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17歲的梁啟超在廣州鄉(xiāng)試中中了舉。當(dāng)時的主考官看中了他的才華,把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許配給了他。在梁家,李惠仙相夫教子、敬老扶幼,與梁啟超相敬如賓,感情非常融洽。
1898年6月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和康有為顧不上家小,倉皇逃往日本。他雖然很繁忙,但是家書不斷。他還把自己的和服照片寄給李惠仙,說:“衣冠雖異,肝膽不移。見到了我的照片就像見到我本人一樣?!鄙踔梁髞?915年護國戰(zhàn)爭時,梁啟超去參加護國軍,對一家老小更是放心不下,李惠仙反而鼓勵他說:“上自高堂,下至兒女,我一身任之。君為國死,毋反顧也。”
在檀香山,梁啟超結(jié)識了華僑的女兒何慧珍。欽佩和仰慕梁啟超才華的何慧珍向梁啟超表達了純真的愛慕之情。幾位要好的朋友都希望梁啟超和何慧珍能夠結(jié)合。但梁啟超畢生反對女人纏足和男人納妾,還付諸行動,成立“不纏足會”、“一夫一妻世界會”。最終,梁啟超還是以自己的理智戰(zhàn)勝了情感,斬斷了與何慧珍的情緣。
1901年,梁啟超的長子,也就是后來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梁思成誕生??嗯瘟甑牧簡⒊罄^有人,自然非常高興,但望著孩子單薄的身體,他和李惠仙都有些擔(dān)心。1903年,梁啟超在李惠仙的準(zhǔn)許下,納李惠仙的侍婢王桂荃為妾,王桂荃后來給梁啟超又生下了六個子女。
1924年李惠仙去世,梁啟超悲痛欲絕。梁啟超病逝后,和李惠仙合葬在北京香山,他的孩子留給了王桂荃。之后的歲月里,王桂荃一人照顧全家上下。梁家孩子們從王桂荃的身上學(xué)到了更多的勤奮品格和堅忍不拔。1968年,85歲的王桂荃在一間陰暗的小屋中與世長辭。后來,梁家的子女們在香山梁啟超、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種下一棵母親樹,立碑紀(jì)念這位培育了數(shù)名棟梁之材的平凡母親。■
(責(zé)編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