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發(fā)
摘要:本文圍繞有效教學展開,提出教學要適合學生,要“以學定教”,探索如何用加、減法以學定教,最后提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必須要有所取舍及如何進行取舍。
關鍵詞:高中英;有效教學;以學定教;適合學生;取舍有道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但教師偏重鉆研“教”,而忽視探究“學”,降低了教學效率。筆者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用適合學生的“取舍有道”理念來組織教學,實施有效教學——活用“加減法”來“以學定教”。如何具體實施?以下從兩方面闡述。
一、用“加法”豐富學生的知能儲備,激發(fā)求知欲
學生有時喜歡英語,因為英語課上有最新的英文歌曲、英語電影及有趣的文化差異等,但筆者多次發(fā)現精心準備的課件雖能使課堂熱鬧,但一涉及具體教學內容時,氣氛會變冷清。究其原因,是未處理好用教材教和尊重學生能力與需求間的關系。
1.立足學習興趣,增加時事趣味,拓展視野
不管是哪種基礎的學生,對感興趣的知識都有學習的渴望。比如牛津版模塊二的第三單元“The curse of the mummy”,教材主要講了木乃伊的詛咒,筆者針對該話題增添了閱讀篇目,學生閱讀時十分投入,印象也深刻。另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適時增加國內外的時事要聞,拓寬學生視野。如講非謂語動詞作定語的三種狀態(tài)時可將奧運會和世博會編入,如:the Olympic Games held in 2008; the Olympic Games to be held in 2012; the Expo being held in Shanghai;此例,學生對三種時間的用法印象深刻。
2.立足學習方法,增加學法指導,授之以漁
思路和方法比具體知識更重要。教師應授之以漁,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有助于其終身發(fā)展。如,英語教學中的閱讀理解,解題時的方法遠比具體的英語知識重要,很多閱讀理解題就是考查學生各種能力的。
3.立足學習情感,增加心靈對話,營造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愉快、興趣、自信是成功學習的關鍵因素。人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所以,作為教師,要善于立足學習情感,增加心靈對話,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以學定教,為實施有效教學奠定情感基礎。
4.立足教學內容,增加對口練習,定位高考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學英語時總感覺使不上勁,考試考查的大多為聽力、完形填空、閱讀理解題等能力題,較難掌控。學生最終要應對高考,緊扣高考很關鍵,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增加與高考相關的內容,讓學生感到高考題不神秘。
如,牛津版模塊九第一單元的Reading中有:The waterfalls, the largest of which is shaped like a semicircle,…在分析句子時,可結合如下的浙江高考題:
I was given three books on cooking, the first ____ I really enjoyed.
A. of thatB. of whichC. that D. Which
如此,學生心中有底,對課文學習也更重視,教與學也就更有效。
二、用“減法”減少繁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教材中有學生感興趣和想學的內容,自然就有學生不感興趣和不想學的內容。故教學時應及時“減”繁難無用的內容,“減”學生的負擔。
1.減少部分內容,化繁為簡
牛津教材一個單元的內容較多,要實施有效教學,教師必須從學情出發(fā),不拘泥于教材。高三英語就教材而言,有模塊九、模塊十和模塊十一3本教材。而就三星級的高中來說,讓學生全部學完并不現實,需要老師化繁為簡,擯棄一些內容,減輕學業(yè)負擔,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2.減少統(tǒng)一作業(yè),分層布置
筆者在教學中力爭做到分層作業(yè),分類推進,為不同學生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既降低基礎差的學生的學習難度,保證其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從而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又能幫助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吃不飽的問題。
3.減少教師灌輸,保證“學”“練”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實情靈活把握時間,當短則短,留時間給學生當堂訓練,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練的過程,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
結語: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實際問題、實際興趣思考:“什么是教師要教的和可以教的”,“什么是學生必學并應該學好的”,“什么是可加的內容”,“什么是可減的內容”??傊?,教學要適合學生,以學定教,“取舍”有道,方能真正實施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http://sj.jm.e21.cn《洋思中學、東廬中學、杜朗口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經驗輯錄》.
[2]王永恒: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3]雷紅智,伍錫祥.教學要適合學生:以學定教,因學而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結構學段特點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