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衛(wèi)紅
在這里,筆者先講述一個身邊的故事:一個昔日同窗,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某大學,還成了當?shù)匾晃桓吒傻臏逝?可是最近卻聽說他因殺害自己的女友最終沒有逃過法律的制裁,鋃鐺入獄。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先是感到震驚,繼而回想起當初他的種種所為,也就不足為奇了。在中學的時候他曾經因為和老師發(fā)生口角舉著菜刀沖進辦公室,校長打算勸退他,可是班主任老師愛惜他的才華,好說歹說才讓他繼續(xù)留校。后來他上了本縣唯一一所重點高中,卻也劣跡屢屢。正所謂,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在我們身邊這樣有才無德的危險品并不鮮見,我們做教育是要打造德才兼?zhèn)涞木啡瞬?可是“精”也是相對而言的,不可能所有的學生都成為精品人才,那么在德、才之間作一個權重的選擇,我們首先要考慮到德育,也就是所謂的要教書先育人。醫(yī)學上講究標本兼治,教育也一樣,對學生的教育不僅著眼于傳授知識,更應該側重于德育教育,讓學生首先擁有健康的心理,然后再追求全面發(fā)展。
在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人的認識都是從表象開始的,校園里鳥語花香、碧草藍天、綠樹成蔭、曲徑幽幽,墻壁上靚麗的兒童畫,別出心裁的班級布置……所有這些都能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視覺感受,讓他們自然而然地與這種環(huán)境完美融合。美好的東西值得珍惜,學生欣賞美、締造美的意識一經形成,便自然而然地愿意參與到校園美化和校園環(huán)境的保護中來,我們對校園美化的作用也應該有一個新的詮釋——它將是德育教育的一種形式。
二、以課堂教學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比較系統(tǒng)直接地向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科,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各種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納道德規(guī)范,品德課上不要生搬硬套德育理論,也不要枯燥的說教,而要把德育教育理論和規(guī)范還原到特定的情境中去,這樣,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德育教育的課堂氣氛也會很輕松和諧。
另外,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要注意滲透德育教育,比如現(xiàn)在的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反映正確人生觀和高尚價值觀的主題單元,教師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些資源更深處的東西,對小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教育。
三、以德育校本化的形式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凝聚著炎黃子孫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內在依據(jù)和巨大動力。民族傳統(tǒng)則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小學階段不開設歷史課程,但是我們認為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我們把這個內容以校本課程的形式開展起來,這樣既彌補了我們校本課程空洞泛泛的缺點,也開辟了德育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徑,一舉兩得。
四、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升華德育教育的內涵
在學校的各種德育教育方式中,主題班會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育教育的特點是從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優(yōu)良的品質著眼,從細微處著手,不斷地強化、深化,在潛移默化中、在學生的認同中完成對學生的教育。主題班會是教育學生的最好手段,班主任通過仔細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尋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將之升華成班會課的主題,在主題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圍繞這些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與在其他場合、其他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的形成,推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學生中實現(xiàn)更廣泛的思想交流,達到撞擊后的相融,能較好地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對于主題班會的組織和開展,我們要求老師在明確了德育主題之后,精心籌劃、認真組織,結束之后要進行反思和總結,使這種教育模式得到不斷地完善和升華,讓德育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五、加強家校合作,共促德育發(fā)展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所以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家長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家校合作方面我們采取傳統(tǒng)的家長座談會和家訪的形式,但是在傳統(tǒng)中我們有創(chuàng)新:其一,家長座談會不是單純地向家長通報成績,而是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特點、行為表現(xiàn)、心理品質等做一些分析、溝通、交流,以期為學生打開一扇健康成長的窗;其二,家訪也不是在出現(xiàn)了問題以后去做,而更多的是和家長溝通對孩子的培養(yǎng)意向,了解家長對學校在德育教育這一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于我們工作的調整和改進。
另外,由于地處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深刻,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作了更多的思考,借鑒一些同事的成功做法,我們把家長學校的開設納入了家校合作的工作范疇,期望通過這項活動促進家長對孩子德育教育的認識,也期望家長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正確做法,在孩子德育教育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一門精雕細琢的學問,它的形式多樣,作用不可估量。身為一所學校的負責人,要籌劃好學校的德育工作,使其能夠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發(fā)揮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