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后,消亡的是純粹的塔斯馬尼亞人,重生的是苦難的移民后裔。
雖然塔斯馬尼亞擁有獨特的生物群落,但原住民塔斯馬尼亞人已經(jīng)滅絕,他們屬類黑人種。我在塔斯馬尼亞遇到的“原住民”都是白人,他們多是歐洲后裔,并有被流放的悲慘歷史。
他們口中關(guān)于塔島的歷史大抵如此:對于歐洲人來說,這片“毫無用處的”土地只能用來流放囚犯,19世紀(jì)下半葉這里關(guān)押了近7.2萬人。這些囚犯和那些社會底層的殖民地官員一起,構(gòu)成了現(xiàn)代塔斯馬尼亞居民的基礎(chǔ)。在逐漸取得自由后,他們成為農(nóng)場主。牛羊被運抵小島,土地也被劃分成一個個牧場。大部分塔斯馬尼亞人支持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1901年塔斯馬尼亞成為澳大利亞的一個州。
而先于他們的塔斯馬尼亞人呢?今天的我們再也尋不著他們。
人類進(jìn)入塔斯馬尼亞是在2.5萬至4萬年前。約在1.1萬至1.2萬年前巴斯海峽被淹沒,于是澳大利亞最南部的居民被迫與島上的部族失去聯(lián)系。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成為第一個登陸該島的歐洲人,稱其“范迪門地”,直到1856年。此名源自派遣塔斯曼探險航行的荷蘭殖民者安東尼·范迪門。此后法國和英國的探險家接踵而至。1802年為了阻止法國人在島上落戶,英國人將諾??藣u的囚犯安置到這里。對英政府來說,范迪門地真是一個容易控制的監(jiān)獄;對囚犯來說,這里則是死亡接待室。幾乎50年間,這里成為英國監(jiān)獄制度的有效典范?,F(xiàn)在,亞瑟港的監(jiān)獄遺址已是塔斯馬尼亞的旅游景點。
歐洲人對范迪門地殖民統(tǒng)治的前十年尚立足未穩(wěn),大量的流放罪犯,包括逃亡的“綠林好漢”,以及島上的原住民,都在相互爭奪食物和土地,沖突不斷。從19世紀(jì)20到40年代,島上人口由0.4萬人增加到5.7萬余人,人口膨脹給原住民帶來的是慘遭屠殺的厄運。
1831年,當(dāng)原住民還剩不足200人時,他們被迫遷移到弗林德斯島,在那里他們死于白人帶來的疾病,已無法繁衍后代。最后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名叫特羅喀尼尼的婦女,于1876年死去。塔斯馬尼亞人滅絕了,流放罪犯的行為也在1853年終結(jié),1856年殖民自治政府被認(rèn)可,“塔斯馬尼亞”正式成為官方名稱。
今天塔斯馬尼亞最主要的財富是旅游業(yè)。現(xiàn)代塔斯馬尼亞人自認(rèn)為與其他澳大利亞人不一樣,他們叫澳洲大陸為“另一個島”。近年來很少有移民來島落戶,島上大部分居民是英國后裔。當(dāng)時的英國人非常思念故鄉(xiāng),在遠(yuǎn)離故鄉(xiāng)的地球另一面盡量重建英式村莊,即使在今天,這里的一切都非常像英國。
我結(jié)識了一對30多年前在島上落戶的老夫婦。也許是偏僻人少的緣故,見到我老婦顯得格外興奮:“1979年我們買下這片土地,轉(zhuǎn)年開始開發(fā)。你看,這些房子都是我們親手一幢幢建造的。我這里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但是很少有中國人,我希望能來很多中國朋友?!弊哌M(jìn)她的小木屋,里面應(yīng)有盡有。所有木屋都裝有一大面觀景玻璃窗,專為這里的經(jīng)典旅游項目而設(shè)夜晚,外來客能在此近距離觀賞到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的饕餮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