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敏 朱有才
摘要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試驗結果表明,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對水稻條紋枯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成分用量4.69~5.63g/hm2,藥后7d對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防效分別為64.90%、69.56%;藥后15d分別為61.72%、66.27%。且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對水稻無毒害作用。
關鍵詞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水稻條紋葉枯病;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21.4+8;S48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5-0134-01
水稻條紋葉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近年在鳳陽縣連年大發(fā)生,嚴重阻礙了水稻生產發(fā)展。為了探索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在水稻田防治條紋葉枯病的效果,2008年筆者對此進行了試驗研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
供試藥劑為: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黑龍江綏農農藥有限公司);2%寧南霉素水劑(黑龍江強爾生化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1.2試驗概況
試驗田安排在鳳陽縣方邱湖農場花園湖分場,土壤為水稻土,肥力中等,前茬為小麥。水稻6月24日移栽,施尿素150kg/hm2、復合肥400kg/hm2作底肥;栽23.1萬穴/hm2;栽培條件均勻一致,符合當地的農業(yè)生產。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各處理見表1。每處理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30m2。共施2次藥,2008年7月3日水稻活棵后施第1次藥,7月10日施第2次藥。每次將藥劑按試驗設計的濃度稀釋成藥液,用標禾牌電動式噴霧器(流量4.5L/min,工作壓力0.3~0.4MPa),按用藥量對水750L/hm2均勻噴霧。
1.4調查及統(tǒng)計方法
第1次施藥當天陰,西南風3.2m/s,氣溫23.6~34.1℃,平均氣溫29.40℃,相對濕度83%;第2次施藥當天陰有小雨,西南風2.8m/s,氣溫25.4~31.8℃,平均28.0℃,相對濕度87%。整個試驗期間,最高氣溫28.2~34.9℃,最低氣溫22.2~28.1℃,平均氣溫28.0℃,相對濕度87%;雨日9d,降水量107.4mm。藥前(7月3日)及第2次藥后7d(7月17日)、15d(7月25日)各調查1次病情,共調查3次。采取平行跳躍法,每小區(qū)調查10點,每點調查10叢水稻,記載病株數并分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為不發(fā)病;1級為有輕微黃綠色斑駁癥狀,病葉不卷曲,植株生長正常;3級為病葉上褪綠擴展相連成不規(guī)則黃白色或黃綠色條斑,病葉不卷曲或略有卷曲,生長基本正常;5級為病葉嚴重褪綠,病葉卷曲呈捻轉狀,少數病葉出現黃化枯萎癥狀;7級為病葉卷曲呈捻轉狀,葉片黃化枯死,植株呈假枯心狀或整株枯死。
藥效計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數=×100
防治效果(%)=
[1-]×100
2結果與分析
試驗各處理小麥均未發(fā)現藥害現象。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對水稻條紋葉枯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由低到高劑量處理,第2次藥后7d防效分別為57.93%、64.90%、69.56%。藥后15d防效分別為54.34%、61.72%、66.27%。各劑量之間藥效差異顯著。對照藥劑2%寧南霉素水劑處理,藥后7d、15d的防效分別為60.33%、58.68%,與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中劑量處理防效相當,差異不顯著(見表2、表3)。
3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對水稻條紋葉枯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對水稻無毒害作用。在條紋葉枯病發(fā)生初期,推薦有效成分使用劑量為4.69~5.63g/hm2。
4參考文獻
[1] 崔東梅,張彩紅.水稻條紋葉枯病發(fā)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7):128-129.
[2] 景德道,盛生蘭,刁立平,等.水稻抗條紋葉枯病育種實踐與策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91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