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輝
現(xiàn)就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中如何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談談自己的體會: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就是要正確處理好課堂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知識與能力,讀寫與聽說等幾種關(guān)系。歸納起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改革課堂中心論,恰當處理課堂和社會的關(guān)系
過去的語文教學局限在課堂上,課本上進行,讀了講,講了讀,讀了寫。閱讀背書,作文抄書,從書本到書本,形成了封閉式,學院式,“象牙塔”的語文教學。講來講去就那么一些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寫作知識,而且所舉例子也差不多是從這本書或那本書上抄來的,老師不過充當教學的“搬運工”,少有從現(xiàn)實生活里抓來鮮活實例,語文教學一直都足不出戶,脫離不了教材教參,走不出教室,遠遠隔離了生活。今天,我們要樹立大語文學觀,在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的同時,溝通課堂內(nèi)外,聯(lián)系社會生活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盡可能地向?qū)W生生活的多個領(lǐng)域延伸、開拓,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把傳授知識,提高能力與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明確地告訴學生,學語文既要向課本學,向老師學,更要向生活學,向群眾學?!皩嵺`出真知”生活永遠是語文的源頭活水,最有生命力,也最豐富多彩,只有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單一封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到廣闊的生活天地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積極而廣泛地進行語文實踐,在實踐中領(lǐng)略、欣賞、體味、學習和創(chuàng)造,學生才能見多識廣,學到課本教材上沒有的,教師也沒有講到的東西,才能縮小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需要之間的距離,從而奠定語文教學的深厚根基,增強語文學科的實用性。
筆者呼吁:走出“戶外”,讓孩子看“云”去,營造“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大課堂環(huán)境。
2.改革教師中心論,教師與學生充分體現(xiàn)民主的關(guān)系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有教師的積極性,也要有學生的主動性。過去的語文教學,我們常把學生當作學習的客體,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學中教師包辦較多,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問,學生答。而且過于求同,追求統(tǒng)一的答案,一貫 采用注入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同時學生也存在著較強的依賴性,或缺乏自主性,老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或老是圍繞著老師的指揮棒轉(zhuǎn),這是不符合語文學科特點的。這樣做,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且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他們始終跳不出的老師手掌心,滿足于老師的答案。學得一點兒都不靈活,當然更談不上實踐運用了。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構(gòu)建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注重引導學生自學自悟,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抄寫喜歡的語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改革知識中心論 ,恰當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guān)系
過去的語文以字、詞、句、段、篇等知識的教學為主,學習掌握知識顯得尤為重要,而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得很不得力。教師只講是什么,不講怎么做,只要學生學懂,很少讓學生學會,更不注意使他們會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是尖子生,但也是低能兒,用諺語“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來比喻這些尖子生也許更合適。以上事例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并重。教者要通過對學生知識的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識字,看書,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規(guī)律和方法,具備獨立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在步入社會或升入高一級階段學習后,也能較快地適應。
4.改革讀寫中心論,恰當處理讀寫與聽說的關(guān)系
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課文分析占了主要地位,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被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占去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無時間落實。因而,普遍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較差。在課堂教學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聽話和說話時往往是抓不住中心,抓不住重點,聽不明白,說不清楚,更不要說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實感了。聽說與讀寫的關(guān)系實質(zhì)就是運用口頭語言和運用書面語言的關(guān)系。聽說的重要性不亞于讀寫。重讀寫,輕聽說;輕讀寫,重聽說,都是不可取的教學法,也是與當今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的?,F(xiàn)行使用的新教材,安排的語文實踐活動,就充分體現(xiàn)了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教者在教學時要認真落實。實踐證明:以聽助讀,以讀帶聽,以說助寫,以寫帶說,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始至終處于聽說讀寫的訓練,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同時,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聽說讀寫才會得到較快的發(fā)展和提高。
收稿日期: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