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霖峰
蘇軾開創(chuàng)了詞之豪放一派,并把豪放詞的創(chuàng)作推向了一個頂峰,后人幾乎無人能與之媲美,但毛澤東詩詞的出現(xiàn),便使其豪放之氣黯然失色。如果說蘇軾之詞體現(xiàn)了本人的英雄氣概,那么毛澤東之詞展示的是一代偉人的抱負,反映出他獨步天下的人格特征,是蘇詞遠莫能及的。正如臧克家所稱道:“他的作品,給傳統(tǒng)的詩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境界,從中看出他堅強的革命意志,博大淵深的胸懷,厚實的文學修養(yǎng),高強的表現(xiàn)藝術(shù),我們應(yīng)該認真地學習他詩詞中的那種民族氣魄、民族風格與創(chuàng)新精神?!?/p>
毛澤東早年的詩詞中就流露出旋轉(zhuǎn)乾坤,主宰世界的霸氣,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感。“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出聲”。此時的毛澤東雖年輕,然其間之豪壯霸氣,豈是俗人可比?
有遠大的抱負,沒有施展抱負的舞臺,最令有志之士郁悶。然而,毛澤東即使在郁悶之中,其偉人沖天豪氣也在。在《沁園春·長沙》中流露出急欲找到施展抱負的舞臺的迫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詩人獨立寒秋,眼見自然萬物角逐,“看萬山江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鷹去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痹娙税崔嗖蛔∫徽贡ж摰募鼻星閼?為自己的英雄無用武之地深深失落,回想起了少年時的“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情壯志。而一旦權(quán)力在握,毛澤東胸中郁悶一掃而空,“天高云淡”了。盡管寫《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時,紅軍的處境還不是特別有利,但他對未來的雄圖大略已胸有成竹:“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偉人之所以這樣豪放,因為偉人志存高遠。毛澤東的志存高遠,不但常人,就是那些歷史上功成名就的帝王將相也難望其項背。1936年2月,毛澤東這時在黨內(nèi)的領(lǐng)導地位已經(jīng)鞏固,紅軍在陜北也站穩(wěn)了腳根,他有了施展抱負的廣闊舞臺,領(lǐng)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陜西清澗袁家溝,毛澤東正準備親率紅一方面軍渡黃河東征,開赴河北抗日前線。一場大雪鋪天蓋地而來,雪后毛澤東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寫下了名篇《沁園春·雪》,為人們展示了他的萬丈豪情:“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睆拇?那廣袤的北國冰雪世界,就是他導演威武雄壯的歷史巨著的舞臺,中國歷史的新篇章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1945年,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間,被重慶的兩家報紙發(fā)表,一時轟動山城。由于高瞻遠矚,胸襟博大,氣魄雄渾,藝術(shù)精湛,不僅令全國人民振奮,而且蔣介石見此詞后也大驚失色,似乎看到了自己王朝的末日。
《沁園春·雪》的上半闕寫北方雪景,結(jié)合長城、黃河、秦晉高原來寫。景象雄偉,在雄偉中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下半闕以“江山如此多嬌”的警句,既總括了前邊雪景的美的境界,又引出了詩人要突出歌頌的主宰這美麗江山的“風流人物”。柳亞子高度評價這首詞:“毛潤之沁園春一闕,余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于其后,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泵珴蓶|在那空無一人的巨大歷史舞臺上,也有些寂寞了,當今域中,沒有他看得上眼的對手,只好把目光投向歷史,而歷史上的那些風流人物怎樣都不可能和自己比肩,剩下的就只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了。
從這些豪壯之詞中,我們能窺見毛澤東的志向是什么?他要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他要橫空出世,掃蕩傳統(tǒng)思想觀念,傳統(tǒng)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改變?nèi)藗儌鹘y(tǒng)的生活內(nèi)容和生活方式。總之,他要乾坤旋轉(zhuǎn),天翻地覆。因此,他的詩詞中會出現(xiàn)離經(jīng)叛道的詩句:“有天有地吾為主,無法無天是為民”“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他不但要解放全中國,而且要解放全人類,“人類今聞上太空,但悲不見五洲同”。
這些豪放詩詞中我們可窺見作者的雄才大略。作為革命領(lǐng)袖,毛澤東一刻也沒有忘記奪取全國政權(quán)這個總目標。根據(jù)不同的形勢發(fā)展階段確定斗爭策略,并讓所有的策略和作為指向總目標。在這些豪放詩詞中,我們也窺了毛澤東的人格基調(diào):超人的膽識和氣魄,強大的精神力量,鋼鐵般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毅力,無與倫比的自信。
總之,毛澤東詩詞在風格上以宏大的歷史敘事方式,展現(xiàn)大境界,大氣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南國秋景;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詩人常作巨人之想,“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詩篇常常涌動黃鐘大呂的雷霆激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巨人的詩,當然是巨人的境界。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此般豪壯之情,豈是凡夫俗子可以抒發(fā)出來的?○
責任編輯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