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杰
語文教學必須從識字入手,只有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傳統(tǒng)教學中單調地讀、重復地寫、機械地識記,讓學生不堪重負,對識字完全沒有了興趣。那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筆者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已尋求到了識字教學的幾種有效途徑。
一、營造輕松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主動識字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學生在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yǎng)識字能力的捷徑。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
在教學中,我常常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使他們產生讀書的欲望,在朗讀中掌握生字讀音、認識字形。接著,再營造一個良好的識字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如,我常常問學生:“仔細看看這些生字,動腦筋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呢?比比看誰最聰明,想得方法最好。誰來教教大家?”這樣一問,學生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換一換、減一減、加一加、編兒歌、猜字迷、編故事等等。剛開始學習生字時,學生不會想出這么多方法來識記,這時,需要教師給學生做示范,比如:“木加一撇就是禾苗的禾。”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自己的方法,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掌握這些識字的方法,就能輕松愉快地識字了。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用激勵語言,如:“你真會動腦筋”、“你的辦法真好”。二是用體態(tài)語和小獎品,如:一個贊許的目光、手勢,一顆小星星,一朵小花等等。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聰明的,在我的贊揚和鼓勵下,他們都主動地參與到識字學習中來。
二、引導主動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學習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彪S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逐步簡化了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并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如: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時,有三個三點水旁的字:江、流、游,我讓學生找出三點水旁的字,把這三個字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引導他們說出為什么都是三點水旁,再讓學生用組詞、說句子的方法來區(qū)分生字,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音形義,也讓學生進行了說話練習。
在識字第4課《操場上》中有很多形聲字:球、拍、跑、響等,告訴學生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能記住這些字。另外,還有會意法、比較法等方法,結合課文,自然地滲透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能逐漸增強。
三、激發(fā)學生情緒,輕松愉快地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教學時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所以,每種方式練習前都要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并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chuàng)設情境,以促使學生靈活思維,有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下面就介紹幾種趣味識字游戲。
1.開火車
這個游戲雖然聽起來比較老套,卻是學生是非常喜歡的。老師先說:“小火車呀就要開”。學生對答:“小火車呀從哪開”。這時,開始游戲。一列小火車讀字、一列組詞、一列說一句話,一點點加深難度,學生非常感興趣。還可以變換形式,單列開或者雙列火車一齊開。這樣,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地鞏固了生字。
2.你說我猜
老師拿著卡片,找一名學生來表演,大家來猜;還可以讓一名學生看卡片表演,一名學生猜,猜完后學生齊讀卡片上的生字,當然還可以猜詞語;也可以是老師來表演,學生來猜,通過變換不同的形式,使課堂氣氛非?;钴S。這樣,學生在游戲中,不僅鞏固了字的音、形,還理解了字的含義。
3.找朋友
教學《操場上》一課時,學了生字后,請學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好朋友,就可以這樣操作:一名學生拿一張卡片“打”,說:“找呀找,找呀找,誰是我的好朋友?”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學就都可以說:“我是你的好朋友?!贝蠹艺f:“對對對,‘拔和‘拍是‘打的好朋友?!弊詈蟠蠹乙黄鹱x讀三位同學手中的字,說說這三個字的偏旁。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區(qū)分同一偏旁的字。
4.放鞭炮
在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放鞭炮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如:“我們來玩放鞭炮的游戲,如果你讀對了生字,就點燃了鞭炮,大家一起讀,如果讀錯了,大家就模擬啞炮的聲音:‘嗤——?!睘榱斯?jié)省游戲的時間,老師可以請一組學生來放鞭炮,也可以在小組里,組長組織組員來玩這個游戲。
以上幾種游戲,學生非常喜歡,不僅操作方便,而且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情緒,使他們輕松愉快地突破字形難點。
四、利用傳播媒體,讓學生在生活中樂于識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識字機會,電視、廣告、報刊和雜志上都有許多的字。我們可以利用傳播語言的各種媒體,通過布置、檢查、展示、評比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在生活中樂于識字。如:我讓學生把自己在課外書上、電視上、商標上、店面里等認識的字寫在卡片上,第二天上學由老師檢查,讀對一個字獎一顆星。老師在卡片的右下角寫上制作人的姓名,貼在展示臺上,供其他學生學習,互助互學一段時間后放入該生的“生字袋”,作為定期識字。最后,評出識字大王。用這種建立生字袋的方法來識字,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識字量也擴大了。
五、巧妙安排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識字
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使“苦學”變成“樂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地“新發(fā)現(xiàn)”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室這塊陣地,給學生提供識字機會。如我們一年級的黑板報都是班主任自己出的,可以經常抄一些古詩、兒歌、短文、好詞、好句,讓學生在課間或是早自習時進行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另外,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和興趣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每次活動要有一個主題,也可以結合語文園地的內容來選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搜集資料,并交流收獲。如:結合《語文園地一》的認一認,開展認姓名、交朋友的活動。學生都相處了一段時間,彼此都比較熟悉了,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讓孩子來介紹自己的新朋友,找出黑板上的名字認一認,這樣,不僅認識了姓名,而且還學會了很多生字。又如:舉辦娃娃超市,讓學生收集一些超市商品的商標,或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動手制作商標,然后讓學生在娃娃超市中買東西,讓學生在買東西的活動中,輕松愉快地學習生字。
總之,識字途徑是多種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用靈活多樣、趣味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識字教學,那么學生對識字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