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招體制的改革,普高熱的蓬勃興起,給職業(yè)中專的招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中專生源每況愈下,中專的班主任工作越來越困難,壓力越來越大。如何使中專學生能夠安心守紀、認真穩(wěn)定、積極向上地學習和生活,是我們中專班主任需要認真和仔細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班主任 教育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9-0159-02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組織系統(tǒng)中最基層的教育者,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是聯(lián)系班級教師與學生集體的紐帶,是學校與學生家庭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尤其是中專班主任工作,由于其受教育者生源素質(zhì)特殊,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生源素質(zhì)特殊主要包括兩點:一是他們?nèi)雽W分數(shù)參差不齊而且普遍偏低,沒有嚴格的錄取分數(shù)線,甚至有個別學生的中考成績不到100分。初中階段學習的目標就已模糊不清,學習不勤奮,初入學校精神萎靡不振、無心向學;二是部分入學分數(shù)高表現(xiàn)好的同學,本來可以被普通院校錄取的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或其他原因未能入學,無可奈何到中專學校就讀,其結果帶著自卑感而來,看不到前途和出路而彷徨。
基于這些情況,班主任除了要抓學生的學習成績外,還應對學生的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全面的關心和教育。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教育思想。管理就是服務,班主任的服務就是:為學校分憂,為學生解難,讓家長放心。作為班主任,心中應當時刻牢記:校以班為重,班以人為重,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重。因此,班主任需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和研究學生
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先了解、研究學生,班主任工作就是從了解、研究學生開始的。了解和研究學生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對學生個體進行了解研究;然后對學生群體進行了解研究。內(nèi)容包括:學生成績、興趣愛好、思想品德、才能特長、性格特征、家庭情況、健康狀況等方面。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
第一,觀察法。這是一種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對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的方法。比如在學生課外及各種社會活動中,通過對他們的觀察,掌握他們的道德行為、興趣、愛好和才能等。
第二,談話法。通過與個別學生談話,直接接觸,有意識地主動了解和研究學生。
第三,研究學生書面材料法。學生的書面材料一般有學生檔案、成績、健康檢查表以及學生平時的各種作業(yè)等。通過書面材料了解和研究學生,還應注意材料的真實性。
第四,訪問法。它是為了研究學生,從側面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一種方法。班主任在調(diào)查學生的情況時,除向學生本人了解外,還可以向各課任教師、學生家長、同學及學生家庭周圍的鄰居等了解情況。
二、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班集體既是班主任的教育對象,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一個好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進行長期、精心的組織和培養(yǎng)。
第一,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向全班學生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并制定出有效措施,激勵大家努力去實現(xiàn)目標。當一個目標實現(xiàn)之后,班主任應及時鼓勵并向學生提出新的更高目標,使學生經(jīng)常在新目標的鼓舞下活動。
第二,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班主任首先要物色班干部,組成班委會,讓學生學會管理自己。在選拔班干部時,宜選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愿為大家服務、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使他們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班集體的核心。選拔時采用公正、公開、公平的民主測評原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班干部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要積極培養(yǎng),明確他們各自的分工職責。其最初開展工作時,班主任要悉心指導,當他們有了一些工作經(jīng)驗后,班主任應放手使用,自己只充當“軍師”。同時,班干部應適當輪換,讓更多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既能當領導,又能被領導的民主意識。
第三,組織開展集體活動。一個好的班集體是在集體活動中鞏固和前進的。一個班集體如果缺乏集體活動就沒有生機,學生就感受不到集體的存在,也就不會關心班集體。
中專生大多數(shù)學生住校,空閑時間相對較多。針對這種情況,由班主任發(fā)出倡議,學生提出方案,經(jīng)班委會討論決定后組織實施各項學生活動,例如開展“講故事”、“講笑話”、“猜謎語”、“連成語”、“腦筋急轉彎”、“詩朗誦”、“辯論賽”等活動;每月組織“主題班會”和“團支部活動”等;還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學校組織的活動,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能力。
三、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經(jīng)歷和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僅僅依靠集體活動來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個別教育,讓集體活動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班主任在做個別學生工作時首先需要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用自己的愛心努力做到:教育學生時做老師,關心學生時做父母,參加班集體活動時做朋友。班主任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悟到這種愛之后,學生便會激發(fā)向上的熱情。所以說:愛,是班主任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源泉,是班主任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
四、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影響、教育
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需要科任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方面的配合。對此,班主任應主動與各方面取得聯(lián)系,以便使影響、教育一致。
第一,依靠教師集體。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應做到目標一致,首先要形成一個教師集體,沒有一個教師集體,也就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影響、教育。在把科任教師團結成為一個教師集體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起骨干作用。
第二,爭取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配合。學生除在校學習外,其余時間是在家庭和社會上度過的,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影響,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應爭取家庭、社會等方面的配合,開展符合教育目標的、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活動。
五、客觀評定學生,及時總結經(jīng)驗。
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要經(jīng)常了解工作的開展情況和工作效果。班級管理落實承包責任制,形成“班內(nèi)的事,事事有人干;班內(nèi)的人,人人有事干”的局面,對管理當中收獲的經(jīng)驗教訓要及時總結評定,適時調(diào)整措施。把準問題,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實事求是的對學生的點滴成績進行肯定;對學生的錯誤、問題要及時地指出,促其改正。
六、班主任工作中應當忌諱的問題
每一位班主任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無可挑剔,但是應該注意教育方法的妥當與否,避免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我在實際工作中總結了以下五條:
一忌簡單粗暴的諷刺刁難。如果一個班主任面對學生為了自己的“尊嚴”而常常板起臉孔,動輒對學生喝斥責罵、諷刺挖苦必然傷害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可能導致師生間情感的直接對立,既不利于學生成長,也不利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
二忌偏聽偏信。班主任應切記“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古訓,廣開言路,多傾聽學生的呼聲;要深入調(diào)查,不可只聽匯報;要注重事實,切不可捕風捉影。否則就容易傷害學生,挫傷學生積極性,降低老師在學生中的威望。
三忌獨斷專行。作風民主是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切不可一切包辦代替,甚至無視學生存在。讓學生去做的事,老師應該放手讓他們?nèi)プ觥T谶x擇培養(yǎng)好班干部之后,班里的事物,盡可能的讓學生做主、自己安排,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管理轉化為主動的參與管理,既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立、自主的能力。
四忌只嚴不寬。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往往只注意在“嚴”字上下工夫,卻忽視了在“寬”字上做文章。如果只是強調(diào)嚴格的制度,嚴格的管理,嚴明的紀律,忽視了活躍的氣氛、寬松的環(huán)境、豐富的業(yè)余生活,學生整天像繃緊的琴弦,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況且,沒有豐富多彩、有張有弛的業(yè)余生活做調(diào)劑,沒有歡暢的氛圍,“嚴”也難以維持下去。所以我認為,老師對學生多一些微笑比板著臉以示“威嚴”的工作效果要好一千倍。
五忌偏愛不公。班主任對學生一碗水要端平,一視同仁,這既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又是教師本身思想品質(zhì)、人格優(yōu)劣的體現(xiàn)。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zhì),時時處處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以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感染學生,以無私的愛心“融化”學生,全方位地愛護、鼓勵學生,不但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更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教育工作奏效,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