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生
(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yè)學校 廣東 揭陽 522000)
運用情感教育轉化中職體育學困生的個案研究
黃東生
(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yè)學校 廣東 揭陽 522000)
以一個體育學困生的轉化個案為案例,對其學習困難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提出實施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轉化策略,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轉化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職;體育學困生;情感教育;個案研究
當前中職生源綜合素質總體不高,而且中職學生并不像通常所認為的:文化課成績差,體育課成績高。作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近幾年,中職生總體體育成績較差,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通過《全國中學生體能測試》和《廣東省中學生體質與健康測試》的學生寥寥無幾。很多學生不僅僅是文化理論課的學困生,還是體育課的學困生。事實上,大多數(shù)中職畢業(yè)生都是到對體質要求較高的生產第一線工作。因此,如何做好學生的體育工作,避免學生以低體質的狀態(tài)走入社會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筆者在此提供一個研究個案供參考。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我校一年級學生小鑫(化名),屬目的性抽樣對象。我校是廣東省省級重點中專學校,師資結構比較合理。小鑫是全日制住宿生,在校更容易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研究者是小鑫的體育教師和學校德育管理者。小鑫入學時成績較差、性格內向、身體肥胖、身體素質差、活動能力差,喜歡上網(wǎng)和看電視,對上體育課和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均不感興趣,上課時消極被動、缺乏信心,具有研究的典型性。研究時間為二學年。
研究方法 教學干預法:在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及各種體育競賽中實施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轉化策略,對小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干預。座談訪問法:分別對小鑫本人、小鑫雙親、班主任及其他相關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教學觀察法: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小鑫的行為表現(xiàn)。調查分析法:對小鑫體育學困的成因進行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小鑫成為體育學困生的因素主要有:
家庭不重視 小鑫的父母認為體育是可有可無的學科,是“調節(jié)劑”,他們心中的學習局限于文化課。因此,小鑫體育成績不好他們也不計較、不在乎、不督促,他們只擔心小鑫的文化課成績不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小學到初中小鑫也把體育課看成是可有可無的課程。
學校的體育課枯燥乏味 體育課普遍被教師上成了受苦課,很難吸引學生,甚至造成不少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比如小鑫喜歡乒乓球,活躍于國際乒壇的男女一線運動員他都能如數(shù)家珍,但他不喜歡體育課,乒乓球也打不好。
環(huán)境問題 學校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不嚴,網(wǎng)吧遍地開花,小鑫從小學高年級起就養(yǎng)成了上網(wǎng)吧打網(wǎng)絡游戲的習慣,一有機會就泡在網(wǎng)吧里。
學生思想問題 小鑫自己認為體育課對他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菰锓ξ肚液翢o用處,基礎又差,無法在體育課中體驗到快樂。因此,他學習興趣低下,動機不強,信心不足,甚至討厭、畏懼體育課,有時候還逃課去上網(wǎng)。另外,小鑫所處地區(qū)是貧困地區(qū),小學時因缺乏師資場地而沒上好體育課,初中時學校又因開展應試教育而隨意挪用、克扣體育課時。小鑫說讀中職之前他想象不出一節(jié)正規(guī)的體育課是怎么樣的。
通過和小鑫培養(yǎng)感情,運用情感教育,利用課堂和課外兩個載體,針對小鑫體育學困的成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轉化其體育學困的局面。有關研究表明,作為非智力因素重要組成部分的情感對學習成效的貢獻率達到50%多。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啟動、定向、維持和強化作用。正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和愛,如同池塘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和愛也就沒有教育?!币虼?,要做好體育學困生的工作,關鍵在于實施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轉化策略。筆者通過建立師生情感,不斷激發(fā)他積極的體育學習興趣,幫助他克服對體育的害怕與畏難情緒,不斷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讓他想學體育、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根據(jù)對小鑫的前期調查和了解,筆者主要利用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對他進行轉化。
找準切入點 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情誼和小鑫對乒乓球的喜愛。筆者平時和他接觸比較多,他偶爾也會到我辦公室坐坐,我抓住這一有利條件主動和他交流,特別是每當有乒乓球賽事我都主動約小鑫一起觀看視頻,探討運動員及教練員的技戰(zhàn)術運用等等。慢慢地小鑫就對我無所不談,我們也相互信任,并一起學習打乒乓球。在交談的過程中,我經常向他介紹國球的光輝歷史和乒乓球國手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使他更加喜歡乒乓球了。
抓住突破點 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情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情境性,即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又反作用于情感??梢婖r活的教學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使他們能以更愉快的心態(tài),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轉化過程中,無論是在體育課堂的常規(guī)教學中,還是在課外體育活動和各種體育競賽中,筆者都緊緊抓住轉化工作這一突破點——營造良好的氛圍。在這一過程中,我和小鑫共同學習,一起討論、揣摩,共同進步。
尋求落腳點 營造濃郁的體育氛圍。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對一個人的熏陶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還對小鑫進行乒乓球的歷史教育,培養(yǎng)他對乒乓球的理解和欣賞,多組織體育比賽,特別是乒乓球比賽,目的一是營造氛圍,二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小鑫體驗到進步,體驗到成功。巴甫洛夫說過,情感是大腦皮層“動力定型”的維持和破壞,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活動得到維持與發(fā)展,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所以不管在課堂練習還是課外練習和各種競賽中我都盡量讓小鑫獲得成功體驗,使他產生愉悅感,增強自信心,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通過二學年的轉化教育,結果及結論如下:
結果 (1)小鑫對體育課很感興趣,特別是對乒乓球上了癮,每天都要打球一小時以上并成功戒除了網(wǎng)癮。(2)小鑫運動信心增強,不僅僅喜歡乒乓球,也敢于嘗試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和同學、師長的交流增多了,能和伙伴合作。(3)身體素質得到增強,身體形態(tài)指標有了明顯變化,肥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基本能完成全國和全省的體能測試。
結論 (1)通過情感教育轉化體育學困生是可行和有效的。(2)在實施情感轉化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課堂內外的結合,訓練與比賽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集體與個人的結合,才能收到成效。(3)轉化過程有時間長和具反復性的特點,在遇到“瓶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信心和耐心。轉化取得一定成效后,學生有自覺性和鞏固性的特點。(4)運用情感教育轉化體育學困生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育的時機是無處不在的,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緊緊把握住情感這一主旋律,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形式主義。(5)個性轉化的難度應當遠低于群體轉化,怎樣把個性轉化的經驗應用到群體轉化上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探索。
[1]沈偉.學業(yè)成績不良原因的個案研究[OL].(2009-10-20).http://www.yjjys.com/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
[2]袁紅波.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個案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6,(12).
[3]徐樂.關于“啟發(fā)式”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06,(11).
[4]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G717
A
1672-5727(2010)07-0050-02
黃東生(1975—),男,廣東揭東人,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yè)學校講師,主要從事學生管理與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