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875(2009)07-050-01
評價是教學的杠桿,我們怎么評價教師,他們就怎么教;我們怎么考試,學生就怎么學習。所以說,評價與考試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區(qū)作為國家首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為了適應新課程體系,我區(qū)考評制度進行了全面的調整與改革,并加大了新課程評價改革的研究力度:專門成立了新課程評價研究課題組,組織部分學校的領導、教師、學生以及部分家長參加了考評研究,積極進行了考評制度改革的探索。
一、組織學習《通知》,明確考試要求
為了更好地指導課改,我區(qū)認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改革目標,特別組織學習了教育部的《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結合我區(qū)實際,制訂了《福綿區(qū)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方案》,對我區(qū)考試制度、考試內容、評價制度的改革方向作了明確的要求。
二、改進考試內容與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jù)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對學生的考試,從有利于改進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習慣、心理素質等進行了全方位檢測。
1、考試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在編制考試內容時,注意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把課外知識、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和感受、時事熱點等納入考查內容,增加操作性、實踐性的內容,注重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角色意識、參與意識,讓學生更多地去感悟、體會和實踐。
2、考試形式要靈活、多樣、開放
真正尊重學生,就必須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因此,在保證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我區(qū)采取了編制基礎卷、提高卷的形式。同一份試卷也有基礎部分和開放題部分,學生只要全部答對基礎部分就可]及格。學生根據(jù)自己情況,可以選做基礎卷或提高卷,這樣就把考試的過程變成了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過程,讓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體會到考試成功的愉悅。
3、命題語言、卷面設計充滿童趣
在編制試卷時,命題的語言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充滿智慧和人情味的話語給以學生充分的鼓勵,讓學生消除對考試的害怕心理。
4、在考評時,堅持了平時分散考核與期末集中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這樣相對分散了學生期末考核的壓力,了能真實在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改變單一的以一張試卷定勝負的做法。
三、改變評價制度,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是性格、心理特征,認知水平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在評價學生時,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提高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1、要控制平時書面考試次數(shù),提倡采用使用成長記錄袋。書面考試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全面才能,“成長記錄袋評價法”則重視學生發(fā)展的全過程,能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個性化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使學生在體驗成功、感受進步中得到激勵;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xiàn)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成長記錄要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
2、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必須以日常學科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為載體,通過日常學習生活的觀察、軼事記錄、訪談、資料收集、信息溝通等方式,進行描述性評價,不宜采用量化評價。
3、評價與考試要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如采用成長記錄袋、表現(xiàn)性評價、情境模擬、游戲測評、作品展示、學科活動、模擬后考試(即先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抽樣進行模擬測試,然后根據(jù)測試情況進行正式測試的命題,提高測試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考試、研討會、小組集體創(chuàng)作匯報等方式方法。
4、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與反饋方式應根據(jù)內容和對象而定。如評價知識與技能可給予定量的等級評定,評價態(tài)度、評價實踐能力可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教師要向家長反饋學生的評價結果,最真實客觀的資料(有的內容要為學生保密,不得對外公開);向學生本人提供的評價結果,但評價結果要能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要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呵護學生的心靈,因此,在呈現(xiàn)評價結果的同時,要給學生提出針對性的發(fā)展建議(希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明確努力 的方向和改進的途徑,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我認為,作為教研部門應貫徹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研究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提高為學校和教師服務的能力,促進教師的發(fā)展和學校課程實施水平的提高。同時,還要加強對本地區(qū)中小學校長、教師的培訓,使中小學廣大教育工作者了解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掌握評價的基本方法;要以多種形式向全社會宣傳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宣傳現(xiàn)代教育評價思想,轉變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觀念,使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得到全社會的廣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