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fā)現,一種重要的腦部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水平的激增,可能正是北非及中東等干燥地區(qū)沙漠蝗蟲災害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在孤寂狀態(tài)下,沙漠蝗蟲一般呈綠色;而在社交聚集狀態(tài)下'它們則變成暗色??茖W家發(fā)現,當沙漠蝗蟲腦部的血清素水平迅速升高時,蝗蟲們就從孤立狀態(tài)轉變?yōu)榫奂癄顟B(tài),蝗災隨之發(fā)生。血清素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化合物,在人體內也存在。
通常情況下,蝗蟲會相互避開。但面臨極端情況例如干旱時?;认x們可能就會被迫聚集。當蝗蟲看見同類,或聞到同類的氣味,或與同類后腿碰撞時,它們便從孤寂狀態(tài)轉為聚集狀態(tài)。既然蝗蟲的聚集跟血清素水平密切相關,由此就有可能找到防止蝗災發(fā)生的辦法,例如向正在聚集的蝗群噴灑一種化合物,阻斷它們的血清素受體,從而阻止蝗蟲聚集。但有專家擔心,這樣一來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一旦蝗蟲失去有組織的狀態(tài),要想單個去消滅它們難度會更大。
首批美洲人傳播炭疽
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最早死于炭疽的北美人的年代要追溯到上一次冰期,當時從亞洲遷徙到北美洲的人群食用或接觸了被炭疽感染的動物殘骸??茖W家此前以為是歐洲人在公元1500年左右將炭疽?guī)У搅吮泵乐蕖?/p>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北美洲最常見的一種炭疽的數百個樣本進行DNA測試,結果發(fā)現這種疾病實際上是自北向南蔓延的。而之前科學家—直認為是哥倫布等人在15世紀末期最早把炭疽?guī)У搅吮泵乐?。按照這種觀點,炭疽就應該首先出現于美國南部或墨西哥,接著向北傳播到加拿大和北極圈。
這項研究還暗示,炭疽最早是在大約13000年前出現于北美洲的,這也跟科學家公認的人類跨越白令陸橋的大致時間不謀而合。當時,穿越白令陸橋的人類很可能利用了被炭疽殺死的野牛及其他哺乳動物,而動物骨骸、肉、蹄子和毛發(fā)等都是很有效的炭疽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