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穩(wěn)定和活力。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后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對象、環(huán)境、條件以及特點也都相應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高校后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也給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適應這些變化,全方位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優(yōu)勢,后勤工會肩負著重任,它需要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迎接機遇與挑戰(zhàn),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支持和促進后勤工作,在新的形勢下發(fā)揮后勤工會新的作用。
一、高校后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一)豐富的時代內涵
今天的現實是昨天歷史的承續(xù)。傳統(tǒng)高校后勤潤育出的廣大后勤職工的優(yōu)秀品格和作風,不怕苦、不怕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對于今日之后勤社會化改革仍起著功不可沒的昭示和傳承作用?!鞍l(fā)展才是硬道理”,高等教育迅猛發(fā)展,對高校后勤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民主監(jiān)督和民主管理,維護職工權益,推動后勤黨務、政務公開,參與事務管理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今天有很多后勤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寧愿把自己的思想和心事傾訴給周圍的朋友和網友,也不愿讓組織或領導知道其所思所想,由此造成了距離感。這種現象無疑給新形勢下后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挑戰(zhàn),如果我們繼續(xù)沿用過去的那種說教辦法,最后的結果將使思想政治工作事倍功半。后勤工會服務于高校后勤改革和發(fā)展的大局,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做改革的“鼓號手”、“宣傳員”。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后勤工會首先要全面認識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和要求,抓住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重要思想和工會“十四大”的要求,緊密聯(lián)系后勤改革發(fā)展的實際,聯(lián)系生活工作的實際和職工思想狀況,緊跟形勢且行之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它需要進一步運用現代化手段和科學文化知識來創(chuàng)新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的內容、工作的方法及工作的形式等方面走出適合本單位實際的新路子,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才能事半功倍。
(二)廣泛的群眾基礎
高校后勤工會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因為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過去,人們談思想政治工作,都認為那是領導特別是政工領導的事情,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我們都知道職工群眾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者。如果能把不同層面的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都有效地調動起來,使其自覺投身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項活動中,將形成勢不可擋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思想政治工作局限于個別部門,僅僅依靠少數思想政治工作專業(yè)人員來做,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其力量也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形勢下高校后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應充分依靠廣大職工群眾群體的力量,形成一種合力,多形式、多渠道,從局部到整體,從單位到家庭,把思想政治工作做足、做好,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發(fā)展的需要。
(三)獨特的個體差異
在高校后勤工會工作中,教職員工關心的問題就是工會工作的重點和方向。一是它需要“求真務實”,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愿,真正做到“親民、為民、利民”。二是需要認真研究職工最關心的熱點、疑點和難點問題,并根據職工群眾思想狀況的不同、需求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差異,在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的前提下,把握工作的癥結,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三是要多動腦筋,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證明,不斷研究、探討、發(fā)現、分析是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和問題的關鍵,更加突出獨特的個體差異下的針對性,才能爭取高校后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強有力的作用和獨特的優(yōu)勢。
(四)現實的利益驅動
后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投入和產出。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指“說”,還要強調“做”,更要看最后的“果”。現實生活中,過去那種空對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經被時代所淘汰,有效地針對職工的實際困難,實實在在地幫助職工解決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的具體問題,比講空話、講大道理的效果更好,而脫離實際,沒有效果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定是要失敗的。高校后勤工會工作特別注重“抓載體、抓重點、抓效果”,就是要以職工生活娛樂的需要,身心健康的需要,幸福和諧的需要,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載體。這樣,既突出了對職工全方位的關心,又突出了后勤工會工作的重點。所以,在現實的利益驅動背景下,強調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才是高校后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落腳點。
二、高校后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工會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工會組織有很多做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勢。首先工會組織有《工會法》作為保障,有《工會法》授予工會的各項職能。其次黨組織和行政領導又把許多關心職工生活的事情交給工會辦,比如走訪慰問、看望病號、幫助職工處理生老病死、組織教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替職工說話辦事等。在這些工作和活動中,從情感上很容易密切與教職工的聯(lián)系,群眾從心里感謝你、信任你。因此,后勤工會干部應緊緊抓住各種機會和條件,在把黨組織的溫暖送到教職工心坎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各項工作中去,這樣才能團結群眾、發(fā)動群眾,并帶領群眾積極投身于學校后勤的各項工作中去。
(二)突出“雙維護”,有條有理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工作人員工作要求比較特殊,在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轉崗、分流、進行人力資源組合和保障單位的整合經常會有,涉及到的退休養(yǎng)老、保險、住房等基本生活問題,都需要工會組織支持和幫助。對于違反國家用工制度、加班加點、存在事故隱患和職業(yè)危害及降低勞動報酬等嚴重侵犯職工利益的行為,需要工會組織理直氣壯地站出來說話。工會在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也需要對教職工做大量和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時還要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幫助和支持單位領導做好各項工作。這樣,職工群眾才能擁護你,行政領導也更能支持你,工會“雙維護”的職能才會更好地得到體現。例如,后勤職工從事服務保障工作,勞動時間長,很是辛苦。學生餐飲工作,早上四時左右就要上班,晚上可能要到十一點;衛(wèi)生保潔人員天不亮就開始工作,室內室外哪里有垃圾、有臟、有亂都要及時進行清理整治,關于加班費等問題,職工有很大意見,并聯(lián)名給工會寫信,要求工會替他們說話辦事。工會主席接到來信后,首先進行調查研究,并召開工會小組長會議,對意見進行全面分析,把教職工提的各種意見歸納為合理的、不合理的和不理解需要做工作的。然后,工會主席報告同級黨組織和行政領導,反映了職工群眾的意見,并幫助單位領導分析了各種意見和因素,按照《勞動法》要求,提出解決的辦法。在召開工會會議時,認真解答了職工群眾的合理要求和意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堅持不懈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后勤工會干部素質的高低是工會發(fā)揮作用的關鍵。高校后勤工會干部、骨干要從事務型、活動型、依靠型、被動型向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型、主動型轉變,它是時代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說服人,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謂真理的力量,就是宣傳者、教育者講的東西必須合乎實際,反映事物的本質和社會進步的趨勢;所謂人格的力量,就是宣傳者、教育者必須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帶頭實踐自己提倡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目前,我們后勤工作中有的思想教育工作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為教育的內容,而是由于“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種現象的結果。假如你對群眾講的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而群眾看到的卻是“好處先占,吃虧不干”;你對群眾講的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而群眾看到的卻是揮霍浪費、鋪張排場,群眾無法信服你講的東西,這種教育又怎么能收到效果?言行一致,則一言九鼎;言行相悖,則一文不值。只有嚴于律已,才能產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因此,必須時時處處為人師表,這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學校后勤工會工作者和高校教書育人的師長。
(四)注重職業(yè)道德教育,自我提升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后勤工作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做好后勤工作,說到底其根基在于后勤工作者的主人翁精神和職業(yè)道德水平,我認為,要從提升敬業(yè)精神入手。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拜金主義及個人主義難免會影響到教育上來,因為學校并不是凈土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本身工作又臟又累,時間一長,問題就會出現,如有的后勤人員忙里偷閑去經商,上班出工不出力,思想不集中,總想基金股票,造成敬業(yè)精神嚴重不足等等,一時恍惚,可能釀成大禍。要克服這些問題,后勤工會要對職工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導大家向工資待遇較低的單位相比較,從心里感到滿足,要多看本單位一些優(yōu)越性,這樣會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育后勤人員要熱愛學生。在校生均為二十二左右的青年,但他們從學校走進學校,并未真正涉足社會,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侵襲,他們的思想還是很簡單,在我們面前他們永遠是個孩子,吃、住、行都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關心。因此,我們要有一顆母親的慈愛之心,象關心自家孩子一樣來關心我們的學生。進一步說,每一句言語,每一個行動,都在起著育人的作用。所以,我們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要時刻明白,學校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師長,后勤人員也是名符其實的教育工作者,都具有義不容辭的育人天職。更何況,透過服務窗口的力量,還能充分展示后勤保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廣泛開展活動,寓教于樂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后勤工會組織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很多。其中,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各種活動是工會各級組織廣泛采用的良好形式,這不僅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寓于文化娛樂活動之中,也是文化娛樂活動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但是,這種“寓”不應當是簡單的、生硬的,而應當講求藝術,如春雨潤物那樣,自然而然地。工會組織要根據廣大教職工的需求和興趣,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諸如讀書演講、知識競賽、心理咨詢、社會調查、文藝鑒賞、影評、書評、體育競技和專業(yè)比武活動等等。例如,我校后勤工會發(fā)揮醫(yī)學優(yōu)勢,專門開設女性生活講座,深受女工歡迎;為了培養(yǎng)職工理財能力和技巧,專門請基金經理和理財師來校開設理財講堂,深受廣大職工歡迎。通過給予職工提供施展聰明才智的機會,滿足了他們開眼界、得信息、學知識、交朋友的要求。其次,開展各種形式的表彰獎勵活動,樹立教職工的先進典型,宣傳、推廣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先進思想,激勵和弘揚教職工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主人翁精神。例如,工會在年終評先中,不僅要評出“優(yōu)秀職工之家”、“優(yōu)質服務標兵”,還有廣泛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的“先進集體獎”等等。這樣做,起到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弘揚了正氣,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后勤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在后勤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起著重要的作用,后勤工會干部雖然大多是兼職,但深深懂得這是個光榮的崗位,感覺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工作要揚長避短,更要充分發(fā)揮工會的優(yōu)勢,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為后勤“三服務、兩育人”工作目標而努力工作,為高校后勤建設和發(fā)展做貢獻。
(作者簡介:黃燕明(1975.2-),男,華中師范大學后勤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