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善傷人“心”
病例1
梁大爺患2型糖尿病13年,一直靠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但對偏高的血壓、血脂從未重視,血壓高時能達到150/110毫米汞柱。這天,熱心的梁大爺在幫鄰居搬家時,突然感到胸骨后劇烈疼痛,疼痛呈壓榨性,有瀕死感,休息一會還是不能緩解,并且伴有大汗、惡心感。見此情景,大家急忙把他送往最近的醫(yī)院,梁大爺被醫(yī)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服用了硝酸甘油后癥狀得到緩解,保住了性命。
病例1
馬大嬸患糖尿病也有十幾年的歷史,剛得病時很認真地遵照醫(yī)生的囑咐服藥治療,并嚴格控制飲食,血糖曾一度控制得比較好。后來,看到病情不太嚴重,臨床癥狀也比較輕,就忽略了按時服藥,也放松了對飲食的控制,結果血糖不穩(wěn)定了,血脂增高了,血壓也增高了,后因胸悶、胸痛,被診斷為糖尿病性冠心病。馬大嬸自從得了冠心病后,情緒變得更加不穩(wěn)定,焦躁孤僻、愛發(fā)脾氣。在一次為家庭瑣事爭吵之后,突發(fā)大面積無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沒有明顯疼痛感,起先被醫(yī)院誤診,后確診雖積極搶救治療,終因回天乏術,不治身亡。
八成糖尿病死于冠心病
對于前面兩個故事,北京市博愛醫(yī)院于棉榮主任告訴我們,在急診及內科門診常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情況。由于糖尿病患者對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識了解不多,從而導致的人間悲劇不在少數(shù)。于教授指出,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大血管并發(fā)癥(主要指心血管、腦血管及下肢血管)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其中近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2~3倍。因此有專家學者這樣認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
于教授形象地說,由于長期持續(xù)性的高血糖會產(chǎn)生多種“毒性”作用,會慢慢地對血管進行“浸泡、滲透”,猶如“蟻螻潰長堤”一般,將動脈血管等組織細胞侵蝕得“千瘡百孔”,血管內皮被損害得傷痕累累。這樣,膽固醇等脂質極易沉積在受損傷的動脈內皮上,逐漸形成粥樣斑塊向管腔內凸起,冠狀動脈血管變硬狹窄,血流不暢,心肌缺血缺氧,就容易引發(fā)冠心病、心絞痛,血管一旦閉塞不通,就會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
加上糖尿病人易繼發(fā)腎臟微血管病變,引起腎性高血壓,這更是雪上加霜,因為血壓過高而加重冠心病。還有不少患者因心臟植物神經(jīng)病變而影響痛覺沖動的傳入,對心肌缺氧出現(xiàn)的胸痛、胸悶、憋氣等癥狀不敏感,稱為不典型性心梗。
無痛心梗更要人命
這種痛覺“警報系統(tǒng)”的失靈,容易使不少無癥狀的心肌梗死病人延誤治療而造成死亡。
大家都知道,心前區(qū)疼痛或沉悶是冠心病的典型癥狀,有這種情況的患者比較容易察覺,醫(yī)生也容易做出正確的診斷。但正如病例2中的馬大嬸,少數(shù)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臟疾病時,癥狀常表現(xiàn)不典型,不但患者常掉以輕心,即使是醫(yī)生也易誤診,所以人們有必要了解一些不典型冠心病的癥狀,以提高警惕。
1.心絞痛部位有時發(fā)生在胸部以外,常表現(xiàn)為頭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
2.心絞痛有時會表現(xiàn)為上腹脹痛不適等胃腸道癥狀,特別是疼痛劇烈時常伴有惡心嘔吐,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急性膽囊炎、胰腺炎。
3.還有少數(shù)病人在急性心梗時,僅僅出現(xiàn)腦血管病的表現(xiàn),如頭暈、肢體癱瘓、突然意識喪失和抽搐等腦循環(huán)障礙。
4.有些會出現(xiàn)無胸痛心梗發(fā)作,僅表現(xiàn)為房顫、室早等各種心律失常,或以氣促、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等心衰表現(xiàn)為首發(fā)癥狀。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圍神經(jīng)病變,自主神經(jīng)功能受損,變得“麻木”,痛覺傳導緩慢,因而不容易感到痛覺。
每半年做一次心電圖
雖然無痛心梗如同隱形殺手,癥狀不典型,甚至輕微到難以察覺,但仍有蛛絲馬跡可尋:
1.氣喘、呼吸急促:無明確原因地突然出現(xiàn)持續(xù)的憋氣胸悶。病人可能突然喘起來,但沒有胸痛。有的病人經(jīng)檢查被告知“上周曾發(fā)生心肌梗死”,病人卻因為當時只有喘,沒有胸痛,易被忽略。
2.頭暈:運動時,需氧量增加,但因為心臟衰竭,流到腦的血液量不夠,人因此暈眩甚至出現(xiàn)暈厥、意識障礙。
3.心悸、出冷汗或面色蒼白:有些人心肌缺氧是以心悸為表現(xiàn)。所謂心悸,指的是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另外,不同于以往運動冒熱汗,冒的反而是冷汗。
4.原因不明的腹瀉、腹痛。經(jīng)相關檢查并無腹部疾病陽性發(fā)現(xiàn)。
5.無法解釋的疲倦、虛弱、焦慮:平常活動體力許可,不會產(chǎn)生癥狀,現(xiàn)在卻開始有癥狀。
因此,為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建議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經(jīng)內分泌科醫(yī)生確診后,每半年做一次心電圖檢查,所以更應經(jīng)常、及時地到心內科就醫(yī)。
不吸煙、管住嘴、邁開腿
除了要每半年做一次心電圖之外,其他預防措施也很重要,在血糖、血壓、血脂等治療達標的同時,還要抓住兩個基本點。第一個基本點是要堅持做好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變。其中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不吸煙,吸煙有百害無一利;二是管住嘴,飲食上注意調控;第三是邁開腿,走路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運動。要改變一些不喜歡運動的生活習慣。第二個基本點是要抓住預防干預的時機。抓住預防干預的時機主要體現(xiàn)在疾病預防的前移,不要等得了心血管病再去預防。
飲食降脂利于護心
具體來講,在飲食上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較控制主食的攝入量更重要,這是因為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大多與高血脂有關。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時,應將血膽固醇保持在160~200/100毫升(4.14~5.18毫摩爾/升)的范圍。這樣,才能降低和減輕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的危險。
糖尿病患者應根據(jù)個體情況,在血糖、血脂穩(wěn)定和醫(yī)生的指導下,慢慢地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飲食食譜??偟脑瓌t是:嚴格控制高脂類食物和主食米面的攝取,飲食宜清淡。飲食清淡,這其中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少吃高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類食物,要適當?shù)囟喑孕┦卟说偈秤?即炒菜時盡量少放油);二是不要吃得太咸,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每日應控制在5克以下,伴有心、腦、腎等并發(fā)癥者,食鹽的攝入量還要降低甚至吃無鹽飲食。
一般來說,以輕體力勞動的病人為例,每天可攝入主食量350克,副食為1只雞蛋,100克魚類(或50克瘦肉或禽肉),50~100克豆制品,200克奶制品,蔬菜450~600克(可根據(jù)自身勞動或活動的強度進行增減)。這樣,多吃些蔬菜既可保證機體所需營養(yǎng)的供給,還可飽腹,減少肌餓感和因空腹所致的低血糖,蔬菜中的植物纖維素還能減少脂質在腸道內的吸收而降低血脂,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減少冠心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控制血壓保護心臟
糖尿病和高血壓都可引起心、腦、腎等重要組織器官的損害,但若兩者合并存在時,對這些臟器的損害程度,就決非是簡單的相加了。有關研究資料顯示,對于血壓水平相同的高血壓患者,有無糖尿病可使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腦中風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相差10~20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是致命的組合。
合理地選用降壓藥物,降低血壓,保護心臟,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重要措施。怎樣選用降壓藥物呢?首選尼群地平等鈣拮抗劑,這類藥物在降壓過程中,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流量不減少,而且不影響糖及脂肪的代謝;其次,可選用卡托普利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這類藥物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糖血脂,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擴張冠狀動脈血管等作用,尤其是對糖尿病并發(fā)高血壓冠心病者最為適宜,但不適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及腎功能不全者。
根據(jù)我國高血壓治療指南,對于無其他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則更應嚴格控制高血壓,無腎病的糖尿病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或以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時,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患者還要堅持適度的體育運動,保持樂觀豁達的良好心態(tài),避免一切不良情緒的刺激,還要保證足夠而良好的睡眠,有病早治,無病早防,不要濫用藥物,禁止吸煙、飲酒等。
根據(jù)病變程度實施治療
預防固然重要,但當您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合并心臟病時,又該怎么辦呢?
1.積極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糖尿病血管病變是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因此,早期診斷糖尿病,早期采用控制飲食,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治療以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首要措施。
2.治療血壓和血脂異常。控制血壓時,應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國為這類藥手不僅在控制血壓面療效較好。而且可以逆轉心肌肥厚,改善冠脈供血;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血脂異常,而血脂異常又是冠心病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控制血脂時,應以降膽固醇藥物(他汀類,如血脂康,力普妥等)為主。
3.內科治療。應用改善心肌缺血的藥物,比如:鈣離子拮抗劑(合心爽)可擴張血管、β受體阻滯劑(氨酰心安)可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硝酸鹽制劑(欣康)可擴張靜脈;此外,如無禁忌癥應眼用阿斯匹林,因為阿斯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
4.介入治療——支架植入術。一般醫(yī)生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或手腕上的橈動脈做冠狀動脈造影,了解病變的位置及程度,然后再通過血管把心臟支架放入冠狀動脈里面,撐開血管狹窄的病變部位,達到解除冠狀動脈狹窄的目的。但需要強調的是,支架植入只是“姑息療法”,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如果血管撐開后不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很容易發(fā)生再狹窄。
5.外科治療——冠狀動脈搭橋術。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病變較多時,可實行冠狀動脈搭橋術。該手術是在腿部、胸部、上臂取一段自身的血管,把主動脈和冠狀動脈之間連接起來,來供應心臟的血液。該手術再陜窄率比較低,一般10年之內不易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