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戀愛已經(jīng)成為大學校園普遍現(xiàn)象。然而由于大學生的心理沒有完全成熟,對戀愛問題的處理能力等還不夠健全,導致大學生戀愛出現(xiàn)諸多問題,本文據(jù)這些問題,提出教育對策:加強愛情內涵教育;引導大學生處理好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教育大學生文明戀愛;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失戀、理智對待失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問題;教育對策
一、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常見問題
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在我國有所蔓延,傳統(tǒng)的愛情觀、婚姻觀受到挑戰(zhàn)和質疑。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受此思潮的影響,在戀愛中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學生戀愛的常見問題有以下幾種:
1.戀愛動機五花八門,注重過程,輕視結果
大學生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不在乎天長地久,只求曾經(jīng)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情感體驗,滿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學生為了充實課余生活,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獲取生活閱歷的一種實踐活動。還有的大學生戀愛是受從眾心理、虛榮心理、好奇攀比心理、功利實用心理驅動的結果。
2. 難以保持愛情與學業(yè)平衡
調查顯示,83%的大學生有和異性交往的強烈愿望,渴望擁有愛情。但大學時期正是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成才立業(yè)的最佳時期,大學生的天職是學習。所以應該如何對待愛情和學業(yè),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有些大學生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于感情纏綿之中。這樣的戀愛觀很容易導致對人生目標的誤解,這對需要將主要精力用于學習的大學生來說危害極大。還有些大學生在認知層面能正確看待學業(yè)與愛情的關系,但具體行動中卻不能正確處理,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戀愛上,錯過了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的最佳時期。
3. 戀愛方式不文明
熱戀中的大學生,感情比較豐富,情緒十分強烈,一些同學缺乏自尊、自愛與自律,在教學樓、食堂、校內景點、操場等公眾場合旁若無人地過度親密,行為不檢,表現(xiàn)惡劣、令人生厭。有些熱戀的大學生甚至過早地發(fā)生性行為,給一方或雙方造成身心傷害。這些不僅有損于愛情尊嚴,造成愛情的庸俗化,而且有損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4. 一旦失戀,難以擺脫其困擾
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學生,一旦失戀會感到悲傷、痛苦、優(yōu)郁、焦慮等。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失戀,往往會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比如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記憶力下降。學習方面要求較高的同學迫切地希望從情感的沼澤中抽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學習和生活中去,當事與愿違時,不安和緊迫感開始困擾身心,情感上的失落加上學業(yè)受挫使其內外交困。有的大學生失戀后一蹶不振,消極頹廢,陷于痛苦不能自拔,極少數(shù)大學生甚至產生報復心理,甚至觸犯法律,毀人毀己,葬送掉一生的幸福。
二、教育對策
1.加強愛情內涵教育
學校應該加強愛情內涵的專題教育,讓大學生明白愛情的本質及愛情的內涵。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
首先強調共同理想,理想賦予愛情深刻的社會內涵,是愛情生長的內在依據(jù)。愛情是兩個人感情的交融,是愛他(她)和自愛的統(tǒng)一。人格上的相互映襯,志趣上的相互認同,形成了雙方對生活的共同理想,從而使愛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夠振奮人的精神,激發(fā)人的智慧,升華人的品德。其次,強調感情的穩(wěn)定專一性,這種特性要排除大學生戀愛的感情沖動性和企圖性,使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保持冷靜,以客觀理智的態(tài)度對待感情,不至于荒廢學業(yè),浪費時間,損害健康。再次,責任是愛情鞏固深化的前提和基礎。愛情不僅是花前月下,更是風雨同舟。愛情如果沒有“責任”去鞏固和深化,就有可能在逆境中被拋棄。加強對大學生戀愛觀教育,使大學生深刻認識愛情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生持續(xù)的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慎重與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戀愛。
2.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
大學階段的特殊性決定了大學生在大學階段以學習為主,努力成才,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大學時代是奠定一個人自立于社會,培養(yǎng)一技之長的知識積累階段,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最佳年齡是25-46 歲之間,大學階段正是成才的準備期,大學生應當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學知識,努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因此,當代大學生不能沉溺談情說愛,而應該奮起追求,刻苦探索成才的道路。需要強調的是:戀愛觀實際上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因此,加強人生觀教育,明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把握人生真諦,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還要加強管理,把教育與管理結合起來,這樣,高校才能逐步糾正大學生的錯誤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裴多菲的詩句“: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就形象指明了愛情與事業(yè)的辯證關系,也很好地回答了大學生應該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1] (P. 236)
3.教育大學生文明相親相愛
文明的戀愛往往是戀愛雙方既相互傾慕、親近,又舉止得體,相互尊重,而絕不是在態(tài)度、舉止、語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縱。戀人在公共場所出入,要遵守社會公德,不要對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戀人獨處也要講文明、講道德。遵從戀愛道德,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維護真正的愛情,這是愛情長久的秘密所在。沒有道德的護佑,愛情也不會長久。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愛情之所以瓦解,他們愛的目的沒有得到。他們所關注的不是事物的自身,而是那些附帶的,不經(jīng)久的東西。”[2] (P.196)
4.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失戀、理智對待失戀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失戀是一個過程,痛苦是必然的。失戀的同學要認識到:暫時的學習效率和能力降低符合現(xiàn)實規(guī)律,而急于擺脫情緒困擾,只能適得其反。該階段合理的做法是給自己減壓而不是加壓,否則雙重壓力只能讓焦慮情緒膨脹,做事效率更低。此階段痛苦的情感體驗需要得到疏理而不是壓抑,可以尋求朋友、同學,親人的安慰、理解和心理支持。
參考文獻:
[1]賴慧彬.當前大字生戀愛觀類型分析及教育引導[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7).
[2]亞里士多德.尼科馬克倫理學(修訂本)[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耿步健.大學生健康戀愛心理的培育[J].當代青年研究2006,(10).
[責任編輯:李繼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