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歷史悠久的解熱鎮(zhèn)痛藥,也是20世紀使用最廣泛的藥品,人們用它來治療幾乎所有的疼痛、發(fā)熱及炎癥。一個多世紀以來,大多數(shù)藥品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因其副作用等原因都會被新的藥品所替代,惟有阿司匹林,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療效,如用來防治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血栓、老年癡呆及癌癥等。但經(jīng)過廣泛應用,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宜與阿司匹林合用的藥物,現(xiàn)介紹如下,以提醒讀者們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加以注意。
催眠藥 苯巴比妥(魯米那)和健腦片等可使肝細胞內(nèi)藥酶活性增強,加速阿司匹林的代謝,從而降低其療效,故不宜合用。
口服降糖藥 甲糖靈、降糖靈、優(yōu)降糖等,均不宜與阿司匹林合用。因為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如果與以上藥物合用,將會增加降糖效果,緩解降血糖藥的代謝與排泄,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
抗腫瘤藥 如甲氨蝶呤與阿司匹林合用會增強毒性。因為甲氨蝶呤在人體內(nèi)有70%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合用阿司匹林后,則有較多的甲氨蝶呤從人體的血漿蛋白中被置換出來,使血藥濃度增高。
維生素類藥 阿司匹林能減少維生素C在腸內(nèi)的吸收,促進排泄,致使療效降低;維生素B能促進阿司匹林分解,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均不宜合用。
糖皮質(zhì)激素 強的松、地塞米松等引起的消化道潰瘍,不僅局限于胃、十二指腸,還可能發(fā)生于食道與消化道的其它部位。阿司匹林既對胃黏膜有刺激性,又可降低血小板的黏聚性,當黏膜受到損傷后易發(fā)生隱性出血。加之阿司匹林還可阻礙胃黏膜形成,使胃壁失去屏障作用,故它們不宜合用。
利尿藥 安體舒通的利尿作用會受到阿司匹林的干擾,使療效明顯降低;速尿與阿司匹林合用會使藥物蓄積體內(nèi),加重毒性反應;乙酰唑胺與阿司匹林合用,阿司匹林能使乙酰唑胺血藥濃度增高,引起毒性反應。
降血脂藥 消膽胺不宜與阿司匹林合用,否則會影響吸收,降低療效。因為合用后易形成復合物妨礙吸收。
抗炎鎮(zhèn)痛藥 消炎痛、炎痛靜、阿司匹林,對胃粘膜均有較強的刺激性,合用時不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引起胃出血;布洛芬與阿司匹林作用相似,兩者合用時會引起胃腸出血;抗痛風藥丙磺舒、保太松、苯磺唑酮均為促尿酸排泄的藥物,而阿司匹林則會促進尿酸濃度增高,導致痛風發(fā)作,故不宜合用。
抗結(jié)核藥 對氨基水楊酸鈉的代謝受到阿司匹林的干擾,既影響療效又增加毒性反應,兩者屬于配伍禁忌。
抗高血壓藥 卡托普里能促進具有血管擴張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而阿司匹林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產(chǎn)生解熱、鎮(zhèn)痛、抗炎作用的。因此兩藥不宜合用,否則會影響卡托普里的效果,或者是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減弱。
抗凝血藥 新抗凝、華法林、雙香豆素與阿司匹林合用,會抑制血小板功能,容易增加出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