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0)03-0130-03
中國是糖尿病的高發(fā)國家,據統(tǒng)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突破3億人。其中我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將接近1億人,成為僅次于印度的第二糖尿病大國。糖尿病分為I型和Ⅱ型,其中I型糖尿病是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一般用胰島素替代治療,而Ⅱ型糖尿病是體內胰島素分泌的相對不足,多采用口服降糖藥治療。根據第五屆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西太區(qū)會議報告,目前全球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達1.3億人,其中我國超過4000萬人。糖尿病屬于中醫(yī)學“消渴”病的范疇,中醫(yī)中藥治療消渴病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數千年的醫(yī)療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文對糖尿病的中藥治療現(xiàn)狀和進展作一綜述。
1 單味中藥治療糖尿病
1,1人參
人參作為消渴藥在中醫(yī)藥典籍中早有記載。研究證明,人參多糖是其主要降糖活性成分。有學者分離到21種人參多糖,即panaxanA-panaxanu。上述多糖以10、30和100mg/kg的劑量,腹腔注射給藥,對正常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含量較高的panaxanA、B、J、N、u、T、S、R、O對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小鼠均有明顯降血糖活性。
1,2黃芪
黃芪具有加強心肌收縮力、降壓、降血糖等多種藥理作用,其中由內蒙黃芪根分離出的一種多糖組分(Aps-G),具有雙向性調節(jié)血糖作用。腹腔注射給藥Aps-G250和500mg/kg連續(xù)給藥7d,對正常小鼠血糖含量無變化,但可使葡萄糖負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顯著下降,比對照組分別下降43.63%和90.88%,并能明顯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應;給予Aps-G300mg/kg,對苯乙雙胍所致小鼠實驗性低血糖也有明顯對抗作用。臨床常與生地黃、玄參、麥冬等配合應用。
1,3黃精
其成分具有抗脂肪肝、降血糖、降壓、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黃精多糖對正常小鼠血糖水平無明顯影響,但可顯著降低腎上腺素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同時降低腎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臟中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
1,4枸杞
其多糖成分對糖尿病小鼠的胰島β細胞有保護作用,并對糖尿病模型小鼠有免疫調節(jié)治療效應。
1,5葛根
葛根中可能存在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劑成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治療作用。
1,6黃連
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黃連素具有顯著的降血糖效果,并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膽固醇,能夠顯著增強大鼠的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黃連素能升高胰島素抵抗大鼠的肝糖原含量。
1,7苦瓜
苦瓜醇提物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能增加正常小鼠的肝糖元含量,增強正常小鼠胰島β細胞的功能,改善糖耐量,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含量。
1,8高山紅景天
其多糖能降低腎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和血總脂,且1次皮下注射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為胰島素的1/2。
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常用的中草藥,有時藥理研究結果與臨床實驗并不完全相符,有些方藥對消渴病療效很好,但藥理試驗不能證實。這說明中藥的作用十分廣泛,傳統(tǒng)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過辨證論治的方法整體調節(jié)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防治多種慢性并發(fā)癥,延長糖尿病患者的壽命。綜觀古今,治療糖尿病的總則是以滋陰清熱、補腎健脾、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為主。常用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1)滋陰藥:生地黃、麥冬、五味子和山萸肉等;2)清熱藥:葛根、黃連、連翹和生石膏等;3)補陽藥:鹿茸、肉桂、狗脊和益智仁;4)益氣藥:人參、黃芪和山藥等;5)健脾化濕藥:蒼術、茯苓和藿香等;6)理氣活血藥:柴胡、枳殼和當歸等。
2 中成藥治療糖尿病
2,1消渴丸
消渴丸是一種研究最早的復方中西藥制劑型口服降血糖的藥物。消渴丸是由黃芪、天花粉、生地、葛根、五味子和玉米須等中藥加入優(yōu)降糖研制而成,中西藥之比為1000:1。通過動物實驗證明:1)消渴丸以中、西藥合用,可增強其降血糖的作用。2)具有調節(jié)胰島分泌功能和增加肝糖原含量的作用。3)有促進血清胰島素分泌的作用。4)有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5)對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紊亂和避免優(yōu)降糖的繼發(fā)性失效,具有積極的意義。近年來,關于消渴丸導致的低血糖反應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如《鐵道醫(yī)學》對“消渴丸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持續(xù)性低血糖”9例作了報道,表明消渴丸所致的低血糖特別應該引起中老年人的注意。其原因可能是隨年齡的增加,腎、肝功能減退,使藥物在體內消除減慢,半衰期延長而導致藥物的蓄積,發(fā)生低血糖。加之老年人抗胰島素激素等分泌的反應障礙,必然影響血糖的恢復,導致了低血糖的持續(xù)與反復。優(yōu)降糖每日僅2.5mg的劑量就可引起低血糖。而消渴丸常見服法最低劑量,內含優(yōu)降糖為2.5-3.75mg,另外還有北芪、生地等降血糖藥的協(xié)同作用,已足能引起低血糖的發(fā)生。
2,2降糖安脈膠囊
有學者用1%鏈脲佐菌素(STZ)給予大鼠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動物模型,觀察降糖安脈膠囊的治療作用。結果表明,該藥可顯著降低STZ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改善坐骨神經傳導功能,顯著降低紅細胞山梨醇含量,改變血液流變性和坐骨神經內微循環(huán)狀態(tài)。提示降糖安脈膠囊可通過修復損傷的胰島β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血液流變性和微循環(huán),增加周圍神經組織的血液供應和營養(yǎng),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阻斷多元醇代謝通路等多種途徑,實現(xiàn)對II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
2,3苦蕎麥復方
為觀察苦蕎麥復方對II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IR)及血瘀癥相關指標(TG、TCh)的影響,給予大鼠靜脈注射一定量STZ并配合高熱量飲食造成II型糖尿病模型。實驗結果,苦蕎麥復方在減輕癥狀、防止肥胖、降低血糖及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瘀癥相關指標等方面效果優(yōu)于或接近優(yōu)降糖;且對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有防治作用。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不良反應。
2,4復方丹參注射液
為探討復方丹參注射液對II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意義,觀察加用與未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II型糖尿病患者各26例,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變化,并分別與20名健康人作比較。II型糖尿病患者SOD明顯低于健康人,MDA明顯高于健康人。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后均接近于正常,未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雖有SOD升高與MDA下降,但與健康人比較仍有顯著差異。前者抗脂質過氧化損傷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后者60%的總有效率??傊琁I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質過氧化損傷,復方丹參注射液能有效對抗這種損傷因而對控制糖尿病并發(fā)癥具有重要意義。
其他中藥復方還有降糖舒:成分為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黃芪、黃精和丹參等,能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對改善口干、乏力等臨床癥狀及降糖有一定作用。六味地黃丸:具有對抗腎上腺素等的升血糖作用,改善血液流動,滋陰補腎。降糖甲片:成分為黃芪、黃精、太子參、生地黃和天花粉等,可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金芪降糖片:成分為黃連、黃芪和金銀花等,可改善糖脂質代謝,恢復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肝糖元合成。此外,還有玉泉丸、甘露消渴膠囊、糖尿樂膠囊等中成對藥治療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
3 復方制劑治療糖尿病
復方制劑治療糖尿病的探索很多,作用機制多種多樣,效果也參差不齊,多集中在治療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變或高脂血癥方面,其他方面的報道較少。
3,1防治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藥物
這類報道很多,較有代表性的如糖復康(主要由首烏、黃芪和黃連等組成),對TG,TC,LDL-C,VLDL-C,AI水平下降及HDL-C水平升高的改善幅度顯著優(yōu)于達美康,并呈劑量依賴關系??捎糜诜乐翁悄虿〖捌溲懿l(fā)癥。
3,2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
糖絡寧(由黃芪、丹參、全蝎和牛膝等組成)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濟生腎氣丸,觀察指標包括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液流變學指標、紅細胞山梨醇、右腓總神經感覺傳導速度、左尺神經運動傳導速度等,在肢體麻木和疼痛、肌力減退等主要癥狀方面也優(yōu)于對照組。
3,3具有新型降糖機制的藥物
糖尿寧(由生大黃、肉桂和黃連素組成)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抵抗,且具有調節(jié)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三消治(由人參、黃芪和生地等組成)可使ALL糖尿病鼠胰腺β細胞的形態(tài)和數目有所改善,降低其血糖和病死率。具有對抗胰島素抵抗、促進β細胞的修復、增強胰島素生物活性的作用。糖渴清(由生地、知母和黃精等組成)可通過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進胰島素分泌而降低血糖??傊兴帍头降慕堤菣C制正在向多機制、全方位地深入研究的方向發(fā)展。
4 結語
從目前臨床所用或即將應用的降糖藥物來看,各種西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應,甚至是很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導致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等,而中藥制劑又缺乏療效肯定的、臨床醫(yī)生和患者都易于接受的降糖藥物。迄今還沒有一個藥物能治愈糖尿病,西藥也只是能控制血糖而已。中藥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并且顯示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許多單味藥或復方制劑都顯示了多種降糖機制,如同時具有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的腸吸收、改善脂肪酸代謝等。有學者認為,中藥的降糖機制與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相關,并增強B細胞分泌胰島素,這可能為中藥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力來治療糖尿病開辟一條新的途徑,玉竹多糖在這方面顯示了極強的藥理作用。國外也有人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如由歐活血丹、魚腥草和薯蕷或薯蕷和薏苡仁按一定比例組成,經加熱提取、濃縮制得的抗糖尿病制劑經長期服用,幾乎可使糖尿病痊愈,且無不良反應。由此可見,可以治愈糖尿病的藥物很可能首先從中藥中獲得。
近來,在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艾滋病和抗衰老等治療性藥物的研究開發(fā)時,一些國家已經瞄準中藥來治療那些西藥難以治愈的疾病,這無疑將極大地促進中藥挺進國際市場。因此,中藥治療糖尿病也必然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國內中藥業(yè)應注意發(fā)揮中藥自身的優(yōu)勢,建立現(xiàn)代理論體系,完善檢測手段,提高生產工藝,實現(xiàn)劑型國際化。篩選具有多種降糖機制的中藥。目前,篩選具有降糖作用又可防治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新藥以及可提高胰島素受體敏感性的藥物已取得一些成果,也是今后科研與開發(fā)的重點??傊?,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現(xiàn)代科技。進行防治糖尿病中藥的研究與開發(fā)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