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默默無聞的山西蒲縣黑龍關(guān)鎮(zhèn)寨子村,今年以來成為當?shù)厝藗兘?jīng)常提起的話題。
過去的寨子村臟、亂、差,不用外村人說,本村人都羞于向人提起。短短一年多,舊貌換新顏。村中硬化了街巷,建起了小廣場,亮起了電燈,栽植了綠樹紅花,粉刷了墻壁。村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改造了廁圈,安裝了沼氣。尤其是入村處那座晶瑩的漢白玉石牌樓,高大壯觀,外村人看著眼熱,本村人看著提神。
說到寨子村,人們自然會提起李勝奎,他2005年出任村委主任。2008年換屆時連任,同時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兩副擔(dān)子一肩挑。熟悉他的人,都稱贊他有能力,講義氣,重感情。
寨子村既不是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省級示范村,也不是縣、市的重點推進村,這意味著他們很難得到上級政府各方面的支持,而建設(shè)新農(nóng)村,硬頭貨是錢,關(guān)鍵是上級支持。
李勝奎從黑龍關(guān)鎮(zhèn)政府找起,縣委縣政府、市委市政府,對口和不對口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能找和不能找的,他都去找,但凡有一絲希望,一次又一次,上門去爭去求。他還將本村在外工作的鄉(xiāng)親找了個遍,動員大家為家鄉(xiāng)建設(shè)做貢獻。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不愿向人們吐露半句。
靠著一種為集體、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的精神,靠的堅強毅力、堅定的信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上級為李勝奎的精神所打動,一筆筆項目款陸續(xù)到位。在外的游子也為他的行為所感動,一筆筆捐款相繼匯到村里。村民們出錢的出錢,出物的出物,出工的出工。這中間,李勝奎也碰到過不少困難。在修建村中心廣場時,就發(fā)生了個別村民不理解鬧事的現(xiàn)象。李勝奎憑借他的坦誠,為集體、為群眾的真誠,一一化解。
他對村民知心、熱心。平日里,無論誰家辦紅白喜事,或大小事情,他都第一個到場,忙前忙后,幫東幫西。
自他一肩挑起,凡工作上的事情,他都主動征求老支書劉福鎖的意見。老支書經(jīng)驗豐富,德高望重,工作上給他提了好多好建議。遇到有些難出面的事,老支書主動站出來為他說話,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在生活上,他對老干部們也處處關(guān)心。
前一條,使李勝奎落下了好人緣;后一條,使他增長了能力,得到了群眾的支持。
前不久,縣電視臺記者采訪李勝奎,他講了一番話:“當好村干部,首先得當好出氣筒,比群眾更能忍讓受屈,做到心比群眾更寬,不與群眾計較;解決問題要有分寸,不能與群眾斗氣,激化矛盾;堅持以大局為重,群眾想不開的事,自己要想開,群眾急的時候,自己要保持冷靜、頭腦清醒,以理服人。特別是當群眾誤解、指責(zé)時,要正確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免?!?/p>
好一個村干部的“當官經(jīng)”。念好了這部“經(jīng)”,李勝奎今后將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