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工作”這個神話讓你一直去尋找正確答案,其最大的錯誤就在于讓你覺得它只有唯一的一個答案。
現(xiàn)在,人們正面臨經(jīng)濟的恐慌,工作懶散。似乎毫不在意自己的效率低下。
我堅持認為,讓經(jīng)濟重新運轉(zhuǎn)起來的關(guān)鍵在于讓勞動者做他們真正擅長做的、真正有動力去做的、真正在意的事?,F(xiàn)在,為了給他們一些動力,或許我應該向“我應該怎樣生活”中加入一些新的內(nèi)容。
通常,大家一看到“應該怎樣生活”,便會下意識地對自己深度反省。比如:有人無緣無故辭掉工作,卻躺在沙發(fā)上思考自己的歸屬感;更有甚者,馬上掏出寶貴的積蓄出國旅行,以期找到生活的方向?!叭绾紊睢彪y免讓勤奮的人聯(lián)想起放縱、懈怠、空想。這造成了很多誤會和謬論?,F(xiàn)在,我想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最明顯的幾大謬論一一推翻。
1.首先,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因為倦怠、要去享受生活而離職的,而是被炒了魷魚才被迫思考“我應該怎樣生活”。有人在工作中的付出和回報不對等;有人離家太遠,不能經(jīng)常看到孩子;有人的公司被并購,得不到新老板的重視。這些離職者并不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只想讓生活過得去罷了。
2.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想辭職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但我要為現(xiàn)在的工作承擔責任啊?!边@個偽命題只會造成誤導。責任并不會讓你遠離目標,事實上,責任就是目標的一部分,還常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過去幾年中,“造夢產(chǎn)業(yè)”在我們的社會大行其道——媒體對“激情”這個詞使用得過于頻繁、過于模糊。我批評他們,這是“不負責任地鼓吹改變”。我調(diào)查過上千人的生活,在書中列舉了其中五十人的故事。但有些媒體卻把這些生活組成的答案僅僅歸納成幾個步驟。
4.有些人號召勞動者,只要熱愛你的工作,在考勤中,你也能獲得快樂。實際上,大家的感受當然并不如此,所有的職位都要面對一些狗屎的工作,都有令你深惡痛絕的一面。但有人會著眼那些長久的利益,從而忽略這些因素。但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大家樂于做的。這只是大家愿意去接受的。
5.三個磚匠的故事。話說三個磚匠砌了一上午的磚。休息時一個磚匠問其他兩人:“你們?yōu)槭裁醋鲞@份工作?”一人回答“為了報酬”,另一人回答“為了妻子和孩子”,第三個人回答:“我在為修建一座教堂而工作。”大多數(shù)人認為第三個磚匠的回答才是正確的,但事實上,這三個磚匠都在建造自己“心中的教堂”。第—個磚匠為了個體的“教堂”——讓自己獲利;第二個磚匠為了得到家庭的“教堂”;第三個磚匠的“教堂”則實現(xiàn)了自我的滿足,它們都是正確的答案。但你注意到了嗎?沒有人回答:“我就是喜歡砌磚這個工作。”因此,工作是為了使人滿足欲望。而不必喜歡工作本身。
6.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是注定適合某人的。每個人,都有幾十、幾百個工作能讓我們感到充實。“完美工作”這個神話讓你一直去尋找正確答案,其最大的錯誤就在于讓你覺得它只有唯一的一個答案??粗鴦e人找到他們的唯一答案,我們在心里嫉妒,“哇,他真有運氣”。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碰到的只是些價值似乎不大的機會。利用這些機會的技能和習慣是需要培養(yǎng)的,只要你擅長利用自己既有的素質(zhì),你就能把這個機會轉(zhuǎn)化成別人眼中的一大機遇。
7.不要說你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也不要試圖讓自己對生活目的感到麻木。你當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樣的感覺:感覺充實、有社會關(guān)系、有責任感、適度的興奮感……真正的問題在于如何得到這些感覺,如何找到辦法不讓這些自然感覺在你心中變得麻木起來。如果你不肯忍受平凡的工作,你也意識不到好機會何時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