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模糊性是語言的一種自然屬性,商務語言的模糊性及其語用功能在實際商務交際中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商務英語中的模糊現(xiàn)象及其語用功能,以期恰當運用模糊語言,達到更好的商務交際效果。
[關鍵詞] 模糊限制語 商務交際 語用功能
一、引言
模糊性是語言的一種自然屬性,任何自然語言在不同層次上都有一定的模糊性。1965年美國著名控制論專家 Zadeh 發(fā)表了論文《模糊集》,第一個提出了模糊理論的概念。這一理論對語言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那以后,一系列新的學科諸如模糊邏輯學﹑模糊數學及模糊修辭學相繼出現(xiàn),并且在各自的領域都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模糊理論對語言和語言學的研究也有深刻的影響,近年來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在我國也是方興未艾,出現(xiàn)了像陳治安﹑文旭和劉家榮的《模糊語言學概論》﹑張喬的《模糊語言論集》,以及武鐵平的《模糊語言學》等著作。
二、模糊限制語的出現(xiàn)和界定
客觀世界的模糊性和人類主觀世界的模糊性決定了人類思維和語言的模糊性。模糊性是自然語言的基本屬性。語言的模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個體差異導致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模糊性以及語言功能引起的模糊性。英語模糊限制語是模糊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模糊限制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術語。該術語首先是由 Lakoff 在《模糊限制語和語義標準》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模糊限制語的功能是要限制模糊語言的模糊程度,將其定義成為“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詞語。也有語言學家把它解釋為“是話語怎樣被給予理解的謹慎的注釋性表達”。近二十年來, 隨著語言哲學中“語言轉向”向“語用轉向”的過度和發(fā)展,人們對英語模糊限制語的研究從語義學的角度轉向了語用學的領域。
語言的模糊性主要是指語言的不確定性??陀^世界事物和現(xiàn)象是豐富多彩的,思維能力和想像空間的無限與表達思維的語言詞匯的有限這一矛盾必然會在語言中反映出來,因此,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模糊與精確是一對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矛盾。
三、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及其商務交際中的應用
語用學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 研究不同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下如何理解和運用語言, 使語言更為得體、規(guī)范、恰當。根據Prince(1982)及其他語言學家的觀點,從是否改變陳述命題或原語內容的語用學角度看英語的模糊限制語可以分為兩大類: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指能夠改變命題的真值的模糊限制語,它能再分為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揭示語義差異,而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限制話題的范圍。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不能改變命題的真值,它的主要功能是揭示話語是說話者的觀點還是第三方的。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也可以再分為兩類: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和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表達說話人對某事的觀點或者他/她所持的態(tài)度。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引用第三方的話來間接地表達其對某事的想法。
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有really, to some extent, kind of, quite, almost等。看下面例句:We are confident that we can deliver consignments to our customers by the middle of next month. (你方可以理解這將會耽誤一些時間,但是我們相信能夠得到原材料并在下月中旬之前把貨物運到客戶)。
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有 about, or so, over, roughly等等。如Prompt delivery of orders we place with you is essential. (如你方希望保證市場占有率, 對于我方定購貨物及時裝運是非常必要的)。該模糊限制語在這里使用與實際情況更加符合,也使信息的傳遞更為有效、快捷。范圍變動語指給話題限定某種范圍的模糊限制語。它是測量事物時經常使用的詞語,在使用這類模糊限制語時,聽話人不必考慮具體情況與所說的話題的接近程度如何,而只考慮范圍大小,因為在話語中往往談及了具體的數字, 聽話人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去理解話題意義。
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有wonder, I guess, I believe等等。如We are sure you will be more than satisfied with the goods,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我們相信你方會對這批貨物非常滿意,我們也很期望再次得到您的來信。
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有according to, it is sai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等。
模糊限制語能用在各種場合,例如在外交場合中;新聞報道中;委婉語中;權利地位較低的人們所使用的語言中;醫(yī)生﹑律師及科技工作者所使用的專業(yè)語言中以及商務英語中等。
四、模糊限制語在商務交際中的語用功能
國際商務英語需要精確,但是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其語言會顯得更精確﹑更禮貌﹑更縝密﹑更恰當??梢哉f,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在商務英語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模糊語言可以使商務英語表達得更生動、形象
例如“Ask for More ”
這是More 牌香煙的廣告, 該商務廣告利用More 的雙關意義: “更多”和“摩爾”香煙, 幽默地起到了促銷的作用。
另外有些廣告闡述了藥品的多種療效, 廣告商在廣告中做了有關療效的承諾, 但他們又在承諾中加進模糊詞語, 因此, 即便藥物無效, 廣告商也不必承擔責任。
2.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由于客觀事物本身的不確定性,有時用模糊語言來表達反而顯得更準確。Grice 在1967年曾提出合作原則,提出判斷或具體實現(xiàn)合作原則的四大子準則:量準則,質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質準則要求努力使提供的信息是真實的,不說缺乏證據的話。商務英語中的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正是遵循了此準則,如:
As far as we know, insurance companies accept goods packed in cartons. (盜竊及不能交貨險)。
供貨商意欲向對方提供有關貨物保險的信息以使對方放心,但又不能肯定提供的信息是否確切,故使用了這種模糊語言,表明這只是我方所了解到的,不代表別人了解的也是如此,以免所提供的信息被證明是缺乏足夠證據的,提高了表達的準確性。
3.表達禮貌,緩和尷尬局面
Brown Levinson 在1978 年提出了面子理論,區(qū)分了兩類面子: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根據其觀點,幾乎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威脅面子的行為。因此他們提出了兩個禮貌原則:一個就是盡量少用不禮貌的表達法,另一個就是盡量多用禮貌的表達法。與人交流時,我們應該注意禮貌策略,盡量尊重對方的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同時也為自己掙點面子。因此,如果人們不得不表達可能會威脅到其他人面子的信息時,往往使用會使語言顯得更委婉﹑更禮貌﹑因此也更容易被接受的模糊限制語,如:
We shall revert to the question of sole agency when the business between us has developed to our mutual satisfaction.
這兩個詞組表達了一些積極的模糊性。它聽起來像是一個積極的陳述,但實際上它含蓄地表達了對對方要求的間接拒絕。因為“revert to” 的先決條件是雙方的生意要發(fā)展到“雙方都滿意”才行,但是“雙方都滿意”這個先決條件是非常不明確的。這種說法不僅給了對方面子,而且也維持了雙方的貿易伙伴關系,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4.增強語言表達的靈活性
在日常交往中,由于受像話題和語境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人們常常使用模糊限制語來傳達他們的交流意圖。這類模糊限制語的這種功能增加了交流的靈活性。在國際商務英語中,為了促進生意的達成﹑加深貿易伙伴間的友誼,人們根據市場行情及貿易利潤的變幻而使用模糊限制語,如:It seems that your quotation is acceptable.
由于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我們無法確切知道對方是會接受我方的發(fā)盤還是拒絕它,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回答,如果市場行情有變,買方可以有一些調整的余地。
五、結語
模糊語言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作為模糊語言家族中的一分子,模糊限制語還是語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語。言模糊性是任何語言的自然屬性,它與語言的精確性相互依存、對立統(tǒng)一。有時候模糊的語言比精確的語言更具有表現(xiàn)力。在商務交際中, 強調準確使用語言的同時不應排斥在特定的商務語境中適當地使用模糊限制語。模糊限制語能夠提高語言的表達效率和靈活性,使語氣更為委婉柔和, 充分發(fā)揮商務語言的交際溝通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建榮: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J].外語教學,1986,(2)
[2]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