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平
(江蘇省沛縣職教中心 江蘇 沛縣 221600)
中職專業(yè)課課堂教學改革之我見
夏立平
(江蘇省沛縣職教中心 江蘇 沛縣 221600)
中職教育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本位,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允許多樣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特別強調課堂教學改革。本文就中職課堂教學如何進行改革,如何做到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如何使課堂充滿活力,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職;專業(yè)課;課堂教學改革;能力目標;課堂教學效果
在中職學校,專業(yè)課教學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面對教師的講授或提問,多數學生反應冷淡,沉默不語,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造成教師講課熱情不高,缺少激情,課堂氣氛沉悶,沒有生氣和活力。學生在沉悶的課堂中更感到學習索然無味,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與學生座談了解情況,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學生方面 招生體制及社會價值取向中的“輕職”傾向,對中職生源的質量造成了很不利的影響:就入學動機而言,因盲目跟從同學“湊湊熱鬧”者有之,家長希望學校把子女“管大”、讓學校再“關”孩子幾年者有之。從學習積極性看,由于在初中學業(yè)上遭受到“挫敗”,這些學生的心理普遍自卑,對教師的教導易產生逆反心理,入學后往往持混日子的態(tài)度,缺乏自覺進取精神。從學習能力看,由于他們在初中階段對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沒能基本掌握,再加上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因此,對于大部分中職學生而言,學好專業(yè)課存在一定困難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教師方面 在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知識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其結果達不到原定的教學目標,難以讓學生得到多方面發(fā)展,不但使學生知識層面得不到擴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夠充分開發(fā)。整齊劃一的教學進程,沒有考慮到學生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不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求,導致各個水平的學生都學而無趣。
(一)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標準
目前,從各地職業(yè)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情況看,幾乎都是以教學組織是否嚴密、教師語言是否簡潔而有感染力、板書是否工整合理、課堂提問是否巧妙、內容安排是否得當等為指標,而不是以是否以學生為主體,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真正做到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為指標。很顯然,這一現象與現代教學論提倡的學生主體地位很不相符。
在教學中,應由實際問題引出教學內容。如在《簡單隨機抽樣》教學中,用笑話說明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在具體操作中融入隨機抽樣法中的抽簽法,通過產品檢驗等實際問題的解決提煉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應關注財會專業(yè)的學生進入社會、進入企業(yè)后所面臨的問題如市場調查等,讓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入課堂,培養(yǎng)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不純粹是學數學,而且可以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職業(yè)生涯中碰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深切懂得學數學是為了適應生活,是謀生的需要。要時刻記住,我們的學生是中職學生,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是技能實用型人才,強調的是知識應用,與普通高中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二)如何上好一堂課
一堂好課不在于教師講什么,而在于學生能夠聽到什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蘇南和蘇北的方言有很大差別,如果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用蘇南方言給蘇北的學生講課,不管他講得有多好,蘇北的學生都聽不懂?,F在我們給中職學生上課也是一樣,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知識上的欠缺造成了他們對理論知識難以系統(tǒng)地掌握??墒撬麄円灿刑焐膬?yōu)點——好動,所以我們可以盡量避開其缺點,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點,以達到職業(yè)教育的目的。下面我們用一堂課不同講法來說明怎樣的課才算是好課。
授課內容:原始憑證概述
講述過程:原始憑證的概念、種類;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原始憑證的審核。適當舉例說明,然后布置作業(yè)。
用課程教學改革的原則去衡量一下:能力目標、能力訓練、學生主體,在這一課程設計中都不具備。所以,這是典型的不合格課程。職業(yè)教育課程最重要的特點是任何一次備課都必須突出“能力目標”,教學不要從抽象入手,而要從直觀入手。備課時,教師自己首先要明確本次課的能力目標,然后根據這個能力目標去設計課程能力訓練項目或任務,最后設計能力實訓過程。根據以上觀點,我們重新進行課程設計。
能力目標:能用書本上的知識區(qū)分原始憑證和非原始憑證,具備審核原始憑證的能力。
課前引入:課前先讓學生收集有關單據,提出問題:“怎樣的單據算原始憑證,怎樣的原始憑證才能入賬。”
課程任務:通過對收集的單據運用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分組討論,判斷哪些是原始憑證,哪些不是原始憑證。然后讓學生歸納原始憑證的種類、基本內容等知識,盡可能由學生自己歸納,也可以師生共同完成。最后提出新問題和新任務:怎樣的原始憑證才能入賬,通過分組討論細節(jié),總結歸納出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和審核。
事實證明,我們對課程教學的重新設計,令課程實施有了明確的能力目標,由直觀實物引入,以單據為載體,以原始憑證為中心,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判斷,既有能力訓練,又有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充分體現出了學生是課程教學的主體。
(三)真正做到陽光在心里,微笑在臉上,活力在課堂
有人說:教師是講良心的職業(yè)。其實,站在生命的高度看,教學是師生共同演繹生命的過程。有位科學大師說“科學和藝術是一個銅板的兩面。”這銅板就是教學,教學應該是藝術與科學的結晶,教師的生命因教學的成功而精彩。
筆者所帶的班上有名學生連續(xù)多次沒寫作業(yè),我沒有嚴厲地批評他,讓他補寫作業(yè),而是不提這件事,面帶微笑地看著他,課堂上處處給他表現自己的機會,并用鼓勵的話語激勵他一次次舉手回答問題,即使他上課做小動作、小聲說話,我也是用“表揚”來提醒他。我發(fā)現效果真的很不錯,他學得高興,我教得也愉快。后期的課堂作業(yè)他總是第一個做完交給我,而且正確率很高。仔細想想,其實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換個角度看,對學生抓得太緊,師生都會身心疲憊,學生會把教師的額外付出當成一種習慣,而不去珍惜。像這樣退一步,反倒“海闊天空”!當然,“退一步”不意味著放棄,應該是“迂回前進”!
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快慢和掌握的牢固程度。在教學實踐中,要堅持讓學生自主探索,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fā)現有關的數學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學生總是以原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構建新知的意義。教師無法代替學生思考,更不能代替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有通過“做數學”,才能使他們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快樂,領略數學美的真諦。
課堂教學是師生享受生命的過程。對教師而言,教學構成教師生命歷程的主體,教師就不僅僅是付出知識,而是描繪生命的軌跡,使自己的人生充滿激情、充滿精彩。對學生而言,課堂是他們填繪人生的七色陽光,教學應該使他們感到處在一生中最青春、最陽光的時段。當教學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教學成為師生品嘗人生真諦的過程,教師才會是真正的教育大師。
[1]楊有紅.中級財務會計[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3).
[2]張洪軍.會計基礎[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3]彭移山.對中職會計專業(yè)教材的幾點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6).
[4]武建國.關于案例教學法的幾個問題[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4).
G717
A
1672-5727(2010)07-0053-02
夏立平(1975—),女,江蘇沛縣人,江蘇省沛縣職教中心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