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旨在體現近五年來中醫(yī)外治法治療頸椎病的研究進展。方法:將2005年一2009年相關文獻的內容,分為體針和物理療法等不同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肯定了針灸、推拿、牽引等中醫(yī)外治法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性。結論:中醫(yī)外治法治療頸椎病有良好效果,值得肯定,但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中醫(yī)外治;頸椎病;綜述
【中圖分類號】R2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 (2010) 02-012-2
1體針
1.1單純毫針治療芮興國[1]運用肝腎俞原配穴結合反應點速刺方法治療本病,并與局部取穴針刺治療對照。治療組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有效率為85.0%,說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1.2針灸療法薛亮[2]等采用針刺加運動灸治療本病,對照組口服“頸復康”和西比靈并配合頸項推拿,針灸組有效率96.9%,對照組有效率83.3%,說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藥物口服加推拿組。
1.3電針王穎[3]等采用電針夾脊穴,對照組采用局部推拿和牽引。結果:總有效率針刺組93.7%,對照組76.7%,表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1.4小針刀王曉明[4]定點相關陽性反應點,采用針刀療法治療取得較好療效,治愈112例,占62.2%;好轉58例,占32.2%;無效10例,占5.6%。
2物理療法
2.1推拿手法譚燕泉[5]采用多種推拿手法,并配合針刺和功能鍛練等綜合治療,對照組單用針刺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總有效率66.67%,說明治療組療效滿意。
2.2中藥外敷張繼芳[6]采用中藥熱奄包局部熱熏和外敷,對照組用TDP理療儀,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1.1%)明顯高于對照組(81.4%),治療組治愈率(21.1%)也高于對照組(14.3%)。
2.3牽引丁鳳亞[7]采用SS一168型微機控制牽引治療該病,效果滿意,對照組給予TDP治療儀照射理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6%。
2.4綜合治療馬躍敏[8]采用藥物靜脈滴注及頸椎牽引、中藥熏蒸、手法整脊綜合治療228例病人,取得較為滿意效果,治愈126例,顯效78例,好轉l8例,顯效率89.5%。
3小結
本病屬祖國醫(yī)學痹證范疇,由于外感風寒濕氣,留滯經絡,或慢性勞損或跌仆損傷,導致寒凝濕滯,經脈拘急,氣血不通,不通則痛,其根本病機為頭頸部經脈氣血失調,經氣運行不暢。在治療上,綜上所述中醫(yī)外治法,方法繁多,但都能達到預期療效,且各有所長,針灸能舒疏經絡,消除或緩解肌肉緊張與痙攣。推拿和牽引可舒筋活絡、松解粘連,緩解或解除壓迫癥狀。中藥外敷或熱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v觀以上資料可以看出:以針刺、推拿為主的非手術治療對頸椎病療效顯著,且無副作用,已被廣大患者所接受;不同方法相互結合,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①療效判定標準尚不統(tǒng)一,給判定各種療法的實際效果帶來了困難;②穴位零亂、操作手法、療程等方面無統(tǒng)一標準;③隨機分組研究不嚴格,統(tǒng)計方法不夠嚴謹合理;④對照組采用方法多樣化,療效可比性差。因此,在以后的臨床設計中應注意改進這些問題,使臨床研究和治療更加規(guī)范化,以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 芮興國.采用肝腎俞原配穴為主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7):15-16.
[2] 薛亮,龐根生,馬罕懌.針刺加運動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2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6,25(8):30.
[3] 王穎,孫國杰.電針頸夾脊穴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2例[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25(1):39-40.
[4] 王曉明,邢煜奎.針刀治療頸椎病180例[J].河南中醫(yī),2008,28(8):81.
[5] 譚燕泉,張暉.推拿配合針刺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8例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11):718.
[6] 張繼芳,張祖平,辛本忠.中藥熱奄包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泰山衛(wèi)生,2008,32:29-31.
[7] 丁鳳亞.牽引療法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8,29(7):506-507.
[8] 馬躍敏.綜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228例報告[R].按摩與導引,2008,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