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華
摘 要: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實現(xiàn)其主體地位、落實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它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形成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激發(fā)學習熱情。
關鍵詞:生物課堂教學;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8-0060-02
目前,由于中考還不考生物學科,學生普遍存在“生物課學不學無所謂”的心態(tài)。針對此現(xiàn)象,如何使學生愛上生物課已是每位生物教師必須關注、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學手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切實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形成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
有一種說法:“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建立新穎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首要且有效的手段,對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善于傾聽,用眼神、微笑、手勢表達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許,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中受到激勵和鼓舞。這樣可以打開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靈性,使學生敢想敢說,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思考的空間,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更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在課堂上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備課時,就要研究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來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內在動力,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般來說,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應以一至二種教學方法為主,輔之以其它如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實驗教學法、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分組競賽對抗法等多種方法,發(fā)揮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揚長補短、相互配合,相輔相成。
如在初中生物“魚綱”一節(jié)的教學時,可用直觀法讓學生觀察了解鯽魚的外部形態(tài),用引導發(fā)現(xiàn)法探索發(fā)現(xiàn)魚鰭的功能,用實驗法(邊講邊實驗)進行結構和生理的教學,用談話法引導學生歸納鯽魚的外形和結構與水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點,引導學生共同歸納魚綱的主要特點,用分組競賽對抗法提高實驗小組實驗速度和質量。
三、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
創(chuàng)設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解除心理負擔,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這要求教師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有效性。
1.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地選擇、組合和使用各種直觀手段(如圖片、實物、標本、模型、多媒體課件、錄像等),展示或再現(xiàn)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不僅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陌生為熟悉,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這不但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降低了學習難度,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
2.小詩歌、小謎語、小故事輔助生物課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美的享受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啟迪。例如:在講授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節(jié)時,教師可運用學生在小學學過的小詩《天天做早操》:“公雞叫,天亮了,早上空氣多么好。小學生,上學校,排起隊來做早操。”提出疑問:“早上空氣真的多么好嗎?”學生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其實,經過生態(tài)學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氣并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好,空氣最好的時刻應是每天下午15~17時。”
3.注意教學與實際相聯(lián)系。生物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特征之一是能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以致用。每一堂課,每一個知識點,都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也就是只要給學生一個展開思維的空間,每一節(jié)課都能觸動學生的興奮點,都能激起學生好奇、探索的本性,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和激勵。例如:講“水分代謝”時,聯(lián)系生活中鹽拌黃瓜不久就會出現(xiàn)水的情況,種花一次施肥過多會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使學生加深對滲透吸水原理的理解;講“新陳代謝中生命活動調節(jié)”時,聯(lián)系為什么有的母雞打鳴,有的女性長胡子的情況,說明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
四、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激發(fā)學習熱情
提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一個重要策略??梢哉f提問是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在“激素”和“催化劑”。但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梯度)、有目的性、有啟發(fā)性、有綜合性、有開放性,問題要富有思考價值,要能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興趣啟動動機,真正把問題轉化成知識與能力的紐帶,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例如:在“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一節(jié)中,三個演示實驗的討論問題都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歸納的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針對“種子萌發(fā)放出能量”的實驗,設計的問題一是“哪一個瓶的溫度上升?”二是“為什么溫度上升?”三是“熱量來自哪里?”,這樣通過問題鏈,使學生從觀察到的直觀現(xiàn)象是裝有萌發(fā)種子的一瓶溫度計的溫度上升,結合所掌握的知識是熱量能使溫度上升,思維一步步向縱深發(fā)展:使溫度上升的熱能來自萌發(fā)的種子,最后結合教師的解釋推斷出: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fā),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另外,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帶著問題走,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也?!睈垡蛩固挂苍f過:“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苯處煈畲蠡瘎?chuàng)設情景、把握時機、有效指導、民主平等對待學生質疑。例如:在進行“生物遺傳”的教學之前,讓學生去觀察自己與父母的一些性狀特征,單眼皮和雙眼皮,有無耳垂等,并讓學生思考這些性狀在自身的體現(xiàn)。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不少學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何我長得像父母,但父母都是雙眼皮,我為什么是單眼皮”等等。學生處在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情境中,自然會思維活躍,對遺傳的本質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興趣變濃,這就為上好本課打下了基礎。
總之,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影響知識、技能掌握和智能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上好生物課、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生物學教學雖然在客觀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只要我們生物教師動腦筋、想辦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主動性,生物學的教學仍然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責任編輯 張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