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摘 要】 在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中合理使用英文電影,對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教師使用影片進行教學,應選擇合適的影片,作好觀前準備,并結合影片安排形式多樣的聽說練習,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影片對英語聽說能力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英文電影;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信息交流。而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以聲音和圖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信息源,為英語學習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材料。因此,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引用英文電影進行聽說教學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一、英文電影應用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是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如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網上的信息資料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它強調“情景”對意義建構的作用,建構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認為學習者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者。
英文電影教學以多種信息傳播介質為手段,集視、聽、說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變化的、動態(tài)的、形象自然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學生通過電影欣賞,能夠在自然環(huán)境中感受到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huán)境,與原有知識相互作用,從而更加主動地建構信息。
二、英文電影應用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優(yōu)勢
1、英文電影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及人文歷史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現(xiàn)實生活的濃縮,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多方面最直接、最生動的綜合反映。聲情并茂的電影將語言和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在欣賞電影的同時,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交叉文化意識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英文電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文電影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英語聽說課堂,其語言內容豐富、地道、通俗、是最接近生活的會話語言,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生動、逼真的視覺情景,讓他們由對影片的喜愛發(fā)展到對英語的喜愛,激發(fā)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欲望。著名語言教學專家Stempleski和Tomalin認為,音像結合的教學手段比任何一種媒體都能更全面而真實的展示語言信息,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3、英文電影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是能夠在真實、自然、豐富的環(huán)境下習得的?,F(xiàn)代英語強調語境化教學,英文電影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語言學習的平臺。英文電影正是呈現(xiàn)了與現(xiàn)實生活相似的環(huán)境,重現(xiàn)了生活中的各個場景,為英語學習者創(chuàng)設了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了語言習得的自然條件,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直觀效果。同時,電影提供的是地道、標準的發(fā)音和生活化語言,學生能夠融入到原汁原味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語感,提高英語聽說水平。
三、如何利用英文電影組織聽說教學
1、英文電影的選擇
在聽說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水平選擇用于教學的影片。選擇影片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擇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英文電影讓學生來學習和欣賞,而且該素材應該是積極向上、內涵豐富的。如反映愛情、友情、正直、勇敢等人類情感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問題或成功經歷的等,不要選擇帶有色情、暴力等情節(jié)的電影。(2)電影對白應通俗易懂,語音純正,沒有太多的俚語和太重的口音,利于學生模仿和學習。(3)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選擇影片。對于聽說能力稍差的班級,盡量選擇一些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的影片,如《獅子王》、《小鬼當家》等,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對于中等水平及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勵志或者哲理深刻的影片,如《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來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4)根據教學安排選擇長短合適的影片,盡可能讓學生在兩節(jié)課時間內完整的賞析影片,以保證賞析后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
2、英文電影在聽說課堂的應用
(1)課前準備。在放映影片前,教師自身需準備與影片相關充足的背景資料,以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放映《阿甘正傳》時,教師要在課前盡可能多的找到所處的歷史背景資料、主要人物姓名、故事簡介等,在放映前向學生簡單介紹這些材料。另外,教師可以適當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電影,如《阿甘正傳》反映了那些社會現(xiàn)象,電影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主人公的經歷等等。
(2)二次上課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fā)學生、組織適當的觀后活動。在二次上課時,學生的任務是聽和說,以說為主。教師可以以影片為基礎,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如挑選精彩、難度適中的片段,要求學生在沒有字幕的前提下,以書面形式再現(xiàn)電影中聽到的語音材料,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聽寫是一個強化訓練聽力的過程,它要求學生在最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精聽材料,在最短時間抓大意記下重點,這對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是很有幫助的。再如,安排學生以“片段模仿”(imitating movie clips)、“角色扮演”(role play)、“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配音”(dubbing)等形似對電影內容、情節(jié)和主旨進行討論和演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口語練習,學習純正的英語語音語調,練習使用英美詞匯及一些常用表達,把聽到看到的轉換成自己能夠說出來的,做到學以致用,讓英語“活”起來。
總之,利用英文電影進行英語聽說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地提高聽說能力的途徑,學生通過電影賞析不僅可以學到地道的英語,而且能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民情、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實現(xiàn)語言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Barry Tomalin,Susan Stempleski.Cultural Awarenes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1-10.
[3] 龍千紅.Teaching Non-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rough Films[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1,4:33-35.
[4] 衛(wèi)嶺.英語影視欣賞[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張晶,女,助教,畢業(yè)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