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竹
[摘要]五年制高職語文參與式作文教改,一個學期一個題材寫作文,在理念、內容設計上具體實踐了高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及語文教改目標、實現(xiàn)了語文同職業(yè)、市場的結合,也符合五年制高職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型,可以進一步完善并推廣了。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教育;作文教改;參與式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09)05-0080-03
乍看題目,怎么也不好理解與接受,一個學期怎么只就一個題材寫作文呢,這正是五年職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特色,是根據(jù)《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大綱》、語文的學科特點和五年制高職生的實際而精心設計的語文教改實驗結果之一。經過一學年的探索,反復的檢測,學生與老師的評價,筆者的高職語文作文教改是成功的,而且筆者驚奇的發(fā)現(xiàn),所有完成作文的同學,已經在客觀上做了一個項目,可謂化腐朽為神奇,是破解當前高職文化課教學的困境的一條路徑,可以進一步完善并推廣了。下面就教改理念、教改內容作簡單闡述,以期同仁批評指正。
1語文教改目標的確定
語文教改目標的確定,是進行教改的基礎。在高職這個新階段,筆者確定的語文教改目標為:①開發(fā)思維,開拓視野;②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③培養(yǎng)學生民主參與現(xiàn)實生活的意識與能力;④深刻貫徹參與式教學理念。
這個語文教改目標的確定,來自對高職語文學科、高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五年制高職生實際、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參與式教學理念五個方面的深入解讀。
1)高職語文學科的解讀與高職語文目標的確定?!段迥曛聘呗氄Z文教學大綱》[1]將語文學科的性質與任務定位為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將語文對學生的作用列為七條,一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二是開發(fā)思維,三是開拓視野,四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科學素質,五是適應今后就職崗位的需要,六是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七是有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還強調語文課要以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本位,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大綱的規(guī)定是很概括的,是總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還必須從中分出輕重,不同階段必須有其獨特的切入點。在全面準確地把握大綱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特別強調基礎,筆者在新階段確定的語文教學目標弱化了一些內容,如基礎知識、文學修養(yǎng)等。弱化的內容并非不重要,而是這些內容接觸較多,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同時又強化了一些要點,如開發(fā)思維,開拓視野;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培養(yǎng)學生民主參與現(xiàn)實生活的意識與能力,使主要目標更加明確、更容易把握。
2)參與式教學理念與高職語文目標的確定。教改目標明確提出貫徹參與式教學理念[2],這與大綱的精神完全一致。將一種教學理念的貫徹作為目標,課題研究會更系統(tǒng)、更深刻、更具有操作性。參與式教學理念是一種旨在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以發(fā)展其主體性的教學觀,是對傳統(tǒng)教學弊端批判基礎上的思想超越,是當代高等教育的應然追求,是培養(yǎng)理性與非理性完美結合的完整的人,是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人的全面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社會性品質。使學生輕松全面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3)高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高職生的現(xiàn)狀解讀與高職語文教改目標的確定。五年制高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級應用型人才[3],它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有熟練、高超的技術,二是具備一定的開發(fā)、管理能力。這兩者缺一而不可,只注重前者,就抹煞了與中專生的區(qū)別,只注重后者也是不切實際的。這就要求高職學生既要學好技術,重視技能實訓,又要訓練創(chuàng)造能力,開闊的思維能力。
五年制高職生的現(xiàn)狀是他們大多是應試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有人強調學生基礎差,筆者認為基礎差不是其主要弱點,相反有些學生的語文基礎很不錯,其主要弱點在于他們參與實際生活的意識與能力極弱,基本上是紙上談兵型的,主要表現(xiàn)在:①缺乏民主參與實際生活的意識。讀書基本上是為了考試,學習與實際生活是兩張皮,而且不愿意將兩者結合,不愿參與外界的事務,也沒有能力參與,提出正確的意見,甚至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漠不關心,認為那是政府的事,與自己無關,基本上是“只掃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久而久之,其責任意識也就泯滅了。當然并不是否認學生的品德,但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的確是他們弱點;②缺乏民主參與的意識與能力,反映在學業(yè)上,即開發(fā)能力極弱,缺乏開拓局面的氣魄,只是為了學點技術,以后能有碗飯吃,沒有更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學習中遇到具有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知識就退縮。表現(xiàn)在性格上,即自卑、脆弱,容易放棄,缺乏執(zhí)著精神;③過去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市場脫離,帶有濃濃的書生氣,缺乏市場的使用價值,已不能適應將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這種狀況如不改變,教育質量談何提高。
4)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解讀與語文教改目標的確定。許多學校自筑圍墻,將學生封閉起來。其中就有教學的原因,涉及語文教學,語文老師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只能使語文之路越走越窄。語文教學現(xiàn)狀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呢?①語文教學沒有承擔起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的責任。語文學科的主要思維特點是發(fā)散性思維,又叫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思維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而目前缺乏對這方面的深入挖掘與特意的訓練;②語文教學沒有特設實訓性內容,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民主參與現(xiàn)實生活的意識與能力;③語文教學沒有讓學生了解與搜集優(yōu)秀文化遺產,承擔起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責任,并將這些文化同專業(yè)水乳交融,沒有讓文化成為學生的軟技能;④語文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參與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沒有培養(yǎng)讓學生在平凡生活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閃光點的能力。
2參與式作文教改內容設計
基于以上分析,同時考慮到五年制高職生的學習時間,筆者在參與式作文教改內容設計注意了以下標準:①嚴格貫徹新目標,作為教學基本指導理念;②作文設計實用,與市場、職業(yè)緊密結合;③作文設計簡潔、明確,能夠及時完成;④作文設計連貫,講究邏輯性;⑤作文設計的開放性、鄉(xiāng)土化、可接受性;⑥寫作能力的可遷移性,即學生可以類推運用。
在這兩個學期中,主要進行了兩個題材作文的寫作,也就是一個學期一個題材作文,下面以第一個學期為例,來具體說明教改情況。
1)樣本班級的選擇。選擇的班級為新生五年制高職班三個班,后來又加了一個二年級班,對比班為其他非教改班。在教改前,實現(xiàn)告訴教改班的同學教改思路,沒有告訴非教改班。
2)作文題材:打造家鄉(xiāng)的一張名片。選擇這個題材有幾個原因:①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活動范圍基本限于學校與家庭,對家鄉(xiāng)相對比較熟悉;②在家鄉(xiāng)活動的成本比較低,也非常方便;③可以引導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深切關注,將知識與家鄉(xiāng)建設結合起來;④本題的范圍比較廣,學生可以有較大自由的空間;⑤低年級學生對專業(yè)課知識了解不多,無法在專業(yè)內開展,但形成能力后,可以類推。
3)作文教學過程設計。題目設計為:①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可打造的名片。這里涉及到對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研究,對家鄉(xiāng)深入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能從司空見慣的、平凡的事物中尋找機會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應用文《調查報告的寫作》后,利用星期天調查,找出適合自己打造的名片,同時也訓練了調查報告的寫作;②打造一張名片的建議。建議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但在課本中卻沒有,在此作為一種課外知識補充進來,題材就是將調查的結果寫成建議,給學生講解寫建議的方法;③訪談當?shù)仡I導。讓學生以名片為內容當?shù)仡I導談話;④訪談投資商。讓學生以名片為內容與投資商談話;⑤名片打造的計劃。學會寫作計劃;⑥名片的廣告,廣告的寫作;⑦名片的打造的可行性報告。這里是練習報告的寫法;⑧名片打造的請示、批復和同意打造的決定。學會寫作請示、批復與決定的寫法;⑨工人求職的求職信寫法;⑩名片品牌的打造,加入文化的內涵。
以上安排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當然還可以繼續(xù)設計,但要考慮時間的安排。
參與模式系統(tǒng)見圖1、圖2。圖1表明參與式教學與社會經濟文化的關系。圖2是參與式作文模式系統(tǒng)。
內容訓練注意事項:①寫作內容的項目化設計。整個寫作內容就是在做一個項目,所以應該在學期初對學生有個總體交待,老師特別要注意改變初中畢業(yè)生應試思維,引導學生向職業(yè)思維、市場化思維轉變,讓學生慢慢接受內容;②市場化語言的恰當運用。這里并不否認學生過去所學內容,而是要根據(jù)市場、職業(yè)的需要修正語言,要處處展示名片的良好市場形象。如,在《打造一張名片的建議》中,需要介紹名片位置,是說明文,學生熟悉這種文體,但未必能寫得恰到好處,因為位置的介紹也是優(yōu)勢展示,所以參照物的選擇要有代表性,要以名片為中心介紹其他參照物,從而反觀名片位置的優(yōu)越性;③職場模擬化設計。職場中的先行者是五年制高職的培養(yǎng)優(yōu)勢,應用文的設計要貫穿這個原則。如《名片的訪談》,設計與當?shù)仡I導、投資商談話,內容是不同的,進行職場模擬化訓練,讓學生切實體會職場中的訪談,對比與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等;④擴大閱讀,及時類推。語文課本中給出了大量材料,老師要在選擇的基礎上指導閱讀,以補充題材之不足,擴大學生視野。
4)本課題的優(yōu)勢。應用文與說話教學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幾乎占了高職語文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經常是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明明白白,但真正用起來該不會還是不會,教學實效很差,大多數(shù)老師也會因為這些原因而不斷放棄應用文與說話教學。本課題既較好的完成了語文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了實際能力,又減輕了老師與學生的負擔,筆者稱之為化腐朽為神奇,也不為過分。其優(yōu)勢表現(xiàn)如下。
第一,作文的寫作有了可遵循的目標、路子,不再隨意安排模擬內容,有利于作文教學質量與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改變過去多題材寫作,盡量集中題材寫作,即選擇同一題材,用不同的應用文來寫作。這樣有利于學生熟悉內容,深入把握,易于對比,使學生應用文寫作言之有物,而不再是純粹空談,提高了學生寫作興趣與質量。同時也將應用文教學落到了實處,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二,順利實現(xiàn)了以訓練為主線的要求,尤其是說話的實戰(zhàn)操練。以訓練為主線,是語文大綱的要求,在實踐中往往難以實現(xiàn)。因為學生寫作內容的選擇是隨機的,寫作內容都不一樣,缺乏深度的思考,寫作的時間又有限,效果是難以保證的,也不利于老師點評,同時對其他學生也形不成示范的作用,而同一題材寫作則盡量避免了這樣的弱點,進行實戰(zhàn)操練也就非常容易,學生也有興趣。如訪談,進行實戰(zhàn)操練是比較困難的,可能需要提前做很多時間訓練,類似于作秀,而進行時不需要提前練習,因為這是系列作文中的一篇,已經以其他形式寫過了,現(xiàn)在則是一種更深度地把握。所以設計的教學目標也很容易完成。
第三,推動了對語文課文的學習,因為學生普遍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從而促進學生再學習。同時,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課文教學也有的放矢,教學效果較佳。
第四,注意了類推與尋找新的題材,集中題材的缺點使學生的視野變窄,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感,因此,在熟練的基礎上,及時類推,以補充題材集中之不足,方式主要是通過閱讀,有了前面的熟練掌握,這種閱讀就變得相對輕松了。
第五,有利于學生形成真正市場語言與項目化運作思維能力,將知識同現(xiàn)實結合起來,體現(xiàn)知識的價值,學生鍛煉了參與社會的意識與能力。從總體上看,作文就是一個項目運作,認真做完系列作文,就是完成了一個項目,提高了學生職業(yè)意識與能力,民主參與意識與能力。
第六,內容的安排體現(xiàn)出嚴密的邏輯性。在教改內容上,筆者一方面充分發(fā)揮語文發(fā)散性思維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又盡量彌補其邏輯性缺乏的弱點。每一個作文題目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突出了邏輯性,而且可以前后照應。
5)高職語文作文教改的后測部分結果在學期末,采取問卷的方式,樣本為三個教改班,隨機抽取三個對比班,發(fā)放問卷247份,收回247份,其中一份無效卷,主要指標滿意度的對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由于推行教改的時間不長,實驗班與對比班的區(qū)別不是很大,但九項指標里,實驗班有七項高于對比班,結合學生收益來看,還是取得較大的成績。
6)高職語文作文教改需要注意的問題:①此次教改主要限于機電、財貿專業(yè),文史類尚未涉及;②此教改主要在一、二年級展開,兩者接受的差別不大,只需要在內容上稍作調整。本學期,選取了一個三年級班,但接受起來較為困難;③本教改的話題限制了一個,有利于學生深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有可能厭煩,所以必須不斷尋求別的題目,同時也考慮與所學專業(yè)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語文編寫組.五年制高職語文1~4冊含教學大綱[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
[2]許建領.大學參與性教學-理論探討與系統(tǒng)構建[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
[3]孫俊臺.關于五年制高職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