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PBL在婦科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批判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影響。方法:對我院的兩個班在婦科教學中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和PBL教學的方式,教學結束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臨床情景考試和批判思維能力考察,對考察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兩個班臨床情景考試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3.16和75.08,對兩個班的成績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批判思維能力評價方面,2班在“開發(fā)思想”、“認知成熟度”的評分方面明顯高于1班,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PBL更有利于學生開發(fā)思想和認知成熟度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關鍵詞】:婦科教學;PBL;批判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R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 (2010) 02-056-2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我院兩個平行班的學生為觀察對象,1班32人,2班29人。在婦科專題教學中,1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2班采用PBL教學方式。兩個班的學生都系統(tǒng)的學習過醫(yī)學相關基礎知識。教學前,對兩個班的學生在性別比例、年齡、對專業(yè)的熱愛度、基礎醫(yī)學成績、批判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評價工具
臨床情景考試:設計多個婦科臨床情境。每個情境下包括數目不等的單選題和多選題,整張試卷一共150個問題,共100分。重點考核學生分析和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婦科疾病的專有癥狀和體征、特異性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急診處理、手術中的關鍵措施、病情觀察要點、術后特有并發(fā)癥及其臨床特點和處理原則等。
批判思維量表:包括70個條目,分別測試批判性思維的7個亞類: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該量表的判斷條目回答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共分6級,負性條目賦值為“1、2、3、4、5、6”,正性條目反向賦值。每個亞類有10個條目,分值為10-60分。亞類得分≤30分,表明沒有相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亞類有相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最小認可分為分40分,>50分,表明相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強。總分為分,得分>280分,表明有正性批判性思維性格分,>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強。
1.3教學方法
1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所有知識以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為主。2班采用PBL方法:開課前進行PBL講座,把具體實施情況,注意事項展現(xiàn)給大家,并且現(xiàn)場演示如何進行PBL教學。演示以后讓學生反饋,保證他們掌握的要領和精髓。案例討論前幾天把相關資料發(fā)給學生,讓其有一定預習時間。在上課前選出課堂上的三名負責同學,主要進行引導提問、時間控制和黑板記錄。根據課題情況給予每一位學生以角色,角色選定以后,請一名同學大聲朗讀臨床情景,由負責人組織討論,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討論結束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歸類,形成自己的假設和學習問題。整個過程中,老師進行協(xié)調,保證討論的方向正確同時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給予有效的引導和激發(fā),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探索和發(fā)掘。對于問題的探索和發(fā)掘我們采用自導學習再次討論的方式解決。
1.4數據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由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比較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情景考試
兩個班的臨床情景考試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兩個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3.16和75.08,對兩個班的成績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批判思維能力評價
運用批判思維量表對兩個班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進行評價,具體結果見表2。由表2可見,2班在“開發(fā)思想”、“認知成熟度”的評分方面明顯高于1班,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教學后兩個班的學生在臨床情景考試中成績無顯著差異,在批判思維能力評價方面,幾乎各個評價條目的得分2班都要高于1班,其中在“開發(fā)思想”、“認知成熟度”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可以認為PBL在婦科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大有益處。同時,從某種程度也能說明PBL雖然在應試教育體系下的效果并不明顯,但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楊芳宇. PBL在護理專業(yè)中的應用現(xiàn)狀[J]. 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