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常能聽到學生的抱怨:“我們的頭頂是四角的天空,我們的腳下是三點一線……”
常能聽到同行的感嘆:“一方小小的教室,能翻出多少常新的花樣?作文,實在無文可作……”幸好,我們的心頭沒有籠上這樣的陰云,每次鋪開紙筆,都如同鋪開滿天三月的陽光。
作文即做人,做人也同樣影響著作文。一個樂觀的、敏感的、感恩的人,他的筆下一定能夠流淌出積極的、細膩的、至愛的語言,而引領(lǐng)孩子寫文做人的語文老師,首先得是一個熱愛生活、視野開闊、感情豐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這樣的師與生,他們的內(nèi)心飽含著生命的熱情與創(chuàng)造的欲望,他們的筆尖一定永遠綻放著像春花一樣潤澤豐盈的情思,他們的心靈永遠鮮活,眼睛永遠明亮,文字也永遠靈動。
[影視放出文百章]
在這樣一個喧囂的媒體時代,電影電視已經(jīng)不可回避。在感慨它們對我們的侵襲和干擾的同時,我們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影視也為習作推開了一扇嶄新的窗。
1小銀幕,大追求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往往都是人類文明成果的精華,歌頌大愛至情、表現(xiàn)人性本善。把世界上最好的影片獻給孩子,無疑是對孩子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好的影視作品是孩子知識結(jié)構(gòu)、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人格修養(yǎng)、審美情趣的加油站。當這些沖入我們胸口的時候,我們的筆也將擁有釋放的激情,習作也一定擁有生命的溫度。
2小銀幕,大世界一塊小小的銀幕,展現(xiàn)出來的可以是上下五千年的活色生香、縱橫全宇宙的蕩氣回腸。有了它,我們不再為時間、精力所制約,我們將通過這方銀幕,穿越時空,幻化萬物,以任何我們期待的姿態(tài)進入任何我們渴望涉及的領(lǐng)域。生活,無限擴張;想象,無窮無盡。記敘影視片斷、改寫影視作品、續(xù)寫影視故事、撰寫影評、創(chuàng)作劇本……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入文。
3小銀幕,大藝術(shù)電影是集繪畫、戲劇、音樂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為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它藝術(shù)化地表現(xiàn)生活的手法與文字表現(xiàn)形式有許多相同之處,有其值得借鑒的獨特性。因此,我們不妨在欣賞的同時將影視的表現(xiàn)手法遷移到習作中去,讓習作也充滿藝術(shù)的靈氣。
小案例
電影《馬達加斯加2》
習作設(shè)計:
《我給大明星拍張照》——關(guān)注幾位主人公的造型,學習抓住動物的外形、性格特征并充分夸大從而塑造卡通化的鮮活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精彩大回放》——影片中祖巴追汽車救兒子、梅爾曼向歌利亞表達愛意、阿歷克斯千鈞一發(fā)之下勁歌熱舞脫險……這些片斷都非常精彩,無論是鏡頭的剪輯、場面描寫、特寫的使用還是其他表現(xiàn)手法都非常值得借鑒。請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反復(fù)欣賞,用記敘文的方式描述下來,學習電影化敘述的方法。
《我來講故事》——將電影全劇改寫成故事,力求抓住主線,突顯精彩,并講給低年級結(jié)對班級的手拉手小伙伴聽。
《電影觀后感》——引導孩子們關(guān)注電影中傳遞的親情、友情,感受愛的力量、自信的力量,直達影片主題,獲得人生啟示。
《我的馬達加斯加》——依然用阿歷克斯、馬蒂、歌利亞、梅爾曼為主人公,人物性格特點不改變,放飛想象,寫自己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能使我們的文字和情思成為一個魔方,隨著靈感的來臨自由組合,幻化為無數(shù)種精彩的呈現(xiàn),更能使我們的情智得到滋補,生命得到充實。
[飄窗飄來夢萬里]
城市在不斷膨脹,屬于我們的空間卻在日益縮減。當我們越來越多地被禁錮于我們小小的公寓、小小的教室的時候,如何擦亮心中的明鏡,尋找自己的快意,開拓屬于自己的樂土呢?
尋覓并思索著,我們看到了眼前的飄窗。
許多公寓都漸漸流行起了飄窗,這種敞亮、時尚、經(jīng)濟的建筑樣式因為它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空間而受到人們的青睞。跟孩子們商量,與家長們聯(lián)系,我們終于有了各自的飄窗(有陽臺的更好),找到了我們心靈的家園。
1草青青、蟲嚶嚶,飄窗里的迷你天堂飄窗采光好,光照足,是種植植物、飼養(yǎng)小動物的最佳場所,曳地的窗簾、彩色的地毯、零落擺放的瓶瓶罐罐,再加上主人的情思與匠心——春日崖養(yǎng)幾條蝌蚪、喂一只春蠶,夏日里圈一只蟈蟈、抓幾只龍蝦,秋日里栽一盆菊花、曬一把桂子,冬日里看那棵蠟梅、賞那盆水仙,加之文竹吊蘭、金魚烏龜始終不離不棄的陪伴,小小的飄窗儼然是一個濃縮了的大千世界。一盆大蒜也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從埋下蒜頭到嫩芽爆青,再到最后長成蔥翠的一道風景。這里面傾注了孩子多少關(guān)注的目光,也必能流淌出篇篇美文;待到剪下這些蒜葉,與金色的雞蛋一起炒了,那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品嘗:耕耘的快樂,生活的情調(diào)。觀察、實踐、體悟、表達,孩子們的習作世界怎能不斑斕多姿?
2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窗口看你我們感謝有窗,不僅是因為它帶來了陽光與空氣,更因為它延伸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的身心可以不囿于這狹小的居室,與大千世界息息相通。常常站到窗前,在百鳥剛剛轉(zhuǎn)醒的清晨,看辛勤的清潔女工已經(jīng)揮舞起了掃把,看辛苦的上班族鄰居正啃著干糧匆匆離家,看鶴發(fā)的老人相約著開始晨練;在暮色籠罩的黃昏,聞到鄰居家的阿婆為小孫子精心熬煮的肉香,聽到對樓的一對父母為了孩子興起的爭吵,收到一片落葉帶來的秋的訊息;起風了,看樓下的小樹苗正在風中艱難地挺直起身子,奮力地成長;下雨了,看雨點兒打在玻璃上繪成的一幅又一幅別致的畫兒……窗外,永遠是個寫不完的新鮮話題,因為我們的眼睛里有窗,更因為我們的心,早已飄到窗外。
小案例
《心窗》
母親節(jié)前夕,請孩子們站在家中的飄窗前,觀察路過的每一對母子,看看這些素不相識的母親們。其實,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眼睛里始終只有自己的孩子。她們會牽著孩子的手叮囑著小心車輛,盡管他們自己站在靠車輛的那一邊;她們會幫孩子背起書包,盡管她們的手里已經(jīng)提滿了大包小包;她們會給孩子一次又一次擦掉頭上的汗水,盡管她們早已頭涔涔、汗津津……
請孩子們在放學回家的時候,走到樓下,抬頭看一眼那扇窗。窗口,是否亮著一盞溫暖的燈,是否飄出了飯菜的香氣,是否有母親慈祥的笑臉和注視的眼睛?
那扇窗,孩子們看了良久,筆尖也在紙上飛舞了很久。
[彩筆繪成詩千行]
教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美術(shù)課總是孩子們最歡迎的科目之一。想來也是,美術(shù)課幾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對與錯之分、絕對自由的科目,點線面、黑白與色彩、寫實或抽象……沒有標準答案,就怕你不敢出奇翻新。
如果有一天,美術(shù)邂逅了習作,結(jié)果會是怎樣?
——充滿快樂和想象。
學習了冷暖色調(diào),讓孩子們用彩筆來寫文章,選擇可以表現(xiàn)你情緒的彩筆,甚至是彩紙,揮灑、傾瀉。
學習了想象畫——仿生學的妙用,讓孩子們給自己的作品寫上文字說明。
學習了手工——有趣的紙面具,讓孩子們根據(jù)面具創(chuàng)編劇本,戴著面具演一演童話劇。
要學泥塑了,先請合作小組構(gòu)思好主題和情節(jié),然后再捏制。一組組泥塑作品,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個個享受成功和快樂的創(chuàng)作家!
……
小案例
美術(shù)課內(nèi)容:蔬菜娃娃——采用蘿卜、茄子等蔬菜為原料,利用雕刻、拼接等手法制作人像。
系列作文:蔬菜娃娃總動員
第一課時:《蔬菜娃娃誕生記》。寫下你制作蔬菜娃娃的全過程,將步驟交代清楚,注意描寫制作過程中的感受,還要關(guān)注周圍同學的表現(xiàn)。
第二課時:《蔬菜娃娃選美記》。給蔬菜娃娃取個名字,設(shè)計一份參選演講詞,評選出冠亞季軍。理清比賽的各環(huán)節(jié),注意選擇印象最深的選手仔細描寫,同時關(guān)注比賽場面。
第三課時:《蔬菜娃娃歷險記》。根據(jù)蔬菜娃娃的外貌、性格特點,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童話。于是,美術(shù)課被賦予了靈魂,習作課擁有了無窮的樂趣。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背齾s豐厚的理論儲備、深刻的文學素養(yǎng)、熾熱的教育激情,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多一些靈動的創(chuàng)意、多一些細心的體察一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四角的天空也會有陰晴雨雪,小小的教室也能幻化萬千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