皮、傷害群眾的問題。[3]又如,2010年1至4月,廣東省在清理“小金庫”的專項中,共發(fā)現(xiàn)“小金庫”300個,涉及金額近1.3億元。[4]為此,我黨采取了剛柔相濟的整治措施。在剛性措施上,一方面,加大了宣傳教育力度。一是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二是進一步加強道德修養(yǎng);三是進一步發(fā)展黨內民主;四是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五是進一步強化制約監(jiān)督;六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
另一方面,加強黨的制度政策建設。在宏觀上,黨中央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基礎黨組織建設的制度,如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制定程序暫行條例》;“十四大”以后,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關于重申和健全黨內監(jiān)督五項制度的實施辦法》、《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重大事項的規(guī)定》、《關于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guī)定》、《關于厲行節(jié)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guī)定》等制度;2000年6月,頒發(fā)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2002年7月9日,中央正式頒發(fā)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頒發(fā)了《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guī)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制度。在柔性教育方面,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黨員教育管理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和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原則。要求全體黨員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注意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始終堅持黨的“三會一課”制度,經常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在黨內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及時查處違犯黨的紀律的行為和現(xiàn)象;對喪失革命意志的不合格黨員及時做出組織處理,始終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最后,在搶險救災中發(fā)揚黨的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是提高黨的威信、樹立各級黨員干部形象的大好契機。在和平年代,許多領導干部高高在上、養(yǎng)尊處優(yōu),很少與群眾接觸,其工作方式停留在聽匯報、看材料,按程序和慣例處理問題。往往將道聽途說的只言片語當作思考問題的依據,將上級指示和自己的想當然作為重大問題決策的標準。面對決策的失誤、損失的鑄就,還美其名曰,是為改革交了必要學費。搶險救災活動的全面展開,迫使各級領導干部走出高樓,深入救災第一線,一家一戶地解決災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將黨的溫暖送至每一災民手中,此舉不僅為黨旗增輝,而且也樹立了黨員干部的人民公仆形象。
堅持教育內容的真實性,即黨、政、軍領導干部率領工作班子深入災區(qū),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切實解決災民的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難能可貴的時空價值。一方面,尊重生命的價值,為搶救災民的生命不惜代價。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僅14分鐘,第一支軍隊救援隊便啟程前往災區(qū)。兩個小時后,溫家寶總理乘坐專機前往災區(qū)。當晚就在都江堰災區(qū)現(xiàn)場成立了國務院臨時抗震救災指揮中心。面對災區(qū)慘景,胡錦濤總書記堅定地說:當務之急仍是救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千方百計的搶救。為了及時有效的搶救生命。我國接納了境外救援隊,這是前所未有。為一切有效救援開綠燈。從國家領導到普通百姓,從救援官兵到無數志愿者,全國人民達成了空前的共識: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可能的搶救每一個生命。
另一方面,再現(xiàn)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軍民、干群、黨群關系情深。昔日有沂蒙山區(qū)的紅嫂用自己的乳汁搶救解放軍傷員,今日有政府官員用自己的犧牲詮釋了生命的新價值。據新華社長沙2008年2月2日電,當日5時30分,郴州市交通局后勤中心主任盧明強因連日抗擊冰雪災害,疲勞過度,犧牲在值班崗位上。今昔英模們的壯舉,這對教育廣大干部尊重人民、維護弱勢群體的尊嚴、俯首甘為孺子牛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是因為,人是有情感的動物,而情感又是可以相互傳遞和感染的。尊重與被尊重是一個辯證問題,干部尊重人民是前提,干部被人民所尊重是結果。
教育組織的嚴密性是指,當險情發(fā)生后,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首長要啟動搶險救災緊急預案,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調集和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竭盡全力發(fā)揮自身搶險救災的組織功能,并采用溝通手段,動員社會力量,包括人民軍隊、企事業(yè)單位、國內外紅十字會和慈善機構積極救援,并發(fā)揮新聞機構的煽情作用和國外救援機構的積極作用。
各級黨、政、軍機關及其首長在搶險救災中堅持組織落實的嚴密性,是由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
首先,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了嚴密的組織規(guī)范和制度,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進行決策和處理問題。例如,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山東省乳山縣縣委精心策劃與組織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支前運動。1945年10月,首次出民夫5320人、擔架1055副、騾馬3031匹、毛驢17125頭、小推車3192輛,支援解放軍作戰(zhàn)。1946年6月20日,為支援魯南戰(zhàn)役出民夫500名。1947年,全縣共組織了7次較大規(guī)模的民夫支前運動,共計10936人,擔架1056付,膠輪小車1149輛,大車57輛,木輪小車315輛,騾子199頭。[5]
其次,我黨在組織科學救援的過程中,打一仗進一步,逐步掌握了規(guī)律,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救援效率。2010年04月14日0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fā)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震后8分鐘,武警玉樹州支隊400余名官兵組成40個救援小組,分赴鄰近居民區(qū)、銀行、醫(yī)院、學校等重點目標搶救群眾;震后11分鐘,玉樹軍分區(qū)司令員吳勇集合全體官兵簡短動員:“救人要緊!”這是他發(fā)出的第一道救災命令;震后12分鐘之內,總參應急辦接到國家地震局的災情通報,迅疾上報并發(fā)出部隊行動的預先號令;震后5小時24分,空軍緊急執(zhí)行空運救援人員和物資任務的3架伊爾-76運輸機21分鐘內相繼起飛。[6]但由于我國搶險救災范圍廣、難度大、救援工具落后等原因,出現(xiàn)了諸如救援速度欠快速、救援措施欠得力、救援機制欠嚴密等不盡人意的狀況。如,在救援措施欠得力方面,在救援初期存在的嚴重問題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操作基本靠手;供應基本沒有。這些地理和技術上的難題,已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今后提高救援效率奠定了基礎。
最后,在搶險救災中發(fā)揚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救援力量整合成一個戰(zhàn)斗集體,最大限度地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是提高黨政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平臺?,F(xiàn)在的黨政機關,普遍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xiàn)象。更有甚者,遵循著一種辦事的潛規(guī)則,即給大錢馬上辦、給小錢拖著辦、不送錢不給辦。
教育組織的嚴密性,即黨、政、軍領導干部在災情發(fā)生后,在上級組織的指導下,以最快的速度組建成一個團體,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搶險救災之中,體現(xiàn)了特別能戰(zhàn)斗的時空價值。一方面,它體現(xiàn)了對人民生命財產的高度負責精神。盡管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復雜、自然災害頻發(fā)、救援條件差、技術手段落后,與國際救援水平的差距大,但“心系人民”卻是我國社會主義的絕對優(yōu)勢。2008年初,南方發(fā)生冰災。1月30日10時許,溫家寶再次來到廣州火車站,看望滯留旅客和在一線執(zhí)勤的鐵路工作人員以及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溫家寶動情地說,現(xiàn)在廣東特別是廣州遇到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旅客滯留,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去努力。他說,要安置好旅客,要解決好旅客的吃飯、保暖、就醫(yī)等問題,特別要做好廣大旅客的思想工作。只要把道理講清楚了,我相信群眾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7]
另一方面,它展現(xiàn)了軍民聯(lián)動的巨大威力。我軍素有“拉得出、聯(lián)得上、走得動、打得贏”的光榮革命傳統(tǒng)。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是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隊伍。從1946年開始,正確執(zhí)行了中共中央關于東北斗爭的戰(zhàn)略方針,經過艱苦努力和曲折斗爭,終于全部消滅了黑土地上的反動勢力,解放了東北全境。隨后,它又作為中國共產黨問鼎天下的戰(zhàn)略預備隊,揮師入關,決戰(zhàn)平津,逐鹿中原,直搗海角天涯。半個多世紀之后的2008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抵地震災區(qū)都江堰市,現(xiàn)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在飛往災區(qū)的專機上,溫家寶說,災情發(fā)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作了重要指示,國務院成立了以我為總指揮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并設立有關部門、軍隊、武警部隊和地方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救援組、預報監(jiān)測組、醫(yī)療衛(wèi)生組、生活安置組、基礎設施組、生產恢復組、治安組、宣傳組等8個抗震救災工作組。溫家寶說,這次抗震救災工作時間特別緊迫,責任特別重大,任務特別艱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眾和受傷群眾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全力組織恢復受損的基礎設施,特別要抓緊通水、通電、通路,保證通信暢通,保證重要基礎設施和水庫大壩、鐵路、涵洞安全,保證社會秩序的正常。[8]實現(xiàn)搶險救災組織的嚴密性,是需要黨、政、軍機關及其首長憑借堅強的意志力,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經過若干年的艱苦努力才能最終實現(xiàn)。
教育方法的科學性是指,當險情發(fā)生后,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首長要在第一時間積極組織救援的同時,保持熱烈而鎮(zhèn)定的情緒,堅持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采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積極采取一切有益于救災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將天災的損失降至最低。
各級黨、政、軍機關及其首長在搶險救災中堅持方法的科學性,是由我黨的人民性所決定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人民性的集中表現(xiàn),而人民性的立場不是一種蒼白的表白,而是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動機與為人民服務效果的統(tǒng)一論,是十分講究科學的方法和藝術的。
首先,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及其制度。例如,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方法,就是解決人民群眾思想問題的重要方法。1947年9月13日,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通過,并于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的《土地法大綱》,是我國一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勝利,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解放區(qū)生產的發(fā)展,也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廣大農民普遍掀起了參軍參戰(zhàn)和支援前線的熱潮。解放區(qū)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是人民解放戰(zhàn)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條件。
其次,我黨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正在恢復和發(fā)揚黨的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光榮傳統(tǒng)。由于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少數黨員干部圖升官圖獲利、圖輕松圖省事,在工作態(tài)度和方式上出現(xiàn)了官僚化趨勢。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生活上與群眾脫節(jié);二是與群眾言語交流、思想交流少;三是做出的決策往往背離基層群眾意愿和根本利益;四是對基層建設、作風建設等內容認識空泛,不愿意實實在在地幫助基層解決問題,只滿足于做原則性的指示。最近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思想政治工作要聯(lián)系實際,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這為扭轉黨政不良的工作作風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最后,在搶險救災中不斷改進救援方法,逐步實現(xiàn)救援方法的科學化,是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高度智慧的體現(xiàn),是展現(xiàn)我黨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例如,通過汶川大地震,我國政府總結出了抗震救災的五大方法和經驗:一是震后政府要全面啟動應急機制。其核心問題是財力的投入問題。政府作為社會公共資源的掌握者,應堅持以人為本,要不惜代價搶救人民的生命財產。二是系統(tǒng)調整應急政策。在汶川地震后,為解決災民的生存問題,規(guī)定“三孤”人員每月發(fā)600元生活費;為處理上萬具遇難者的尸體,政策允許土葬(土葬前需照相及DNA提?。H切轮袊铋_放的災情報道。災區(qū)中外記者都可以自由報道,那里沒有規(guī)定嚴格的宣傳口徑。四是最大限度開展社會動員。允許年輕人、老板,有錢的、沒錢的,宗教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及其人員,自由地去組織諸多細膩的救援行動,包括如何排隊吃飯、怎么清理垃圾,怎么分發(fā)帳篷,使整個災區(qū)井然有序。五是震后救災創(chuàng)新應急體制。“9·11”之后美國制定了非常大的巨災應對預案,但我們國家尚沒有一個為全國人民所大體知道的巨災應對預案,但此問題已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專家學者的關注。[9]
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領導人在搶險救災中實施科學的方法救援,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時空價值。一方面,它體現(xiàn)了完全徹底和盡善盡美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精神。例如,中國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山岳救援隊”,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24名成員均經過了專業(yè)培訓,掌握諸多技能,諸如如何在山區(qū)人跡罕至的地帶開拓道路,如何在山體下發(fā)現(xiàn)被掩埋的生命體,如何躲避泥石流,運輸骨折、內臟受傷的傷員,等等。山岳救援隊員都是登山好友,具有長期野外生活和工作經驗,經過專業(yè)急救培訓,有很強的自救和他救能力,并能指揮非專業(yè)人員展開一定程度的救助工作?!拔覀兊淖谥己苊鞔_,那就是贏得時間,留住生命”。[10]
另一方面,再現(xiàn)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軍民、干群、黨群攜手并肩、群策群力的生動畫面,是全體中華兒女聰明才智的大展示。例如,冉莊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有東西南北主要干線4條,長2.25公里。南北支線13條,東西支線11條。還有西通東孫莊,東北通姜莊的連村地道;有向東南通隋家墳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長16公里,形成了村村相連,家家相通,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網。地道的出入口設計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內墻根壁上,有的修在靠墻根的地面,還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鍋臺、井口、面柜、織布機底下等處,偽裝得與原建筑一模一樣,使敵人很難發(fā)現(xiàn)。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內高約1米~1.5米,寬約0.8米~1米,分為作戰(zhàn)用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用的民用地道兩種。地道設有照明燈和路標,建有儲糧室、廚房、廁所和休息室。為了充分發(fā)揮地道的優(yōu)勢,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頂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把地道與地面工事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根據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別在小廟、碾子、燒餅爐、柜臺、墻角、墻根等處,修筑了工事、槍眼。所有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觀望,又能射擊和拉雷。冉莊地道戰(zhàn)工事具有五防,即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的特點。而在今日的搶險救災現(xiàn)場,政府、軍隊和人民群眾也總結出來了許多救災的經驗和竅門。抗敵和抗災、敢打和善打的辯證統(tǒng)一,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的骨氣和智慧,它為中國燦爛文化寶庫又增添了重墨一筆??箶澈涂篂?,最終都要落實在行動上。這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步實際運動勝過一打綱領。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僅有智慧,而且有進取的性格和實干的特征。
[1]見一批批官員在反腐敗中落馬我淚流滿面![J/OL].人民網,2006-03-10.
[2]彭德懷.彭德懷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1.
[3]云南各級黨政機關嚴治機關病五項措施狠剎歪風[J/OL].新華網,2005-06-16.
[4]省紀委監(jiān)察廳關于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違規(guī)私設“小金庫”典型案件的通報[J/OL].恩平市紀委監(jiān)察網,2010-01-04.
[5]中共乳山地方史: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M].乳山市黨史市志辦公室,2005.
[6]董強.媒體關注部隊抗震,法律保障提升救災效率[N].解放軍報,2010-04-28.
[7]溫家寶視察廣州火車站側記:總理給候車旅客送食物[J/OL].2008-03-17.
[8]溫家寶抵達都江堰市指揮搶險救災[J/OL].保監(jiān)會網站,http://www.sina.com.cn,2008-05-14.
[9]汶川地震救援五大經驗和四大問題[N].南方都市報,2009-05-11.
[10]山岳救援隊的信念是“贏得時間,留住生命”[J/OL].中國網,china.com.cn,2008-05-18.
(責任編校:張京華)
C979
A
1673-2219(2010)09-0134-05
2010-06-01
鄢虎(1986-),男,湖北荊州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2010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