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直以來,高等學校的黨團組織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在新的形勢下,應該發(fā)揮更加突出的作用。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黨團組織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 黨團組織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要充分發(fā)揮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使黨團組織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根據這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發(fā)揮黨建優(yōu)勢,開創(chuàng)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思想建設為基礎,用黨的先進理論構筑大學生的精神支柱。
1.狠抓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
加強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堅定不移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全體學生黨員和團員,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黨支部可以通過“微型黨課”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微型黨課”以黨章為基本內容,結合黨員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支部的全體黨員、積極分子、團干部,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參與者進行討論,闡明一個正確的觀點,是一種黨員、群眾自我教育的形式,具有時間短、事例實、參與廣的特點。
2.強化愛國教育,增強責任意識。
當前國際形勢風云多變,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依然盛行,因此,我們必須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和時代緊迫感。我們可以組織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講座和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黨員、團員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和革命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且結合時事熱點創(chuàng)辦各種時事論壇。
3.注重作風建設,倡導奉獻精神。
我們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這些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我們黨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的力量所在。高校學生黨團組織可以通過座談會、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青年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奉獻意識淡薄、思想作風不實等現(xiàn)象,幫助他們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使之成為具有優(yōu)良品質和高尚情操的新一代青年。
(二)加強黨員形象教育,發(fā)揮基層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在高校,大學生是通過黨員的形象和基層黨支部認識黨的,大學生的組織發(fā)展工作也是通過基層黨支部開展的,特別是現(xiàn)在各高校都加強了大學生組織發(fā)展工作,大學生黨員的數(shù)量在逐漸增加,加強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實行黨員掛牌責任制度。
把大學生黨員的基本資料和一張生活照片公示在公寓樓內,用活潑親切的方式向同學介紹黨員的情況,提出“有事請找我”、“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黨員的聲音在群眾中響起來”等口號,加強學生黨員和同學的聯(lián)系,同時又督促學生黨員更好地發(fā)揮榜樣和帶頭作用。
2.實行黨員值班制度。
在公寓樓內開展“黨員接待日活動”,定期安排黨員接待大學生。根據大學生的反映,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大學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老師和學生黨支部;協(xié)助輔導員和公寓管理部門開展工作。要求黨員按時到崗,熱情接待,認真對待大學生的每條意見和建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開設黨員意見箱。
讓大學生提出問題、發(fā)表見解、尋求幫助,以及向學院黨總支反映身邊黨員的情況,使之成為黨群之間聯(lián)系的通道。
二、充分發(fā)揮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推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做好“推優(yōu)”育人工作,提高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要切實加強團員青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推優(yōu)”育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一是建立普通學生教育培優(yōu)體系,通過在學生黨支部中實施黨員聯(lián)系普通學生責任制,進行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yǎng)。二是建立入黨積極分子推優(yōu)培訓體系,通過開展團內“推優(yōu)”活動,確定入黨積極分子,舉辦黨校培訓,加深他們對黨的認識,進一步端正其入黨動機。三是建立發(fā)展對象的培養(yǎng)教育考察體系,確定發(fā)展對象的入黨介紹聯(lián)系人,通過定期聽取發(fā)展對象的思想匯報,廣泛聽取黨內外群眾意見,對發(fā)展對象及時進行幫助教育,提出改進措施,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向他們交任務、壓擔子,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受鍛煉。
要嚴格程序,始終對照《黨章》要求,堅持標準,做到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保證“推優(yōu)”工作的準確性。在具體操作程序中應把握以下兩個原則:1.自下而上、逐級推薦。團支部作為“推優(yōu)”工作的基層單位,對已向黨組織主動提出入黨申請,經培養(yǎng)各方面符合條件的同學向團總支推薦,團總支經初步考察,認定后再向黨支部提出推薦。2.集體討論、共同決定。團支部、團總支在形成考察意見和作出推薦決定時,必須經過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黨支部在確定重點培養(yǎng)對象及發(fā)展對象時,必須經過支部大會無記名投票產生。
(二)完善組織機構,增強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校團委和團總支兩級組織機構多年來在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進行有益的補充,進而實現(xiàn)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多重覆蓋。
當前,校團委可以提出“辦好一所學校,帶動兩個活動,建立三項制度,實施四進工程”的基本思路?!耙凰鶎W?!奔磮F校,要做到融“理論性、時代性、實踐性”于一體?!皟蓚€活動”指的是團組織生活和團小組活動?!叭椫贫取卑▓F總支書記例會制度,由校團委直接召集,每月舉行一次;團支部書記分組學習制度,由各院組織,主要開展理論學習、工作研討,每月舉行一次;團總支老師聯(lián)系支部制度,定期深入基層了解團的工作和團的建設等情況。通過這三項制度,可以增進團總支、團支部書記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團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團的整體工作水平,并且有利于校團委對一線情況的了解和黨組織對團的工作的重視,使黨建帶團建有了新的抓手?!八倪M工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進支部、進宿舍、進社團、進網絡活動。通過“四進工程”的實施,高校將逐步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網絡體系,使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深入到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同時每一個學生都能多層面地受到團組織的教育與幫助。
(三)把握宣傳陣地,擴大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輻射力。
宣傳工作對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積極向上的思想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定自我發(fā)展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當今的大學生矚目新事物,關心祖國富強,立志振興中華,同時也非常關注自我個性的張揚與自我利益的維護。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必須轉變宣傳策略,深化宣傳內容,改進宣傳方式,充分發(fā)揮網絡的作用。
在宣傳策略上,力求把以往注重一般要求和普遍號召的宣傳形式,轉變?yōu)楦赜趥€性化和典型事例的宣傳;在宣傳內容上,要始終如一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青年學生,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把握學生的各種思想動向,迅速做出反應,進行深入分析,引導它們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在宣傳方式上,綜合利用展板、報紙、刊物、廣播等各種媒介,形成大規(guī)模的宣傳攻勢。團組織應該迅速占領網絡這一新的宣傳陣地,充實學校主頁上關于思想教育的內容,引導青年學生科學運用網絡,揚其利,避其害。
(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拓寬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延展力。
目前,社會的文化生活空前豐富,學生對社會的接觸面也空前擴大,他們更注重文化活動的品味,更希望發(fā)展自己的特質,這就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出新,才能持續(xù)得到大學生的青睞,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團組織可以通過舉辦文化藝術節(jié)、各類展覽、演講比賽、辯論賽、征文比賽、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展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激發(fā)廣大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同時充分調動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多方面的力量開展主題文化活動。
(五)開辟多種渠道,培育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學生會可以建立信息員制度。信息員在學生中產生,由校團委直接聯(lián)系,并定期舉行信息員例會,保持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關系,為學校領導和各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在學生會建立維權部,主要負責維護學生在校期間的各項權益,代表學生處理與圖書管理及食堂、宿舍管理等部門之間的問題。
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們必須理清工作思路,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創(chuàng)設新的活動方式和活動載體,將具體工作落到實處,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蔣孝山,白嘉駟.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分析與對策[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2]吳愛軍.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務真求實[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3]劉戈.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淺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2,(9).
[4]蔡亞才.論高校學生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三明高等??茖W校學報,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