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海鎮(zhèn)方言屬于晉語方言系統(tǒng),其詞匯豐富多樣,內(nèi)容五彩繽紛,形式千變?nèi)f化,增加了方言的無窮魅力。探究沙海方言詞匯,也有助于方言的研究。
關鍵詞:內(nèi)蒙古;沙海鎮(zhèn)方言;特點
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117(2010)04-0103-01
沙海鎮(zhèn)方言屬于晉語方言系統(tǒng)。探求沙海鎮(zhèn)方言詞匯內(nèi)部機制,總結(jié)其特點和規(guī)律,對于方言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沙海鎮(zhèn)方言詞匯的形式特點
(一)詞根與詞綴的構(gòu)成情況。經(jīng)過我們的調(diào)查研究,沙海方言的詞綴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前綴+詞根。①圪+詞根:圪桶、圪蹴、圪料、圪卷兒、圪嘟嘟②卜+詞根:卜浪、卜斂、卜趔彈仗、卜嘀要菜③忽+詞根:忽繞、忽沙沙、忽流閃電、忽顫顫④日+詞根:日粗、日馕、日惡、日毛潦草。
2.后綴+詞根。沙海方言中的后綴有兩種:單音后綴和復音后綴。(1)單音后綴有:子、達、見、轉(zhuǎn)、兒等。如:①詞根+子:梳子、豆子、酒壺子、瓶蓋子②詞根+達:甩達、踢達、跌達、對達③詞根+見:吃見、覺見、想見、聽見④詞根+轉(zhuǎn):搬轉(zhuǎn)、錯轉(zhuǎn)、放轉(zhuǎn)、拿轉(zhuǎn)⑤詞根+兒:猛猛兒、停停兒(2)復音后綴:馬爬、打蛋、五濫、萬萬、不愣登等。如:①詞根+馬爬:跌倒馬爬、圪蹴馬爬、赤腳馬爬②詞根+打蛋:圪出打蛋、圪疔打蛋③詞根+五濫:討吃五濫、死腌五濫、圪出五濫④詞根+萬萬:丑萬萬、臭萬萬、唐萬萬、侃萬萬⑤詞根+不愣登:悶不愣登、傻不愣登。
3.中綴。沙海方言中常見的中綴有:格、不、里。①帶“格”中綴的詞有:胖格墩墩、酸格嘰嘰、小心格氣。②帶“不”中綴的詞有:灰不塌塌、灰不處處、赤不溜溜。③帶“里”中綴的詞有:稀里嘩啦、踢里蹭愣、忽里忽攣。
(二)疊音詞的構(gòu)成情況。與普通話相比,沙海方言的疊音詞數(shù)量龐大,形式多樣,表義豐富。多疊音詞是沙海鎮(zhèn)方言詞匯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1.疊音名詞。(1)AA式:小小、帽帽、裂裂、紅紅、脯脯、牛牛。(2)ABB式:毛眼眼、腿把把、倒衩衩、碎腦腦。(3)AAB式:溫溫水、窟窟眼、茴茴白。(4)ABCC式:洋火棍棍、筱面窩窩、山藥蛋蛋。
2.疊音動詞。(1)AA式:眊眊、瞭瞭、看看。(2)ABB式:戲耍耍、逛面面、害娃娃。(3)ABAB式:搗拉搗拉、挑沙挑沙、扎楞扎楞。
3.疊音形容詞。(1)ABB式:傻婞婞、混忙忙、白令令、發(fā)燎燎(2)AABB式:皮皮踏踏、瘋瘋實實、繞繞彎彎。(3)ABAC式:圪低圪蛋、圪搖圪擺。(4)ABCC式:赤不溜溜、藍格瑩瑩、白格森森。
4.疊音量詞。(1)AA式:壺壺、把把、捆捆、甕甕。(2)ABB式:圪瘩瘩、卜灘灘。(3)一A一A式:一群一群、一口一口、一下一下。
5.疊音副詞。(1)AA兒式:寬寬兒、剛剛兒、停停兒。(2)ABB式:正好好、圪憎憎。
由此可見,沙海方言的疊音詞極其發(fā)達,它豐富了沙海方言詞匯,增強了沙海方言的表義功能。
二、沙海鎮(zhèn)方言詞匯的來源分析
(一)借用蒙古語詞。歷史上,沙海鎮(zhèn)是蒙漢民族雜居地區(qū),語言間相互影響、相互借用詞語的現(xiàn)象自然十分普遍。因此,大量蒙語借詞的存在,成為沙海方言的突出特點。
1.灰塌二胡:被借詞為[oitarlaxu],是完全音譯的,原詞含有“寂寞、煩悶、凄涼”等義,借詞用來表示“穿戴不整齊或面部臟”等義。例句:窠(ke)哪個來來,咋間鬧得灰塌二胡的。(去哪兒了,怎么能弄得滿身都是土)
2.爾:被借詞讀[orxixu],借詞讀[er213],意義完全相同,表示“留下、丟失、拋棄”等多種意義。例句:破敗性,給你個甚好東西也全讓你爾了溝的蘭。(敗家種,不管給你什么好東西,都被你弄丟了)
3.賊忽拉:“忽拉”是音譯詞“忽拉蓋” (讀[xulagai])的一部分“賊”是一個漢語詞素,整個詞的意思即賊或滑頭,讀[zai44huola24]。例句:乃窠是那么個賊忽拉,多會兒也不掐虧。(他就是滑頭,什么時候也吃不了虧)
4.唐子:被借詞就是“唐”,讀[t#601;n#601;g],指傻子、傻瓜。后附加漢語詞綴“子”,構(gòu)成了與蒙古語被借詞等義的新詞,讀音是[tang44zi]。例句:誰間那么個唐子蘭,在外且死聲陶哇的。(誰家的傻瓜?怎么在外面大喊大叫)借自蒙古語詞的例子還有:蘑菇([moku])、忽拉孩([khulagai])、爾生、忽拉鬼、腦堂頂子([nutogo]),等等。
(二)古語詞沿用。有些詞在普通話或其他方言中已經(jīng)消亡而在沙海方言中卻仍在使用,并有古漢語文字資料可資驗證,一般被認為是繼承的古詞語。如:
1.早起:早上,上午。曹雪芹《紅樓夢》一一九回:“我早起在太太跟前說的這樣好,如今怎么樣處呢?”。例句:早起去哪個來蘭?(早晨去哪里了)
2.滾水:熱水。馬致遠《壽陽曲》:“一窩滾水冷定也,再攛紅幾時得熱?!崩?漮死了,等不上滾水涼涼了。(渴死了,等不上熱水變涼了)
3.閃:丟下、哄騙。元雜劇《青衫淚》二折:“你好下得白解元,閃下我女少年。”例句:又把我閃下了,有事不說早點說。(又一次丟下我,有事應該提前和我打招呼)
4.不待要:不情愿、懶得。元雜劇《西廂記》三本一折:“一個帶圍寬減了腰肢,一個睡昏昏,不待要觀經(jīng)史?!崩?餓死了,但不待要做,咋間呀?(餓死了,但是懶得做飯,怎么辦?)古語詞沿用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先前天、外后天、夜來、谷米、飯缽子、臊子、舁、仰塵等等。
沙海方言詞匯內(nèi)容豐富多樣,猶如顆顆繁星點綴著繁豐的內(nèi)蒙方言詞匯,燦爛奪目,是沙海方言的寶貴財富。對其探討不僅有助于方言學的研究,也有利于普通話的推廣。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馬國凡,邢向東.內(nèi)蒙西部方言詞語札記[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3]馬國凡,邢向東.內(nèi)蒙古西部方言疊音詞研究[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
[4]哈森、勝利.論內(nèi)蒙古西部漢語方言借用蒙古語詞的幾種方式[J].語文學刊.1993年,第3期.
[5]張萬有.內(nèi)蒙古漢語方言詞匯特點初探[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
[6]閆鳳春.試析后套方言的詞匯特色[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