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薇
[摘要]學習者自主是指學習者自己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是自我確定學習目標、自我選擇學習材料、自我評估學習進程和學習結果的一種學習態(tài)度和模式?!皩W習者自主”這一概念最早由Henric Holec在80年代引入外語界。國內(nèi)學者對“學習者自主性”的討論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可分為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學習者自主學習,易于掌握所學知識,利于拓展知識面,能有效地激勵學習者創(chuàng)新。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教育過程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zhì)量的評價。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習者的需求、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對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和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者自主 形成性口語評價 口語學習
一、學習者自主的概念
學習者自主是指學習者自己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是自我確定學習目標、自我選擇學習材料、自我評估學習進程和學習結果的一種學習態(tài)度和模式。關于學習者自主的概念,文獻中有多種不同的描述?!皩W習者自主”這一概念最早由Henric Holec在80年代引入外語界。Holec在《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一書中給它下的定義是“一種學生者自我表現(xiàn)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包括“自己能夠確立學習目標、內(nèi)容、材料和方法,能夠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并對學習進行評估?!?/p>
Holec(1981)對自主學習能力作了具體的闡述。他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包括:(1)能確定學習目標,即根據(j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確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并在檢測和評估學習成功的基礎上調(diào)整或確定學習目標;(2)能確定學習內(nèi)容,即識別和收集能幫助自己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相關學習資料;(3)擁有一套用于指導自我學習的技能,掌握完成不同學習任務所需要的基本策略;(4)能控制學習時間、地點和進度,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5)能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
國內(nèi)學者對“學習者自主性”的討論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徐錦芬等,2004),所有學者都肯定了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性”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二、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
學習不論是認知的、情感的或是運動技能的,并非僅僅由自我過程來決定,它還受環(huán)境、集體、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可分為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影響自主學習的內(nèi)部因素。就學習者本身而言,原有的認知結構是影響其自主學習的內(nèi)因之一。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產(chǎn)生,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認知結構就是學生頭腦里的知識結構。
動機是自主學習中一個很有效能的因素,要有效進行長期的有意義學習,動機是絕對必要的。奧蘇伯爾指出:“一般稱之為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驅(qū)力決定成分,即認知內(nèi)驅(qū)力,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以及附屬內(nèi)驅(qū)力?!币粋€人動機水平的高低直接與學習自主呈正相關。成就動機越高,則學習自主性越強。
情緒狀態(tài)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焦慮會影響元認知過程,還會影響目標的設置。情緒狀態(tài)在學生求助他人幫助中起中介作用。
2.影響自主學習的外在因素。自主學習必然受到師生間的關系,集體的氛圍,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師生間的關系很融洽,那么學生就會由對教師的信賴轉(zhuǎn)化為對學習的自主。在教師民主的領導下,學生較喜歡學習,自主性強。教師的鼓勵和期望,使學生感受到,就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此外,物質(zhì)性因素,如參考資料、信息資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性較差的學生更注重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排除來自外界因素的干擾。
三、學習者自主的作用
1.自主學習,易于掌握所學知識。在求知的過程中,學習者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這樣,不僅學習興趣和熱情高漲,而且學習者的思維和智力被充分激活,學習活動成為學習者的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再加上一種社會職業(yè)的責任心,學習可事半功倍。
2.自主學習,利于拓展知識面。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nèi)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論(Howard Gardner,1983)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yōu)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同的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統(tǒng)一方式。如果在學習中讓其按照個性需要和發(fā)展去學習,那學習者就可利用更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更多學習資源,以多種形式,獲得更多更好的信息和知識。
3.自主學習,能有效地激勵學習者創(chuàng)新。在自主學習中,把發(fā)現(xiàn)學習放在首位,學習內(nèi)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者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學習者在學習時,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習者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逐步樹立,從而發(fā)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和對教師的超越,尋求更加合理、更加先進的知識和科學真理的愿望相應而生,更深、更廣、更新的知識層面將會被挖掘出來。
四、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及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這兩個概念是由斯克里文(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評價方法論》中首先提出來的。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教育過程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zhì)量的評價。
形成性評價不以區(qū)分評價對象的優(yōu)良程度為目的,不重視對被評對象進行分等鑒定,而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的評價,旨在確認學生的潛力,改進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口語教學是目前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將形成性評價引入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語教學和學習的效果。形成性口語評價的一般實施步驟如下:
1.口語學習目標的制定。教師通過需求問卷調(diào)查、課堂問答、觀察、測試、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已有的能力、欠缺的能力和學習的需求,幫助學生診斷自己口語能力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教師與學生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之前共同制定口語提高的具體目標。
2.形成性口語評價評分標準的制定。老師與學生共同制定形成性口語測的評分標準,并共同學習和熟悉評分標準,這樣老師才能準確地對學生的口語能力做出評估,學生也才能更好地根據(jù)評分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
3.形成性口語評價口語任務的制定。形成性口語評價中的任務首先要有清楚明確的目的和指示,這是學生能順利完成口語任務的前提??谡Z任務應具有功能性和交際性,并鼓勵學生之間的參與合作。
4.課堂活動展示。教師每周提前布置任務,給學生以充分的準備時間。每次上課選擇一組同學在課堂展示口語活動,教師根據(jù)完成任務的情況給予評價,并讓同學參與共同評分。
5.教師評價。在口語活動后,教師和全班同學對小組學生的口語進行評估。教師參照評分標準對學生的口語表現(xiàn)做出評價,指出學生的口語表現(xiàn)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教師的評價應將重點放在學生表現(xiàn)好的方面,并給學生指出需要如何改進,這樣學生會對以后的學習更有信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6.學生自評。學生參照評分標準進行自評,起到自我檢查和督促的作用。學生自評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進行。
7.學生互評。在小組內(nèi),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要按照評分標準對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在互評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相互學習長處。整個班級也可以參與評價,提出更多的建議,豐富評價的內(nèi)容。
8.學生課后自主進行口語活動并自評。學生在課后要自主進行口語活動并進行自評。形成性評價使學生自主進行口語活動并且自評成為可能。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中,學生了解如何應用評分標準,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后自主進行自評和互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自主性。
五、學習者自主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中的作用
1.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中,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因此,學生的自主性決定了形成性口語評價的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是形成性口語評價實施的前提。學生參與口語評分標準和學習目標的制定更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完全理解口語評分標準以后,他們對未來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后可以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相互取長補短,又增強了學習自主性。
2.學生的自主性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中得到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的提高反過來又提高了形成性口語評價的效果。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習的過程、目標和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可以利用評價中的反饋信息分析自己的英語口語的弱點和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獨立地管理自己的口語學習。在形成性評價中,學生理解了評分標準,了解了如何應用評分標準之后,就可以在課后自主進行口語活動并對自己的口語表現(xiàn)做出評價。形成性評價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Holec對自主學習能力具體闡述的五種能力,在形成性評價中充分體現(xiàn)并得到了運用。
3.動機是自主學習中一個很有效能的因素,在形成性評價中,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可以提高學習動機,而動機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果。
4.學生的自主性是形成性口語評價中的自評和互評得以實施的重要保證。自評和互評要求學生在掌握評分標準之后對自己或同伴的口語表現(xiàn)做出評價,是形成性評價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而對評分標準和學習目標的學習,以及認真聽同學的口語活動等這些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成為自評和互評實施的前提。
5.學生在形成性口語評價中掌握了評分標準,可以自主在課后進行口語活動并且自評。在學生自主口語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是促使學習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保障。
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習者的需求、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對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和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Little, D. Autonomy 1: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k,1991.
[2]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 Con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1999.
[3]何曉東.國內(nèi)自主英語學習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外語界,2004,(4):10-14.
[4]徐錦芬,占小海.國內(nèi)外“學習自主性”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4,(4):2-9.
[5]陳福華.英語口語測試的研究(講稿)[Z].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003.
[6]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考試歷年實考試卷匯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