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春光
1934年出生于湖南省東安縣的著名民間民俗風情畫家卿聲浩先生,退休后壯心不已,68歲拿起畫筆,74歲晉京在百年文化名店榮寶齋舉辦個人畫展,76歲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十強書畫家”,這在國內(nèi)實屬罕見!他師法傳統(tǒng),承宗造化,中得心源。其作品取材于民間民俗風情和歷史題材,筆工精細,細而不媚,層次豐富,獨特新穎,古樸典雅,自成面貌,雅俗共賞,且具有時代感和濃厚的地方特色,洋溢著鮮明的民族氣息,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覺和美的享受。
“人生須勤勞,得桃先種桃;天賜搖錢樹,還要自己搖?!笔窍壬淖毅懀且龑麏^進的燈塔,是他歷經(jīng)磨難與不懈追求的真實寫照。他少年家貧,為了讀書吃過很多苦頭。最后,還是大姐、哥嫂幫助他完成了學業(yè)。參加工作后,他勤奮創(chuàng)作戲劇達40個春秋,其創(chuàng)作戲劇《諸葛亮選親》、《山妹子》和與別人合寫的《蓮花》等,在當時連續(xù)引起很大轟動!1996年他從衡陽市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和副研究館員的位子上退下來,為了打發(fā)無聊的日子,他打麻將、炒股和淘寶。時間一長他厭倦了,在大兒子的提議下,他奮然拿起畫筆自學國畫,并得到全家人的一致支持。為了畫好畫,他學習《芥子園畫譜》,師法古人,認真研究繪畫大師徐悲鴻、齊白石、段干湖等人的畫技,頓悟他們的不傳之妙,深得國畫精髓;后來又得到嚴學章、李浪木、吳向明、于國光等朋友的幫助。師古不泥古,變古法為已之新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還師法自然,并從中吸取營養(yǎng),找到適合自己創(chuàng)作的語言符號。經(jīng)過兩年的刻苦學習,他以江南水鄉(xiāng)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四條屏《春夏秋冬圈》得到了朋友們的認可,隨后又以民間民俗風情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百樹奇趣圖》一百幅冊頁。無意中他在地攤上淘到一套《御制圓明園圖詠》的古跡,喜出望外,便以歷史題材北京圓明園偉大的古建筑為繪畫對象,并歷時近兩年創(chuàng)作完成《圓明園瑞雪圖》30米長卷,其精神可嘉,也反映了高超的技法和駕馭丹青的筆墨能力,真正還原了歷史,再現(xiàn)了雄偉建筑面貌,令人嘆為觀止!
2007年7月19日上午,在北京文化名街琉璃廠西街百年老店榮寶齋精品畫廊,他和原衡山縣縣長、著名書法家賓新華先生聯(lián)合舉辦書畫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林岫先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八一書畫院院長及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院名譽院長袁偉先生,國務院督辦專員劉國能先生,解放軍總參某部部長和將軍書法家戴清民先生,毛澤東主席親家孔從洲將軍的女兒孔靜淑女士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首都數(shù)百名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參觀了書畫展。會上,他還敬贈孔靜淑女士一幅雪景圖,并得到孔靜淑回贈的《也無風雨也無情》——一部記述孔叢洲將軍的回憶錄和溫家寶總理賀孔從洲將軍百年誕辰的書法復制片。美侖美奐的精品力作,受到專家學者和同仁的一致贊譽與肯定,展覽取得很大成功。不久,他又應琉璃廠汲古閣畫廊的邀請,參加以圓明園為主題的十二生肖的書畫展。氣勢恢宏的圓明園雪景,再次展現(xiàn)京華!他的成功,《中國書畫家報》、《中國書畫研究》、《中外教育導刊》、《衡陽日報》、《衡陽晚報》、《衡陽電視臺》、《衡陽有線電視》等先后作了報道,其作品也在參加各類書畫大賽中獲獎。尤其是參加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2008亞太書畫藝術精品展中,榮膺創(chuàng)作金獎;他還在慶祝建國60周年全國老年書畫大展中,獲得優(yōu)秀獎;2009年被中央中國畫研究院推薦為“中國十強書畫家”。此外,他還是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會員、中國文人畫院理事和畫師、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等,其藝術成就入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大辭典。
縱觀卿聲浩先生的繪畫作品,他取材于民間民俗風情與歷史題材,用筆精致,用墨細膩,構圖巧妙,層次豐富,色彩明快,有強烈的立體感和透視性,傳統(tǒng)技法和獨創(chuàng)新法完美地融于繪畫之中。作品大氣脫俗,讓人耳目一新,且自成面貌。他畫出了“從未有人看過的風景”和“從未有人畫過的畫”,秉承“追美、求奇、樂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去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他在創(chuàng)作四條屏《春夏秋冬圖》中,采用勾皴、擦、染、點或破墨法、積墨法等傳統(tǒng)手法之同時,又自創(chuàng)新法,來描繪江南水鄉(xiāng)四季如畫的美景。春之屏《花樹映紅水巷》,圖繪江南水鄉(xiāng)春之韻。水域遼闊,小舟蕩漾,村舍棋布,岸邊鮮花盛開,遠處山巒逶迤,一派寧靜閑適的境界,且充滿了田園詩情畫意,簡直就是一個遠離塵世的“世外桃園”!夏之屏《綠柳漫舞水鄉(xiāng)》,也是人間仙境!水面廣闊,漁歌互答,垂柳倒映,房舍整齊劃一,遠處山巒連綿起伏,充滿了詩情畫趣;秋之屏《霜葉燒熱古鎮(zhèn)》,更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圖。水域開闊而湛藍,霜葉像燃燒的火焰,又似香山的紅葉點綴著整個古鎮(zhèn),村舍樓宇像孩子捉迷藏似的,躲藏其中,遠處的楓葉連綿不絕,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遙遠處仍然是山峰凸兀,讓人無限遐思;冬之屏《銀裝素裹江南》,也是一片圣潔、美麗的圖畫。在澄碧的水域上涂上了銀粉,閃著冰光。村舍上、高高低低的樹叢,石級上均施以粉,景物靜寂,頗富有田園詩情畫意,令人想到畫外“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白雪皚皚的圣潔世界!四條屏筆工精細,構圖獨特,線條明快,動靜比照,靜中見動,寂中顯鬧,技法嫻熟,圖畫氣勢磅礴,景色寫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組形神兼善的田園牧歌,也是一組無言的詩。先生的《百樹奇趣圖》冊頁,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他畫的一百棵樹,千奇百怪,各具神態(tài),栩栩如生。或人形,或獸狀,不一而足。他以樹喻人,寓理于樹,將深刻的哲理融于繪圖中,給人以美感和啟迪。他深諳書畫同源之理,以書入畫。他以篆書法畫樹干,以草書法繪樹枝,以八分法作樹葉,并施以自創(chuàng)的“擬人畫”法,把百樹圖刻畫得妙于自然,是一部無言之樂章,也是一出戲劇小品。他畫的《好戲連臺不幺臺》,造型獨特,將戲劇故事融入畫中?!吨腥A有神功》令人拍案叫絕!構圖新穎,且貼近時代,一掃“東亞病夫”的歷史影子,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祖國已進入到世界經(jīng)濟大國、體育強國中去!作品《萬民傘》,構圖簡單,但寓意深遠。三棵高低不同的龍爪槐樹,煥發(fā)著勃勃生機,且樹冠似傘狀,它象征著晴能為民遮陽、陰則為民擋風的各級政府廉政官員;《雖是老來俏卻也老來樂》,它不僅是枯木逢春綻開綠樹的寫照,而且也是作者及其夕陽老人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縮影;《同根同祖同未來》造型獨特,若人形,若樹狀,宛龍態(tài),盤綜錯節(jié),渾然天成,象征天下龍的傳人共創(chuàng)未來;《紅楓呼遠帆》構圖簡練,屹立岸邊,似乎是帆船航行的燈塔,又若是一位將軍,運籌帷幄,也寓意中國這只已睡醒的雄獅,在世界經(jīng)濟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所向披靡;《瀑聲》也別有一番情調(diào),古樹返老還童,游人駐足聽濤,置身于寂靜的大自然中,大有“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愜意與美妙;《投進媽媽的懷抱》,由似人形的母子倆相摟而成圖。這在以樹木作為繪畫題材的作品中,是罕見的。以人為畫,寓理于樹,語意雙關,幽默風趣,頌揚母愛的偉大,也暗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艱辛,具有極深刻的哲
理:《喬老爺灌老爺高矮搭配蠻和諧》圖,也詼諧有味,把高低不同的喬木、灌木擬人化,如同各族人民緊密團結(jié)一起,共同奏響時代的和諧贊歌,貼進時代,踐行了“雙百”方針,從而窺見作者的愛國情懷;《三鶴長鳴九重宵》、《雙鳳朝陽》、《鹿隱山林》、《樹古葉如花》、《峻峰》、《枯木逢春》、《樹舞溪吟》等等,均為上乘之作,無須逐一解讀??傊栋贅淦嫒D》作品,構思奇特,或人,或獸,或物作原形,造型新穎,筆工精致,著色潤秀,作法靈動,意韻盎然,在給人大飽眼福的同時,又令人忍俊不禁!作品集擬人、夸張、哲理、幽默、怪異于一體,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和社會洞察力及厚重的筆墨功底,是很難創(chuàng)作出百樹圖“繪畫小品”系列的,日月可鑒畫家那顆愛國之心。也體現(xiàn)了他的“追美、求奇、樂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不僅如此,作者的花鳥作品也形神兼善,《春濃福綠長》圖巧于自然,一派春意濃濃的景象。畫工的精湛、層次的分明、手法的多樣、著色的適度、物象的立體感及招蜂惹蝶的憨態(tài),均躍然紙上與別家畫牡丹技法不同,民俗味極濃,讓人稱奇道怪。先生可與北宋大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相媲美的30米長卷《圓明園瑞雪圖》更是巧奪天工!他為了創(chuàng)作巨作,歷時近兩年,查閱數(shù)十家書店和圖書館,與圓明園有關資料,選擇了最佳的裝飾方法和形式,民間風情體現(xiàn)在長卷中。他采取現(xiàn)實主義寫實手法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方法,真實地再現(xiàn)了偉大的歷史建筑。他在采用魯公撇筆法、折釵股法、屋漏痕法,繪畫自然,人文景觀的同時又獨創(chuàng)“冰花樹技法”和“青花托白法”來繪畫雪景,一改傳統(tǒng)留白雪的技法。在湛藍色的背景下,以兩三處紅梅、紅衣裳、紅磚或綠草作點睛之筆,生動傳神地刻畫出宏大的場景,讓人如臨千里冰封的圣潔世界!《圓明園瑞雪圖》畫卷中,水面寬廣,宮殿、房舍、亭閣、樹木均施以粉,橋梁、石級、曲幽小徑也被白粉覆蓋,遠處一望無際的山峰也白雪皚皚,并采多種技法畫不同的冰花樹去裝飾、烘托,讓畫內(nèi)有畫,美中加美,讓人遐思無限!整個場景氣勢雄偉,構圖嚴謹,描繪精細,立體感強烈,且尊重歷史,彰顯磅礴之氣。題款和印章使用規(guī)范,具象和描象完美組合,有很強三維效果,凸顯了歷史古建筑的博大之美、圣潔之姿,非鬼斧神工所不能造,非克隆自然萬象高手所不能為,也可堪稱當代《清明上河圖》之后又一長卷。
丹青八載,民俗入畫。卿聲浩先生的成功,是晚學早熟的范例。他由一個有名的戲劇家,經(jīng)過八年艱苦努力,轉(zhuǎn)變成為著名的民間民俗風情畫家,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這除了歸功于他親人的支持外,還要歸功于他數(shù)十年來的知識積累,歸功于他那顆不為名利所動的平常之心,歸功于他那種甘愿為藝術薪火傳承的奉獻精神。他學畫作畫,就是為了傳于后人,承宗相傳,為東方藝術位居世界文化之林而獻出自己那份微薄之力?!拔娜缙淙恕薄K星宕嫾以瓭白鲿鳟?,無論老手后學,先以氣勝得之者,精神燦爛,出之紙上。意懶則淺薄無神,不能書畫”之理。作品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色彩,也是其品格的反映和體現(xiàn)。他為人誠實,辦事認真,心胸開闊,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有人說他是“老頑童”。加之天資聰慧,吃苦耐勞,故能將民俗風情描繪得超凡脫俗,爽心悅目。他的繪畫作品除了技法上的嫻熟和多樣化外,就是構圖獨特,每畫必有一棵大樹、古樹、奇樹,因為他愛樹。他愛他有樹的畫,猶如王羲之之愛鵝、周敦頤之愛蓮、陶淵明之愛菊那樣,對第一件作品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因而具有區(qū)別于他人的個性和標致。他邊畫邊欣賞,畫完了,還要坐下來欣賞半天,樂在其中,這種樂是不能用錢買到的。他愛衡山的險峻、湘水的秀麗,愛他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他多年到農(nóng)村深入生活,了解農(nóng)村,故能將田園入畫,有強烈的時代感,有突出的地方特色,有濃烈的民族氣息,因而反映了新時代、新農(nóng)村、新生活、新農(nóng)民的豐采,他的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都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譬如他的代表作之一《圓明園瑞雪圖》30米長卷,無論是構圖、筆法,還是歷史價值、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都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是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及高超技法繪成的結(jié)晶;他的作品脫俗、新奇、寓意深遠,且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時代氣息、民族風味,讓人睹罷心靈震撼!反映了他很高的畫技和藝術水平。他的作品中沒有唐宋時期文人畫家描寫帝都與風情無病呻吟的畫風,也看不到蕭條的山、彎腰駝背的人,走在搖搖欲墜的獨木橋上。他用所特有的造型。語言,把自然風情、人文景觀及歷史題材,升華到崇高的境界,融深奧的哲理與道德觀念于作品之中,成為今天新的田園風光的傳神寫照。在具有數(shù)千年傳統(tǒng)民俗風情畫史基礎上,將這一富有民族傳統(tǒng)的特殊畫種,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民俗風情畫作,大大地震動了當代民俗風情畫壇!
總之,卿聲浩先生的繪畫技巧、畫理及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及個人色彩。他的畫技師古創(chuàng)新,尤其是獨創(chuàng)的“擬人畫法”、“青花托白法”、“冰花樹技法”,為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又增加了新的畫技,將來也許會載入民族文化的史冊!他的畫理獨特,“追美、求奇、樂人”。美是畫家所追求的,奇是美的高標準,美與奇為人之樂。創(chuàng)作大美、新穎及為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人民畫家。他的作品不落俗套,有新意、有氣魄、有魅力,讓人怦然心動!在當下物欲橫流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能安下心來做學問,多創(chuàng)作精品力作,是難能可貴的。為了民族藝術世代傳承,為了東方藝術永遠位居國際社會一展豐采,也為了得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成就感,他以夏日的激情,飽蘸著夕陽的光彩,以南岳衡山巋然不動的毅力,爭分奪秒的筆耕墨耘,創(chuàng)作出更多妙品佳作,以獻給共和國六十華誕!相信他在民族風情畫苑里,辛苦栽培的民間奇葩,不畏嚴寒與酷夏,與百花爭妍,永遠含苞綻放在盛世中國的文化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