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艷
[摘 要]:本文就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談了三個方面:一是結(jié)合實際采取合理的識字形式。二是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三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向課外延伸。
[關(guān)鍵詞]:學生 識字 教學 興趣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應如何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呢?我認為主要是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那么,在識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呢?
一、結(jié)合實際采取合理的識字形式
1.主動識字。當課文較長、生字較多時,為了節(jié)省識字時間,并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教學時,可讓學生找出自己想學會的生字,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樣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同時,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適時地出現(xiàn)生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義”,也是一種好方法。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狐假虎威》一課中,生字“狐、假、威……”可以這樣教學:(出示狐貍圖)師:這是誰?(學習“狐”字)(出示狐貍在老虎身后走的圖)。師:狐貍是怎樣把百獸嚇跑的呢?生: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師:對!假就是借的意思!(學習“假”字)。
這樣,通過直觀的手段識字解義,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又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用部件分析法識字。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從生字中分出熟部件和熟字。“以熟帶新”,從而化解教學的難點。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蝸牛的獎杯》一課中,教學“蝶”字時,采用部件分析,學生說:“蝶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蟲字旁,右上是‘世,右下是‘木,合起來組成蝶”,這樣分析易記,省時,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也高了。
4.看圖會意識字。這種識字形式主要是通過形象化的圖畫讓學生體會字義,初步認識到絕大部分的象形字、會意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如:“亭、停、聞、鳥、鳴”這幾個字的結(jié)構(gòu),與圖文相應成趣,學生憑直觀新穎而富有美感的“字圖文”組合,既識記了生字,也領(lǐng)略了漢字的無窮魅力。
二、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中,更重要的是在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以致用,自得其樂。
1.字形分析法。減件法:如“廷”是“庭”去掉“廣”。加件法:如“竄”是“串”加上“穴”。換件法:“袍”與“跑”,“痕”與“很”的認識。
2.比較法。如“酷”與“酸”的認識。通過比較,區(qū)分形近字。
3.標識法。把一個字最容易出錯的部分重點分析或用其他顏色特別標出。如“添”右半部中的“、”,“威”字中間的“橫”用彩筆標出。
4.編順口溜。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母親的恩情》一課中,教學“沐”時,學生編出了這樣的順口溜:“‘木對‘沐說,哥們,你什么時候洗澡了,渾身是水。”這種游戲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激發(fā)了學生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又使學生牢固掌握了生字,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向課外延伸
學生可以通過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識字。也可以通過路邊形形色色的廣告牌、車站路標、商場名字……識記生活中很多常用的字,只要我們及時、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生將會受益匪淺。這樣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使他們有了成就感,而且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識字興趣。圖書館也是學生識字的好去處。在這里,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識字量,更可以提高自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
實踐證明,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關(guān)鍵。同時,讓學生扎扎實實地過好識字關(guān),也為學生的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這樣學習,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