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這是今年兩會期間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09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目標確定后,“8%”成為了人們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為什么呢?過去的一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在經濟增長方面都亮出了紅燈,今年也普遍呈悲觀的態(tài)度,但是只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中國。雖然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也面臨著眾多的困難,但是去年的經濟增長仍達到了9%,所以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倍受人們的關注。
“8%”這個經濟增長數據出來后,就引起了人們的大討論,有的認為經濟增長應該高于8%,有的認為應低于8%,有的認為8%的目標能夠實現,有的認為不能實現,有的認為中國的經濟將要衰退,有的認為中國的經濟將率先復蘇,圍繞“8%”的爭論使我看到人們心中的急躁和不安,更使我意識到了人們對經濟增長數據的關注,對經濟增長由兩位數到個位數,由高速增長到低速增長的一種不適應。
為什么會感到不適應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幾年來,經濟的增長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但是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8%,在人們心理中產生了落差,要知道,中國經濟長期保持高速增長在世界上被認為是一個奇跡,是國人值得驕傲的地方。
的確,事情由壞到好,人們感覺會很自然,但是由好到壞,人們心中的感覺就會很強烈了。對于8%,不管是低還是高,能不能夠實現,我認為我們都應該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它,去適應它。
我們?yōu)槭裁匆云胶偷男膽B(tài)去看待、去適應呢?
第一,我們應該從全球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經濟增長,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增長都面臨著巨大的困難,美國經濟面臨衰退,日本經濟可能負增長,冰島國家都破產了,我國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能夠保持這種增長速度,已屬不易。
第二,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GDP,GDP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但是它不能完全反映人們真實的生活水平,不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不能反映經濟的發(fā)展成本。
第三,從經濟總量上看,我國經濟規(guī)模已經超過了4萬億美元,在總量上僅次于美國和日本,隨著經濟總量基數的增大,增速的放緩是自然的,美國的經濟發(fā)展好的時候,增速也只能夠達到2至3個百分點,但那已經就不得了了,因為他們的經濟總量有14萬億美元。
第四,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來看,我國目前的經濟雖然高速發(fā)展,但是發(fā)展的放緩是一個長遠的趨勢,國家的發(fā)展其實與企業(yè)的發(fā)展相似,在經過前期的快速擴張之后,后期必然要放慢腳步,來加強管理和進行一個總結,消化以前發(fā)展的內容,我國目前雖然處于工業(yè)化的中期,但是接下來經濟增速的下降是必然的,我們也應作好心理準備。
第五,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發(fā)展也經歷過了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期,但是到了90年代后,他們經濟增長也由兩位數變?yōu)閭€位數,剛開始時,韓國人和日本人也不適應,以為他們國家處于衰退當中,但是后來他們逐漸地適應了這種低速增長的局面,他們認為每年能夠保持2至5個百分點的增長,已經是非常的好了。
第六,經濟增長的放緩并不意味著國家發(fā)展的倒退,20世紀九十年代被日本人認為是失去的10年,國家經濟增長緩慢,但是這失去的十年卻是老百姓得到實惠的十年,日本經濟前幾十年的高速發(fā)展成果在這十年中真正地惠及到了老百姓的家中。在這十年中,日本經濟的發(fā)展由粗放型轉向了集約型,日本品牌大步走向世界。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的環(huán)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日本找回了以前的青山綠水。
當然我這里所說的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去適應也并不是一種松懈、放任,畢竟我國的國情是比較特殊的,我國現在還處于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中期,人們的就業(yè)等問題還有待解決,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還是應該保持的,但是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由量的發(fā)展轉向質的發(fā)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也是必然的,面對目前的經濟增長目標“8%”,我們除了盡力去完成外,從另一個角度,我們還應該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它,去適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