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就要來了。日前,蘋果公司宣布,將于4月3日在美國發(fā)售iPadWiFi版本,4月晚些時候上架銷售WiFi+3G版本。
1月28日,人們在美國舊金山的Yerba Buena Center見證了蘋果平板電腦誕生的一刻。所有的猜測與謠言、囈語與慨嘆、獵奇與驚艷,都在iPad橫空出世時飆至high點。蘋果教父沒有讓粉絲與鎂光燈等待太久,開場600秒,喬布斯就手托這款i字輩的新生代向全世界亮相了。這畫面讓PC業(yè)界記住了這次大會的主題——“Come See Our Latest Creation”。
iPad:下一代移動商務PC的答案
iPad有兩個版本:只支持WiFi的,以及兼顧WiFi和3G的;容量方面分三個等級:16GB、32GB和64GB。其中,16GB容量的WiFi版iPad最低售價為499美元。iPad采用iPhone操作系統(tǒng),集成了1GHz蘋果自制CPU,厚度僅為1.27厘米,重681克,9.7英寸IPS顯示屏,支持多點觸控,電池續(xù)航10小時,待機可達一個月,電池可以更換。
由于iPhone的SDK能為iPad開發(fā),因此,它完全可以直接從Apple store中下載游戲和軟件運行。這無疑讓它如虎添翼,踩在iPhone的肩膀上,自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且足夠時尚。在iPad吸引眼球的同時,iBooks store也正式上線。這款類似app store的在線商店,提供大量電子書籍(蘋果簽約書商)供用戶購買,然后在iPad上閱讀。2個月后,iPad全球同步發(fā)布WiFi版iPad,3個月后,WiFi+3G版也將隆重登場。
在PC與筆記本博弈多年之后,平板電腦無疑給出了下一代移動商務PC的答案。微軟曾把它定義為一款無須翻蓋、沒有鍵盤、小到足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功能完整的PC。這顯然具有了PC與手機融合的特征,特別是在支持手寫輸入或者語音輸入方面,要遠比筆記本做得更好,這也是蘋果適時推出iPad的背景,體現(xiàn)了時尚教父喬布斯的良苦用心。
如果說平板電腦跟PC(特別是跟筆記本)的區(qū)別,那就是它的靈活性。充分解放顯示器,隨意旋轉(zhuǎn)可觸摸,電磁感應手寫筆,商務娛樂一肩挑,平板電腦堪稱筆記本電腦的終結(jié)者。
像iPad這種純平板電腦,其實并非蘋果獨創(chuàng),早在兩年前,惠普和戴爾就曾力推平板電腦,不過由于性能、價格等因素遭遇滑鐵盧,此后便如泥牛入海。國內(nèi)的優(yōu)派、聯(lián)想等廠商也曾試水,同樣沒能形成氣候。
但是,iPad的出現(xiàn),無疑給PC廠商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蘋果染指平板電腦,已經(jīng)不單純是做技術(shù)開路先鋒的問題,更多的是時尚、潮流、趨勢和關(guān)注度的強勢引導。一個品牌的創(chuàng)新力,自然不是浪得虛名。再加上INTEL atom處理器的出現(xiàn),Windows 7、Android等系統(tǒng)平臺的成熟,軟硬兼施的作用,自然推動平板電腦的發(fā)展。
iPad的出現(xiàn)標志著2010年進入平板電腦年?
有人說,iPad的出現(xiàn)標志著2010年進入平板電腦年。隨著蘋果的出招,戴爾、華碩以及微軟等廠商也會相繼推出自家的主打。在1月份的CES 2010大展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廠商爭先恐后地推出新品:戴爾推出的平板電腦外形酷似iPod,采用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擁有5英寸觸控屏?;萜胀瑯油瞥隽舜钶dWindows 7的平板電腦,而且還是由微軟CEO鮑爾默親自介紹,這款中文名為“石板”(Slate)的平板電腦支持多點觸控,老鮑說這個跟Windows 7一樣好用,為的就是在趕在iPad亮相前,給蘋果一個下馬威,所謂先下手為強。雖然鮑爾默拿著惠普的產(chǎn)品把玩了半天,但是微軟并不甘心為他人做嫁衣,它秘密研制的平板電腦Courier,才是iPad的第一勁敵。
據(jù)稱,Courier已處于“原型機開發(fā)的后期”。它采用兩塊7英寸左右的多點觸控顯示屏,用戶可以使用手寫筆或手指進行書寫、點擊和繪圖等操作。兩塊顯示屏中間有著類似于iPhone的Home鍵。無線信號強度和電池剩余電量將會顯示在一塊顯示屏的邊緣。此外,Courier的背面集成了攝像頭,并有可能采用時下最流行的無線充電的充電方式。
此外,iPad同樣面臨非PC陣營的挑戰(zhàn),摩托羅拉就是其中之一。后者在CES 2010大會上推出一款7英寸屏“多媒體平板電腦”(media tablet),采用Google Android操作系統(tǒng),最大支持32GB擴展內(nèi)存。該產(chǎn)品可以利用流媒體在線觀看電影預告片,也可能下載存儲視頻稍后觀看。預計售價在300美元左右,上市時間將取決于Verizon無線新型高端無線通信網(wǎng)絡的鋪設成功。與此同時,搜索巨頭Google正在利用自家Chrome OS與宏達電合作開發(fā)平板電腦,來勢洶洶,不可小視。
先行者iPad面臨的難題
除了這些磨刀霍霍的對手外,iPad也面臨先行者的難題。法國電子產(chǎn)品龍頭——愛可視(ARCHOS)明顯走在了蘋果前面,它早在去年就接連推出三款不同配置、不同型號的平板電腦。其中兩款是采用Google Android系統(tǒng),另一款則是標配微軟Windows 7。而價錢則在3000元~4500元之間不等。當然,這樣的價格顯然不如蘋果iPad更加符合大眾的胃口。資產(chǎn)管理機構(gòu)Fort Pitt Capital Group的高級分析師金·考伊(Kim Caughey)曾經(jīng)質(zhì)疑,廠商如何讓此類產(chǎn)品具有利用價值,并能合理定價?我認為價位應在500美元以下。由此看來,499美元的iPad顯然考慮了經(jīng)濟復蘇的因素。
iPad的推出引發(fā)了廠商狂歡,但是曾經(jīng)慘痛的失敗無疑為新勢力敲響了警鐘。平板電視能不能給PC業(yè)界一個未來的許諾?或許,領(lǐng)頭羊iPad將在今年給出答案。
在全球經(jīng)濟呈現(xiàn)“新常態(tài)”的今天,蘋果的吸金能力再次引起關(guān)注。如果iPad想復制iPod、iPhone的神話,那么就必須展現(xiàn)顛覆的實力。首先,由于iPad 500-700美元的價格剛好填補了iPod touch和MacBook的之間差距,所以說蘋果對市場的見縫插針是匠心獨具。其次,蘋果善于利用其多點觸摸專利,以區(qū)別于典型的上網(wǎng)本的產(chǎn)品。這種差異性也是iPad熱銷的一種保障,無論是讀書、游戲、視頻還是聊天,都可以信手拈來。第三,依托于iPhone的系統(tǒng)和在線程序商店,讓iPad的先天優(yōu)勢非常明顯。
整合:iPad的主打牌
蘋果一直將“最新創(chuàng)造”奉為圣經(jīng),但是平板電腦已經(jīng)存在了10年。連喬布斯也承認,蘋果需要說服那些擁有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用戶,告訴他們,需要這個雜志大小、具備一半iPhone與一半Mac功能,連帶以電子閱讀為特色的平板電腦。
iPad主打牌是兩個字——整合。長久以來,平板電腦一直是在上網(wǎng)本和手機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fā)展的,過去軟硬不過關(guān)使得它受夾板氣,不過有了蘋果這個強勢的領(lǐng)頭羊,加之各方面條件成熟,平板電腦的腰板硬了、底氣足了,而且還敢跟上網(wǎng)本和手機叫板了。比起上網(wǎng)本,平板電腦更輕更薄,移動性便攜性更好,而且支持多點觸控;比起智能手機,它又是一臺完整的電腦,還有許多辦公和娛樂功能。當然,不可否認,平板電腦依舊面臨一些挑戰(zhàn),因為它要做包羅萬象的全能冠軍,勢必受到專業(yè)隊的挑戰(zhàn),上網(wǎng)本、PDA、智能手機,甚至Kindle。這些對手都可以上網(wǎng),看視頻、收發(fā)郵件、GPRS導航。唯一的區(qū)別,可能就是屏幕的大小。
可以說,iPad是平板電腦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這個曾被唱衰的產(chǎn)品因喬布斯的點石成金得以重生。蘋果給平板電腦行業(yè)注入了信心,加之INTEL atom處理器等低功耗處理芯片的使用,微軟Windows 7、Google的android系統(tǒng)更加親民,使得更多的PC廠商得以染指這片藍海。
除了技術(shù)、功能之外,價格也是平板電腦勃興的一大障礙。目前,內(nèi)地市場上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平板電腦,價格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更高達6000多元。iPad這次放低身段,明顯給了國內(nèi)廠商一個參照的標準,這或許也有助于市場的盤整。
應該說,平板電腦是PC進化史中的里程碑。從PC到筆記本,到上網(wǎng)本,再到平板電腦,終端的成功瘦身,再次用技術(shù)印證了“玩弄于鼓掌”所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