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風(fēng),祝晗英,宋松柏,孟秦倩
論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精確計算公式
趙延風(fēng)1,祝晗英2,宋松柏1,孟秦倩1
(1.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水利與建筑工程學(xué)院,陜西 楊凌 712100;2.西安市水務(wù)局 渭氵產(chǎn)河城市段管理中心,西安 710015)
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求解過程是求解一個單變量超越方程的過程,理論上無解析解。通過引入無量綱參數(shù)——單位水面寬度,對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基本公式進(jìn)行恒等變形,得到計算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迭代公式,再與合理的迭代初值配合使用。推導(dǎo)出4套梯形斷面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公式,其中2套計算公式印證了前人的成果,并為前人的公式推導(dǎo)提供了簡捷、充分的理論依據(jù)。通過對多家公式形式的表述和比較,并根據(jù)精度1%和1‰的不同要求進(jìn)行誤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4套直接計算公式理論性強(qiáng),形式簡單,適用范圍廣,計算精度高,值得推廣。
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精確計算;單位水面寬度
有關(guān)臨界水深的研究歷史已有半個多世紀(jì),國內(nèi)外學(xué)者在臨界水深方面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超過百篇,提出的各種計算方法在水利水電、灌溉排水等工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應(yīng)用,其中有的計算方法[1~9]不僅公式形式簡單,而且計算精度高,得到了學(xué)術(shù)界以及工程應(yīng)用部門的充分肯定。臨界水深是明渠渠道水力計算中的一個重要水力參數(shù),對于該參數(shù)的求解,實(shí)質(zhì)上是求解一個單變量的超越方程或高次方程,理論上無解析解,常規(guī)的方法就是試算法、圖解法、迭代法、近似解法。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chǔ)上推薦了4種簡捷、通用、精度高的直接計算公式。在文中,通過引入無量綱參數(shù)——單位水面寬度[3],將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基本方程變換成迭代的形式,再與合理初值配合使用,得到了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公式。并從公式推導(dǎo)的理論依據(jù)、表達(dá)的簡捷程度、計算結(jié)果的準(zhǔn)確性、梯形斷面的適用范圍4個方面,對現(xiàn)有的多種計算方法進(jìn)行綜合評價,提出了梯形明渠臨界水深具有理論性強(qiáng)、公式簡捷、結(jié)果準(zhǔn)確和適用范圍廣4個方面于一體的計算公式,可供水利水電等工程設(shè)計部門參考應(yīng)用。
在文獻(xiàn)[3]中已述及,無量綱參數(shù)——“單位水面寬度”的概念,即相應(yīng)于臨界水深時的水面寬度與梯形渠道底寬的比值,用λ表示,其取值范圍為1<λ<+∞。其物理含義是:描述梯形斷面過流時過水面的“相對形狀”的一個系數(shù),當(dāng)λ趨近1時,梯形過水面趨向一個矩形斷面,當(dāng)λ趨向+∞時,梯形過水面趨向一個三角形面。由于梯形斷面“單位水面寬度”真實(shí)表征的是一個梯形面的相對形狀系數(shù),所以它就能夠反映梯形過水面的“相對形狀”。當(dāng)梯形斷面的底寬和邊坡確定后,梯形過水面的大小就隨著流量的大小而發(fā)生變化,當(dāng)流量增大時過水面面積、水面寬度、水深隨之增大,當(dāng)流量減小時三者隨之減小。當(dāng)梯形渠道斷面和流量都確定時,梯形過水面的“相對形狀”就隨之確定,也就是“相對形狀系數(shù)”隨之確定,因而水深也隨之確定,故引入梯形斷面“單位水面寬度”能夠更好地反映這些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臨界水深的基本公式[10]為
設(shè)單位水面寬度
則
上面各式中:α為動能修正系數(shù);Q為流量(m3/s);g為重力加速度(m/s2);b為梯形渠道底寬(m);m為梯形斷面的邊坡系數(shù),非等腰梯形斷面時m=(m1+m2)/2;A為相應(yīng)于臨界水深時的過水?dāng)嗝婷娣e(m2);B為相應(yīng)于臨界水深時的水面寬度(m);λ為單位水面寬度;hk為臨界水深(m)。
將式(3)代入式(4)并整理得
其中
則得迭代方程
由文獻(xiàn)[3]可知,迭代式(7)對于λ∈(1,+∞)范圍內(nèi)的任意正數(shù)均收斂。
對于迭代計算,其收斂速度不僅與迭代函數(shù)有關(guān),而且與迭代初值密切相關(guān)。合理的迭代初值是迭代計算快速收斂的關(guān)鍵。因?yàn)棣说娜≈捣秶鸀棣恕剩?,+∞),因此將λ值取值范圍的兩個端點(diǎn)分別代入,即λ=1和λ=+∞,可得到不同的迭代公式。
由式(5)可得
將λ=1代入式(8)得
將式(9)代入式(7)得迭代方程
將式(9)再次代入式(8)得
將式(11)代入式(7)得迭代方程
當(dāng)λ=+∞時,由式(8)可得λ0=k0.6,將λ0=k0.6代入式(7)得,將λ1再次代入迭代方程式(7)得
將(13)代入式(7)整理得
將式(10)、(12)、(13)、(14)分別代入式(3),得到4套計算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公式。
對于梯形斷面的臨界水深,眾多的學(xué)者通過對公式(4)的各種變換處理,得到了數(shù)十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其中有的公式不僅形式簡捷、計算精度較高,而且適用范圍廣,堪稱求解梯形明渠臨界水深最好的計算公式。
為了和現(xiàn)有的計算公式比較,設(shè)k為綜合已知參數(shù),意義同式(6),x為無量綱水深,即
將式(3)代入式(15)得
將式(10)、(12)、(13)、(14)分別代入式(16)得
將式(17)、(18)、(19)、(20)代入式(15)中即可求出臨界水深。公式(17)即為王正中公式[2];公式(18)即為劉善綜公式[1];公式(19)、(20)為文獻(xiàn)[3]的變形公式,即本文公式,其參數(shù)k與文獻(xiàn)[3]公式中的參數(shù)k意義不同,因而公式表達(dá)形式有所不同。
目前計算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計算方法很多,但最為典型的有8種計算方法,為了使各種計算公式便于比較,采用相同參數(shù)無量綱臨界水深x和綜合已知參數(shù)k,其符號意義同上。
幾種典型的計算公式表述如下。
(1)劉善綜公式[1],根據(jù)迭代理論,得到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公式,即上述的公式(18)。
(2)王正中公式[2],根據(jù)迭代理論,得到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公式,即上述公式(17)。
(3)廖云鳳公式[4],通過作圖發(fā)現(xiàn)ln(x/k)與βln(1+k)之間存在很好的線性關(guān)系,得到直線方程ln(x/k)=βln(1+k),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β=-0.372,得到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經(jīng)驗(yàn)公式:
(4)Prabhata K.Swamee公式[5],根據(jù)最優(yōu)逼近原理得到的近似計算公式:
(5)S.Wu,C.Katopodis公式[5],通過作圖發(fā)現(xiàn)x是k的通過坐標(biāo)原點(diǎn)的單調(diào)遞增函數(shù),經(jīng)過反復(fù)試算得到了一個由2個基本單調(diào)函數(shù)合成的近似解公式:
公式(23)的確切表達(dá)式應(yīng)該是
(6)Prabhata K.S,Pushpa N.R公式[6],根據(jù)拉格朗日倒置定理推出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近似解法,是一個分段函數(shù)。
當(dāng)k≤1.569 15時,
當(dāng)k≥1.569 15時,
(7)本文公式,通過引入無量綱參數(shù)——單位水面寬度,即梯形水面寬度與梯形底寬的比值,根據(jù)迭代理論,得到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2套直接計算公式,即上述的公式(19)、(20)。
通過以上公式的表達(dá)形式可以看出,公式的簡捷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廖云鳳公式(21)、王正中公式(17)、本文公式(19)、劉善綜公式(18)、本文公式(20)、Prabhata K.Swamee公式 (22)、S.Wu,C.Katopodis公式(23a)、Prabhata K.S,Pushpa N.R公式(24)。
給出無量綱水深計算范圍x∈(0.001,100),其對應(yīng)的綜合參數(shù)的范圍為k∈(0.004,6 896.83),在此范圍內(nèi),計算以上8套公式的誤差,計算結(jié)果見表1。
為了直觀起見,將8套計算公式在整個取值范圍內(nèi)(0<x<+∞)的最大相對誤差列于表2。
表1 臨界水深誤差分析Table 1 Error analysis of critical depth
表2 梯形渠道臨界水深不同計算方法最大相對誤差Table 2 Maximal relative error of different computational methods on critical depth of a trapezoidal channel %
從誤差分析和表1、表2可知,在無量綱水深x的定義域內(nèi)(0<x<+∞),若以精度1‰為標(biāo)準(zhǔn),本文公式(20)最大誤差為0.82‰,劉善綜公式(18)最大誤差為1.11‰;若以精度1%為標(biāo)準(zhǔn),Prabhata K.S,Pushpa N.R9項公式最大誤差為1.020%,本文公式(19)最大誤差為1.028%,王正中公式最大誤差1.048%,Prabhata K.S,Pushpa N.R6項公式最大誤差1.224%,其他計算公式誤差均較大。但若以精度1%為標(biāo)準(zhǔn),在工程常用范圍(0<x≤10)內(nèi),廖云鳳公式(21)最大誤差為-1.002%。
通過公式形式及誤差分析可以看出,在無量綱水深x的定義域內(nèi)(0<x<+∞),在保證精度為1‰的條件下,公式比較簡捷且適用范圍廣的計算公式是劉善綜公式(18)和本文公式(20);在保證精度為1%的條件下,公式比較簡捷且適用范圍廣的計算公式是王正中公式(17)和本文公式(19)。公式(17)、(19)、(18)、(20)都是根據(jù)迭代理論推導(dǎo)出來的,具有很強(qiáng)大理論性,這4套公式是值得推薦的公式,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diǎn),即同時具有理論性強(qiáng),公式簡捷,計算精度高,適用范圍廣4方面于一體的優(yōu)勢,是計算梯形明渠臨界水深在不同精度要求下的最佳公式。當(dāng)然,廖云鳳公式(21)在工程常用范圍內(nèi)(0<x≤10)且計算精度保證在1%的條件下也具有公式簡捷、精度較高的特點(diǎn),可供工程設(shè)計部門參考應(yīng)用。
[1] 劉善綜.梯形渠道臨界水深的計算及討論[J].水利學(xué)報,1995,(6):83-85.
[2] 王正中,袁 駟,武成烈.再論梯形明渠臨界水深計算法[J].水利學(xué)報,1999,(4):14-16.
[3] 趙延風(fēng),王正中,張寬地.梯形明渠臨界水深的直接計算方法[J].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工學(xué)版),2007,37(6):99-105.
[4] 廖云鳳.梯形斷面渠道臨界水深顯式計算[J].陜西水力發(fā)電,2001,17(4):22-23.
[5] PRABHATA K S,WU S,KATOPODISC.Formula for Caculating Critical Depth of Trapezioidal Open Channel[J].J Hydr.Engrg,1999,125(7):785-786.
[6] SWAMEEP K,RATHIEP N.Exact Equations for Critical Depth in a Trapezoidal Canal[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2005,5,474-476.
[7] 郝樹棠.梯形渠道臨界水深的計算及探討[J].水利學(xué)報,1994,(8):48-52.
[8] 王正中.梯形明渠臨界水深計算公式探討[J].長江科學(xué)院院報,1995,12(2):78-80.
[9] WANG Zheng-zhong.Formula for Caculating Critical Depth of Trapezioidal open Channel[J].J Hydr.Engrg,1998,124(1):90-92.
[10]清華大學(xué).水力學(xué)(修訂本)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Discuss on Accurat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Critical Depth of Open Trapezoidal Channel
ZHAO Yan-feng1,ZHU Han-ying2,SONG Song-bai1,MENG Qin-qian1
(1.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2.Xi'an Affairs Bureau,Management Center of Weihe River and Chanhe River,Xi'an 710015,China)
The solution process of critical depth on trapezoidal channel is to solute a single variable.There is no
analytic solution in theory.With a reasonable initial interaction,by introducing a dimensionless parameter——unit surface width and doing on identical deformation of a critical depth formula on trapezoidal channel,the critical depth formula on the trapezoidal channel can be obtained.There are four sets of direct critical depth formulas on trapezoidal cross-section,in which two sets of formulas confirmed previous results and provide a simple,full theory basis for the previous formula derived.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sets of direct formulas possess stronger theoretic and simple forms,may be applied to a wide range with high accurac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curacy of 1%and 1‰to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errors of every formula are analyzed.
trapezoidal channel;critical depth;accurate calculation;unit surface width
TV131.4
A
1001-5485(2009)04-0018-04
2008-06-04;
2008-08-04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50579065);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優(yōu)秀科技人才基金(04ZR014)
趙延風(fēng)(1963-),男,陜西西安人,高級實(shí)驗(yàn)師,主要從事水資源、水力學(xué)研究,(電話)13572071808(電子信箱)zhyf2009@yahoo.cn。
(編輯:易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