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群 陳文鐵
【摘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尼·莫里森繼承了古希臘“田園式”文學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又一力作《仁慈》。本文通過對《仁慈》中蘭姆酒商人雅閣一家成員人物關系及其生存狀態(tài)的描述,揭示了美國這座伊甸園似的國度血淚發(fā)展史,從而突出文章主題。
【關鍵詞】田園式文學;托尼·莫里森;《仁慈》
古希臘作家首創(chuàng)了“田園式”(pastoral)的文學形式,描寫人們遠離塵囂,過著樸實、悠閑、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美國文學恰恰繼承了傳統(tǒng),在作家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被歐洲殖民者垂涎的伊甸園式的樂土:秀麗的景色,大片未開墾的原始土地,豐富的物產(chǎn)。如美國早期作家?guī)彀毓P下的阿第倫達克山脈、霍桑筆下兇險的麻省森林、海明威的“大雙心河”(Big Two-hearted River)、契弗(Cheever)的綠蔭山上的安樂所、喬治·桑德斯(Geroge Sauders) 尖銳筆下的“帕斯特勞利亞”(Pastoralia),甚至還有威廉·巴羅斯的《裸體午餐》(Naked Lunch)。要是夸張些,幾乎在每一部美國小說中都能找到“田園式”的影子。
托尼·莫里森(1931—),這位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像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蘿西·萊辛(1919—)一樣,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1,繼承了美國文學田園派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 “揭示美國社會實質(zhì)”2的小說——《仁慈》(A Mercy)3。
《仁慈》講的是發(fā)生在17世紀的美國故事。那時的美國是一個美麗、沒有開發(fā)的“伊甸園式的天堂”。故事的第一個主人公加雅各,是個商人,他靠做朗姆酒的生意發(fā)了家。他的祖籍是個英國,但是他是荷蘭人。他記得被父母拋棄后,他只有流落到街頭,靠偷食物和行乞生活。其次是他的妻子麗貝卡。16歲時被她的父親送到美國,她父親的意思是讓她們家少一張吃飯的嘴。她的父親也同意接受雅各為他的女兒提供“幾件衣物、一些盤纏還有一些物品” 來換“健康、貞潔的妻子?!边€有一個叫佛羅倫斯的黑人女孩,她的母親把她送給了雅各抵債。當然,主要是這個黑人的母親看到了雅各的善良一面,希望她的女兒從此過上好日子,也許成為一個自由人,擺脫當奴隸的命運??墒沁@被母親視為“仁慈”的善行卻讓佛羅倫斯感到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這在她的心中留下陰影,以至于她一直渴望被愛和認可。一段時間,她在雅各的農(nóng)場產(chǎn)生了一種歸屬感——一種家的幻覺。由于雅各經(jīng)常外出做買賣不在家,農(nóng)場的活就交給了麗貝卡、佛羅倫斯及印第安女奴麗娜來打理。他們?yōu)榱松?與大自然抗爭,相互依賴。
佛羅倫斯瘋狂的迷上了一個給雅各布造大門的鐵匠,一個自由的黑人。她無法制止自己的欲望。她對鐵匠說,“你背上淌的汗閃閃發(fā)亮,我真想舔一舔。有這種想法讓我感到很吃驚。我跑到牛棚里想阻止這種欲望,可就是不行。”麗娜警告她,不要全身心投入進去,“你只是他那棵樹上的一片葉子?!钡鹆_倫斯認為她就是他的那棵樹。最后,這個鐵匠還是拒絕了她,不是因為她是雅各的奴隸,而是因為她是她自己欲望的“奴隸”?!拔覍儆谀阋粋€人 ”,她說?!澳阒粚儆谀阕约?女人”他回答?!澳憔拖褚黄囊?沒有約束,沒有頭腦”。鐵匠不辭而別,丟下了佛羅倫斯,讓她再次體驗到了被她母親遺棄的失落感。她只能用一根釘子把自己的故事刻在主人未完工的房屋墻上,作為被母親和黑人鐵匠拋棄的安慰。
雅各最后死于天花,他的妻子也病入膏肓,其他的人都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因為沒人能護著他們,“他們成了別人可以隨意獵捕的動物:女人,沒有合法地位,要是女主人再死掉,她們就會被賣掉,當女傭,或被侮辱,或被放逐?!彼齻兾ㄒ坏南M褪亲尫鹆_倫斯找回曾治好了“索若”4的重病的鐵匠,也同樣治好女主人病。
莫里森以前的兩部的作品《所羅門之歌》和《寵兒》也表現(xiàn)了她對對鄉(xiāng)村深厚的感情,讀者甚至可以嗅到那里泥土的氣息。就連描寫城市的小說《爵士樂》中最令人難忘的地方,也是被主人公們拋棄南方的鄉(xiāng)村。莫里森就像菲爾丁(Henry Fielding),筆下鄉(xiāng)村永遠是淳樸,善良,純真。當然,莫里森來自非洲,她的作品是后殖民時期的田園派,菲爾丁的作品是18世紀的新古典派。
莫里森把雅各他們住的鎮(zhèn)子取名為“彌爾頓”5。雅各準備建造一幢裝飾華美面積超大的新房子。他定做了一個豪華的鑄鐵大門,兩扇門上飾有兩條相同的古銅蛇。當大門合上時,兩只蛇頭連在一起形成一朵花。雅各認為自己在建造一座人間“樂園”。但是麗娜卻認為她走進了一個詛咒的世界里。
在美國的這座伊甸園里,人們犯了兩條罪(象征原罪):滅絕美洲土著人和從非洲販進奴隸。莫里森讓讀者看到伊甸園里真正的“蛇”:麗娜稱之為“歐洲”的人。這些人發(fā)白的皮膚使他們第一眼看上去好像病了或是死了。他們帶給這些異教徒的禮物是天花和不慎虔誠、苛刻的基督教。盡管雅各有三個女奴(一個土著人、一個非洲人、一個混血兒)幫他經(jīng)營農(nóng)場,他拒絕參與奴隸交易。但是他的錢并不比他親自揮鞭子賺來的干凈多少,他的錢也是從那些在加勒比的甘蔗園里干活的奴隸那里賺來的。用這筆錢建的荒謬的大房子也沒什么好下場,犧牲掉五十棵樹(麗娜說,“未經(jīng)那些樹的許可就給砍伐了),他的女兒在建房子時的意外中喪生,他臨死也沒把房子建好。
雖然麗貝卡與其是被她父親拋棄,還不如說是從地獄般的社會逃出來的。她清晰地記得在倫敦公開執(zhí)行的絞首、 剖腹、分尸酷刑?!耙欢堰€在動的內(nèi)臟被放到重刑犯的眼前,然后被倒進桶里拋到泰晤士河里。失去軀干的手指在顫抖,犯了故意傷害罪的女人的頭發(fā)冒著耀眼的火焰?!丙愗惪o論多么溫和,雅各多么仁慈,他們依然有著歐洲人的本性,會給這片樂園帶來災難。一個土著酋長給他們診斷說:“他們丟掉了大地的靈魂,堅持買賣大地的土地,和所有的孤兒一樣貪得無厭。他們命中注定要蠶食這個世界,吐出傷害人們的惡果?!鼻蹰L意在說,歐洲人的財產(chǎn)都是偷來的,他們到處行竊。
歐洲人不是這座花園里唯一的“蛇”。小說中的“蛇”還暗指那些縱容奴隸貿(mào)易中的非洲人。一個被販賣送到巴巴多斯的女奴說到了問題的核心:“男人們靠牛、女人、水、莊稼養(yǎng)大自己,等他們長大了,就會燒掉家里的房子,把殺不了的東西和不能買賣的東西積攢著?!?
《仁慈》中雖沒有《寵兒》里可怕的激情,也沒有《戀愛》中飽滿的創(chuàng)造力,但卻深刻的挖掘了美國的歷史。那段歷史中,美國剛剛通過將白人黑人隔離的法律,北方一些人遭到迫害,被誣陷施巫術(故事當中,有個小女孩看到了佛羅倫斯尖聲大叫,躲到了捉巫人的背后藏起來)。也許后殖民主義者和女權主義者來,甚至格林斯和馬克思主義者也許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仁愛》,但事實上,莫里森這部作品含意更廣。
除了卑鄙的葡萄牙奴隸販子外,小說中沒有十足邪惡的人。即使這個奴隸販子也不算十惡不赦。但其他人物多少受到邪惡的誘惑。當麗娜為那些砍掉的樹難過時,卻淹死了一個新生兒。她扼殺嬰兒,完全不同于《寵兒》中母親為了不讓女兒重蹈覆轍而殺死她,她這樣做僅僅因為她認為,這個孩子的母親(索若)給農(nóng)場帶來了厄運。小說中每個人物都走向了滅亡,也有人由于有愛或是“仁慈”之心幸免,也就是那些有能力傷害別人卻沒有傷害他人的人。
小說中描繪的風景既讓讀者感到田園的美麗,也讓人體會到了恐怖:“雪花像白糖一樣撒在睫毛上,但是,屋檐上倒掛的冰溜子仿佛是尖刀;公鹿是吉祥如意的影子,但在夜晚,麋鹿閃閃發(fā)光的眼睛就像魔鬼?!睙o論大自然對文明的人類來說代表的是榮譽還是考驗,對于小說中人物來說,大自然并不意味著什么。大自然如同我們周圍的人一樣,你可以親近她,也可以遠離她。也許有人會問,莫里森這部以田園式的作品中,是不是因為仁慈才讓美國這片土地或成天堂或變地獄呢?答案就是:伊甸園的大門同事向天堂和地獄打開。
【參考文獻】
[1]指89歲高齡的萊辛最近創(chuàng)作的半自傳小說《阿爾弗萊德和艾米麗》(Alfred &Emily;)(Harper公司2008年8月出版)。
[2]諾貝爾頒獎委員會1993年給莫里森頒獎詞:“gives life to an essential aspect of American reality"。
[3]Alfred A. Knopf公司 2008年11月出版。
[4]英文名字 “sorrow”的音譯,表示苦難的意思。她差點溺水身亡,是雅各救了她并把她帶回家。但是麗貝卡認為這個呆頭呆腦的女孩留在農(nóng)場不能幫上任何忙;麗娜 認為她是災星,以至使讓麗貝卡的孩子夭折。
[5]這個名字具有象征意義,它讓讀者想到《失樂園》的作者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