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兒童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活潑好動,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求知欲。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坐不住,坐不久;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所以正確處理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興趣和動機”三者的關系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巧解“注意、興趣和動機”三者關系,希望能給同行帶來啟迪。
關鍵詞:無意注意 興趣聯(lián)想 遠景動機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875(2009)10-066-01
成功的教育最為關鍵的不是學生能夠?qū)W會多少書本的知識,而是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都偏小,這是利也是弊。利是在于學生可塑性強,如果能夠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開發(fā)出學生無盡的潛在學習能力。但是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那種“填鴨式”教學,要求學生自始至終端端正正坐好,聽教師講解。這很可能會封鎖學生的自我的思維,學生所接受的也只是范圍很窄的知識點,抹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低年級小學教學中,必須抓住小學生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正確處理好“注意、興趣和動機”這三者的關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資料表明7-10歲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所以在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中,低年級學生就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好動、聽講不認真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xiàn)。在日常教學中,每當上課的鈴聲響過,沸騰的操場很快就安靜下來了,學生們回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們的思想并沒有隨著鈴聲的停止安靜下來。這時,教師能不能迅速、準確地把握住學生課前的心理狀態(tài),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因素,將是決定教師這節(jié)課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是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他們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課前那些有趣的活動會不時地出現(xiàn)在腦海里,引起他們的聯(lián)想。同時,課堂上又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場面,這又會引起新的聯(lián)想,新的無意注意。有時老師換了件新衣服,變換了新發(fā)型,哪個同學的書或本掉到地上,都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和無意注意。除這些客觀因素引起的無意注意外,學生們也會因為某種因素隊某一事物產(chǎn)生興趣,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如:小紅平時最喜歡畫畫,上美術課就能引起她的強烈注意,或者她最喜歡的老師來上課,也同樣會使她精神十足,注意力集中。
因此,低年級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去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有意識地防止和限制產(chǎn)生妨礙學習的無意注意。課件活動要適度;教學環(huán)境要搞好,教師的服裝要整潔、端莊;教師的語言要充滿感情,板書要合理。教師盡力要把無意注意轉(zhuǎn)化為有意注意,使無意注意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
在實際教學中,有個別教師講課脫離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有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就會搞小動作。這是因為老師講課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講課時,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以免學生望而生畏,失掉了學生興趣。假如教師講課低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他們也會覺得沒意思,也同樣引不起學生的注意。所以,低年級教師在講課時要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難度但不要難度過大。這樣才能使學生長時間地保持有意注意。
低年級學生注意、興趣和動機都是融為一體的,常常是某種新奇的事物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才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向往、追求和探索的動機。牛頓就是在兒童時期偶爾發(fā)現(xiàn)樹上的蘋果掉在地上,引起他的注意,發(fā)生了興趣,這才產(chǎn)生了探索這一現(xiàn)象的動機,終于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學說。因此,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掌握注意、興趣和動機三者的內(nèi)在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們勇于探索奧秘的好品格。
我經(jīng)常聽一些家長和我反應,說孩子把家里的玩具拆了,把收音機卸開了,把手表弄壞等等……,這些都是出自孩子的好奇心,感興趣,也就是動機。我勸家長,對于孩子們這種心理,我們要正當理解,加以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設疑點,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
低年級教師還要注意有計劃地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有意注意和遠景動機。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知識的長進,特別是有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他們的學習動機不再是局限于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將以自己所形成的觀念作為基礎,按照自己的興趣去探索、去追求。所以說,教師從低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牢固地掌握學習知識。同時,教師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成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塊磁鐵,這樣就能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