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 杏
米白、玫瑰抑或是黛青,一路行來,眼前的色彩不斷地被刷新。
在到約旦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就來自于那位叫“侯賽因”的國王,只是因為他那有些特別的名字;再就是死海,那能讓人的身體自然漂浮起來的咸水湖在我心中一直因為遙不可及而似乎覺得那是個并不真實存在的地方。
伴隨我入境約旦的只有那些一知半解的資訊:約旦是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北部、西亞內(nèi)陸的一個被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國包圍著的阿拉伯伊斯蘭王國。盡管是在夾縫中求存,約旦卻是中東地區(qū)最安全、最穩(wěn)定的國家。約旦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山地,東部和東南部為沙漠。沙漠占全國面積80%以上。約旦大部分為阿拉伯人,其中60%是巴勒斯坦人。還有少數(shù)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和吉爾吉斯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92%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教派……直到我來達安曼那一刻。
約旦的首都安曼雖是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卻不像一般的鋼筋水泥城市有著摩天高樓,除了幾棟新建的豪華酒店,其他建筑物都不超過四層樓。當(dāng)?shù)氐慕ㄖ锒际怯檬^砌成的,而且?guī)缀醵际敲装咨?看起來非常樸實堅固,所以安曼也會被稱為“白色的石頭城”。由于約旦天氣酷熱,最高溫可達40幾度,這種冬暖夏涼的石頭便成了最佳的建筑材料。低矮的樓房使這個城市更富有一種古老的歷史感,同時也是防御地震的最直接的方式。
安曼的白房子房頂?shù)膸讉€邊角都長短參差地有著一些從房基下一直延伸上來的鋼筋立柱,猛一看就像是長了幾根長長的“鋼筋頭發(fā)”。我覺得這種現(xiàn)象很新鮮也很有趣,還是約旦導(dǎo)游阿蒙的一番話解開了大家心中的疑惑:約旦的很多家庭都有不止一個孩子,通常都是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在一棟樓里,每當(dāng)有一個孩子準備成家立業(yè),就會在房基上增加一層,這房子就是給兒子結(jié)婚時當(dāng)新房用的。這真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好辦法,既節(jié)約了早期支出,又使孩子們得到的都是新房子。
安曼的市區(qū)很熱鬧,據(jù)說環(huán)城路有8條之多,有趣的阿蒙怎么也想不起“環(huán)路”這個中文詞匯怎么說,便用“一轉(zhuǎn)轉(zhuǎn),二轉(zhuǎn)轉(zhuǎn)”這個可愛的新詞來解釋,惹得我們一路上都在流傳著“一轉(zhuǎn)轉(zhuǎn),二轉(zhuǎn)轉(zhuǎn)”這個關(guān)鍵詞。麥當(dāng)勞和肯德雞的大招牌亮堂堂地樹立在街道上,不時擁堵的街道使這個國家“平均每兩戶就擁有一部車”的數(shù)據(jù)似乎名不虛傳。
從安曼拿到簽證后我們便驅(qū)車行進在公路上,所謂的“機場高速”并不是我概念中的封閉的公路,道路兩邊先是濃密的灌木叢,繼而就是一望無際的沙地。3個小時的行程后,我們到達了一個山地之城:佩特拉。
玫瑰色的石頭宮殿——佩特拉
沿著一條干涸的河床,我們行進在1812年,英籍瑞士人、探險旅行家約翰·貝克哈特的足跡上。身邊不時有身著長身白衣的貝都因人牽著馬匹前來拉客,他們笑容可掬,熱情而不失文雅。
這是一條起源于2600年前的古老商道。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阿拉伯游牧民族奈巴特人從阿拉伯半島北移到了現(xiàn)在的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nèi),開始興建佩特拉。
當(dāng)年他們仿佛一夜之間建起了佩特拉。繁盛時期,奈巴特王國的疆域從大馬士革延伸到紅海地區(qū),但是都城卻始終是在群山圍繞的易守難攻的佩特拉。到公元前321年,奈巴特人把佩特拉作為首都,那時的佩特拉是一派繁榮昌盛。但佩特拉似乎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幾百年來,佩特拉只為當(dāng)?shù)氐挠文敛柯淙嗣袼?仿若一座世外桃源。公元106年,羅馬皇帝特拉見征服了佩特拉,奈巴特人從此對佩特拉失控,這里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省,被稱做阿拉伯人佩特拉區(qū)。363年,一場大地震破壞了佩特拉城的很多建筑,佩特拉開始成了一個棄兒。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qū)興起,佩特拉又成了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1116年,歐洲十字軍在佩特拉建立起一個王國,但好景不長,1189年佩特拉的十字軍便向穆斯林軍隊投降。佩特拉的歷史至此就斷了章節(jié),奈巴特人也在現(xiàn)代的記載中成為一個謎一樣的民族了。
他們似乎在一夜之間從歷史的視線中消失,甚至沒有留下什么文字記載,只留下一座石頭城隱身在歷史長河中。
“佩特拉”(Petra)在阿拉伯語中是“被開鑿的巖石”的意思。因為這座城的全部建筑都是在兩邊山崖的巖石峭壁上由人工開鑿出來的,而它與敘利亞帕爾米拉等由石頭堆砌起來的遺跡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此了。
在佩特拉峽谷,我看到在巖壁上有很多的洞穴,是鑿巖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曾經(jīng)被人們當(dāng)作是房屋。不同階級不同身份不同國家的人有著不同規(guī)格的墓,有些墓群開鑿在平常人不借助工具難以到達的巖石中,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有精致淡雅的,有古埃及金字塔式的,也有奈巴特特色的階梯式山墻壓頂裝飾的。所有墳?zāi)沟慕ㄖ攸c都在正面的雕刻上,內(nèi)部則是毫無裝飾的巨室。
前方突然出現(xiàn)的峭壁擋住了去路,我不得不抬起頭來,這時我看到的就是著名的西克地峽。這是佩特拉古城的惟一的入口。兩邊的峭壁高入云天,只給這條道路留了一條窄小的縫隙,最窄的地方甚至感覺到一側(cè)的石壁已經(jīng)壓到另一側(cè)石壁之上,連形成一線天的地方都似乎不是最窄的。所以,當(dāng)時此處城門緊閉,只需少數(shù)士兵把守即可。這是一條沙巖上的巨大裂縫,在陡峭的懸崖夾縫之間蜿蜒一千米。西克地峽的峽底兩側(cè)巖壁上順山勢蜿蜒爬行著引水的石渠,石渠的水槽還完好地存在著,遙想當(dāng)年,這長長的水槽不知使多少人免遭干渴之難。在這“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西克地峽,水源便是主宰戰(zhàn)爭勝負的一個主要因素。
我還在為那鬼斧天工的水槽感嘆時,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淺色衣服上籠罩著一層暖紅的色罩。再仔細看周圍上下的石頭,那是怎樣的一種絢麗呀!我張大嘴巴東張西望時,一定像個呆子。西克地峽的巖石映得整個空氣仿佛都是紅色的了,那是一種艷而不妖的紅,高貴得就像一片紅玫瑰,怪不得這里被稱為“玫瑰峽谷”。
騎馬的行程在進入西克地峽前就已經(jīng)結(jié)束,接續(xù)行程是由馬車來進行,整個峽谷中便時常響起“的的”馬蹄聲。同行的小妹妹對落在團隊后邊有些害怕,她說這個峽谷沒人的時候有點恐怖,而我卻恰恰覺得在整個峽谷安靜下來后,有一種進入時間隧道、回到那金戈鐵馬時代的感覺。那時時響起的馬蹄聲,仿若是千軍萬馬兵臨城下,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圣戰(zhàn)之況。
還沒從西克地峽的媚惑中醒過神來,1千米多的峽地已經(jīng)走盡,當(dāng)看到兩峽的縫隙間出現(xiàn)的那玫瑰紅色的宮殿——哈滋尼寶庫時,我差點被晃得暈過去。
那是佩特拉最壯觀的遺跡,是古代最宏偉的遺跡之一,完全由山壁實心的巖塊雕刻而成。那場景會使初來者進入一種似乎不真實的幻境,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這座玫瑰之城真真切切地呈現(xiàn)在你眼前時,那幾乎使你窒息的哽咽才會緩過勁來。
哈滋尼屹立在玫瑰色的山崖下的石壁前,這座佩特拉古城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好的石鑿建筑據(jù)傳說是奈巴特王國的“藏寶閣”。整個大殿高達39米,寬約22米,分為上下兩層,每層中間有6根圓形石柱子,柱上刻有女神、武士等雕像;上下層的石柱加起來是12根,象征著一年中的12個月,石柱中間又有30朵雕花,象征著每個月的30天。那中間的石柱頂著的甕狀物據(jù)說是藏寶的盒子。后人對這藏寶之處有著太多的幻想,于是就使得這所謂的“藏寶閣”上多了許多的槍眼,但至今,貪心的后人們也沒有看到這“寶盒”中的一粒寶石。
從玫瑰城哈滋尼這里開始,馬車便不再前行,高大的駱駝承擔(dān)著后邊行程中沙地跋涉的運輸任務(wù)。
佩特拉曾經(jīng)是古國羅馬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現(xiàn)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特有的建筑,比如說階梯劇場、廣場、公共浴室等等。
從哈滋尼宮殿沿著一條寬闊的沙石路向西北方向走去,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陵墓群,還有露天的古羅馬劇場。劇場背靠山崖,有34層階梯式石鑿的7000多個座位。
沿著劇場再往西北走,就是曾經(jīng)無比輝煌的古羅馬大道了。它位于山谷盡頭寬闊的大道上,那斑駁的石板路依然承載著幾千年的文明。羅馬人占領(lǐng)這里后,在石板路兩邊立起了兩排石柱,還建造了石頭的拱門。從拱門前行不遠,就是一座巨大的石窟宮殿遺址:“女兒宮”。此宮據(jù)說是奈巴特國王為埃及法老的一位愛哭的公主所建。“女兒宮”的殘墻至今依然聳立在這遭遇過多次地震的土地上,據(jù)阿蒙介紹是因為那些壘墻的石磚都是大小交錯地堆砌,中間還有一些木頭作為夾層,以減輕石頭之間的摩擦碰撞,增加彈性,所以才能歷千年而不倒。由此我想到了很多中國的古建,那些土木結(jié)構(gòu)的中式建筑可經(jīng)歷百年的風(fēng)雨,但比起這些石頭結(jié)構(gòu)的建筑來還是顯得孱弱短命得多了,圓明園在經(jīng)歷那場浩劫之后,留下來的就是那些可以經(jīng)得起歷史琢磨的石頭建筑了。
一路上有很多做生意的當(dāng)?shù)赜文撩褙惗嘁蛉?他們可以說是佩特拉的原住民,由于開發(fā)和保護這座古城,他們被遷居出了古城的領(lǐng)地。所以,政府讓他們在這里做些小生意和牽馬、牽駱駝拉客來維生,算是對他們的補償。
在古城中觀看當(dāng)?shù)靥赜械墓に嚻贰F(xiàn)場手工制作沙畫也是一件讓人驚喜的事情。幾只碗中裝著各色沙子,手藝人往一個小玻璃瓶中依次灌進不同顏色的沙子,然后只靠一只小細棍子就勾勒出沙漠駝鈴等各種具有當(dāng)?shù)靥厣膱D案。在其中一處制作沙畫的攤檔前,我居然遇到了一位會說流利的粵語的貝多因人。他曾經(jīng)在中國的香港和深圳呆了7年,還在那邊娶妻生女,這次是回來聯(lián)系些生意,他已經(jīng)覺得自己的家就在中國了。
青色鹽水湖——死海
從佩特拉古城到死海有265千米,3個小時的車程,正是我們消化在佩特拉徒步旅行的疲勞的好時候。沿路有幾處軍方設(shè)立的檢查站,坦克就那樣靜靜地披著偽裝網(wǎng)趴在路邊,那些荷著沖鋒槍、身著迷彩裝的軍人們沒有給我不安和緊張的感覺,反倒覺得他們很帥的。他們看看我們的護照后,總是禮貌地微笑著放行。
死海是一個狹長的內(nèi)陸湖泊,是個咸水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7米,比吐魯番盆地還低250米,為世界陸地最低點,被稱為“世界的肚臍”。它南北長約85千米,東西寬約20千米,總面積1050平方千米,最深水面約400米。近年來,由于水的蒸發(fā)量大于注入量,死海面積正在逐漸縮小。冬季海水溫度一般也能達20攝氏度左右。
我原來以為死海就是個小水坑,到了這里才知道它是那樣的宏大,真是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呀。據(jù)說死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部分,是一塊下沉的地殼,夾在兩個平行的地質(zhì)斷層崖之間,位于沙漠之中。在山谷中轉(zhuǎn)圈圈的時候,確實能看到這是一個裂谷地帶,奇形怪狀、張牙舞爪的風(fēng)化巖壁屹立在山谷中。透過車窗,死海平靜的蔚藍映入我的眼底,靠近海灘的地方是寬寬的一圈白色的海鹽。死海的含鹽量是大海的5倍,是個天然的大鹽湖,因此水中和岸邊沒有任何生物生存,故得名“死?!?。湖水還常會發(fā)生渾濁,使湖水呈濃重的奶白色。這是由于湖水中的鹽發(fā)生了反應(yīng),大量銀白色的結(jié)晶體會附著在湖面上,從而出現(xiàn)“旱冰”現(xiàn)象。
我們在靠死海邊上的DEAD SEA酒店停了下來,酒店的設(shè)施十分豪華,據(jù)說很多德國人都專門來這里療養(yǎng)度假。因為死海海水富含化學(xué)物質(zhì),醫(yī)治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的療效不錯,死海黑泥更具有獨特的美容效果。有一家德國的療養(yǎng)中心就設(shè)在這里,專門治療皮膚病和風(fēng)濕等慢性病。在約旦死海沿岸很多地方都被開發(fā)成了浴場,可以選擇不同價格的浴場來享受死海漂浮。
可惜我們趕上的天氣不太好,天色昏黃,不能清晰地看到死海的落日,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
團里的幾個姑娘有備而來,換上漂亮的比基尼,雀躍著跑向湖邊,但剛邁進幾步就叫喚開了,原來是水中的大鹽粒扎在腳心上了。不會游泳的這次算是過了癮,終于在死海巨大的浮力支托下躺在水面享受了一番漂浮的滋味。大家都往身上大把地抹著海泥,弄得渾身上下都是巨嚴重的腥味。這時候如果不穿比基尼還真是浪費了這海泥了。
旅游 資訊
交通:
卡塔爾航空公司有航班前往,但需在多哈轉(zhuǎn)機,不過轉(zhuǎn)機時可以在多哈逛逛。
多哈和北京時差:-5小時(如北京時間10:00;多哈時間5:00)約旦和北京時差:-6小時(如北京時間10:00;約旦時間4:00)北京到多哈飛行時間約9個半小時,多哈到安曼約3小時??ㄋ柡娇展究梢再浰投喙肴沼斡[city tour,并協(xié)助辦理出境手續(xù)??ㄋ柡娇展具@樣規(guī)定,通常轉(zhuǎn)機時間超過5個小時,卡塔爾航空公司贈送多哈半日游,機場有空調(diào)小巴士負責(zé)免費接送游覽;如果轉(zhuǎn)機要過夜,卡塔爾航空公司贈送一晚免費酒店住宿(含早餐)。安曼——出租車0.15JD起步,0.1JD/100米(約合12元人民幣/千米),出租車大都是黃色的。
住宿:
佩特拉:CROWNE PLAZA RESORT星級:四星級
Website:www.crowneplaza.com
(房間內(nèi)有電熱水壺)
安曼:CHAM PALACE HOTEL星級:四星級,實際上是五星級的設(shè)施。
Website:www.chamhotels.com
電源:雙孔圓插頭和中國式的雙孔扁插頭
還有平板式褲夾
這里的酒店大多沒有開水,想腐敗一點就自己帶電熱水壺
入住酒店介紹
安曼沙姆宮:安曼是約旦的首都, 集現(xiàn)代氣息與古老文明于一體的城市。城市里遍及了歷史遺跡,從石器時代到希臘、羅馬、直至伊斯蘭時期。在這里,坐落著世界超豪華酒店之一“安曼沙姆宮”。優(yōu)美高雅的環(huán)境和異常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將給您留下令人難忘的回憶。160套高雅的酒店客房及套房供您享用。設(shè)有全天24小時開放的咖啡廳,游泳池及l(fā)e Grill餐館;沙姆健身中心,Jacques Dessange美容美發(fā)沙龍,會議中心及宴會餐廳,le Bambou酒吧,美食餐廳及商務(wù)中心。
氣候:
約旦的氣候非常干燥,約旦溪谷的年雨量在200mm左右,7~9月的氣溫高達45℃,冬天天氣不好的日子居多,一年降4~5次雪。南部有舒適的避寒勝地,但是旅行以春季或秋季較為適宜。太陽下山之后,氣溫會急劇下降,所以毛衣和外套是不可或缺的衣物;若到沙漠地帶旅行,太陽眼鏡、帽子、長袖襯衫也是必需品。欲參觀遺跡,要穿適合步行的靴子。在顏色上,約旦是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的一些禁忌在約旦必須遵守,因此忌黃色,認為黃色象征死亡。
貨幣: Jordan Dinar(簡稱JD)1DJ=1.5US$
在約旦購物也可以直接用美元
簽證:落地簽證
小費:搬運1件行李,旅客需付200Fils,在餐廳需付10%的服務(wù)費。計程車司機不必給小費。
飲食:
約旦人早餐常吃“燜蠶豆”、干酪、乳酸酪等。中、晚餐主要吃蔬菜、水果、約旦名菜“曼沙夫”、開胃小吃“邁茲”等??Х仁羌s旦人的主要飲料。
酒店的自助餐中常有腌制的橄欖,吃的時候再澆上橄欖油,味道微酸、稍苦,但因為是特色食品,所以還是應(yīng)該嘗嘗的。用大塊雞肉做的手抓飯也很不錯,但是要配上爽口的飲品,否則有點油膩。
特產(chǎn):
死海海泥、海鹽、掛毯、陶器、銀質(zhì)首飾、橄欖木、鎳邊的傳統(tǒng)制品。還有阿拉伯人頭上所戴的亞卡魯布料,和頭上名叫Gotal的發(fā)圈。
還有裝在玻璃瓶中的沙畫,不過在佩特拉公園外面買會比現(xiàn)場制作便宜些,大約是便宜1/3左右。攜帶時要小心,很容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