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妮妮
我國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將“寫作”定義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因而,寫作成為師生共同關注的一個部分。下面將美國加州母語《寫作內容標準》中的7-8年級階段與我國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寫作部分作比較,以便從中吸取一些有益之處。
一、比較
(一)相同點
寫作教學把表達方式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各種類型的教材幾乎都含有這方面的內容,同時也規(guī)定了寫作應遵循的文體。美國加州把表達方式的訓練分為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等幾個內容, 要求學生會寫根據表達方式的不同劃分出的三種文體,即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我國初中新課標也體現了這一點。加州在《寫作內容標準》寫作應用這一欄指出:“學生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描寫性的文章……”。在我國的課標中是這樣規(guī)定的:“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泵鑼?、記敘、說明、議論這四種表達方式是從descriptive、narrative、expository、persuasive逐漸發(fā)展而來的,后來成為相對獨立的表達手段,最后演變?yōu)橛洈⑽?、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文體。雙方都認識到了寫作不是憑空構想的,而是有章可循的。表達方式和文體的闡釋給學生寫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寫作產生理性的認識。
二者都提到了作文的評價與修改這一問題?!秾懽鲀热輼藴省吩谠u價與修訂這一欄提出“檢查文章思維邏輯和詞匯使用的準確性,進一步修改作品以改善文章的結構和詞匯的運用”,“對文章的修辭、組織和結構、觀點的連貫性、段落、篇章和思想之間的過渡等進行修訂”。我國的課標提出“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泵總€條例下都有詳細的論述。評價與修改是一個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學生通過對作文質量的自我評價與修訂,獲得新的認識,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老師應把修改看作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倡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教師與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教和學的方法,可以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形成師生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
(二)不同點
首先,《寫作內容標準》對每個年級的寫作都有詳細的闡述,分為寫作策略和寫作應用兩大部分。這種寫作教學的可操作性強,教師可以根據標準有條理地進行教學,從而形成嚴謹的寫作教學體系。我國的課標對寫作教學目標進行了總的概述,卻沒有一個具體可操作的學期階段目標,更沒有一個具體、完整的寫作教學體系。這讓教師很難實施具體的寫作教學,老師或是即興而發(fā),想到一個作文內容就來安排活動,或是根據教材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然后講解修改作文。這樣的教學,老師教得費力,學生也學得吃力。學生很難真正地提高寫作水平,作文對學生來說就成為了負擔,進而使其產生畏懼心理。
其次,加州學校的作文訓練體系突出了實用文寫作的地位,注重實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7年級老師要求學生寫調查報告,寫勸導性文章。8年級還要求寫與職業(yè)發(fā)展有關的公文,包括簡單的商業(yè)信函、求職信以及技術性的文件。不同類型的文體都有具體的要求和說明。重視各種實用文體的寫作訓練,體現了強烈的務實精神。在我國的課標中,只有簡單的一句“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更不用談如何進行教學操作方面的內容了。在寫作教學中,如何寫應用文這一點幾乎沒有受到師生的關注,這樣長期的教學讓學生很難寫出合格的應用文,比如請假條、書信、通知、報告等實用性強的文章。我國的寫作更多要求的是寫文學類的文章,要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弊⒅貙W生內心的感受,通過事件讓學生表達內心的感受,然后闡發(fā)抽象的事理,這樣的寫作教學沒有現實的功用,也沒有確切的目的。
最后,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 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加州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紙筆寫作能力的同時, 非常重視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的鏈接, 倡導學生使用電腦,掌握搜集信息和材料的方法, 以便讓學生能形成信息素養(yǎng)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寫作能力,從而適應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的要求。利用電腦為寫作服務被明確地寫入作文內容標準中,“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多樣的資料搜集工作”“利用簡單的數據庫展開表管理組織報告內容和信息”。在我國的課標中沒有提到使用電腦搜集信息的要求,有的學校和老師甚至禁止學生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學生掌握信息的能力十分缺乏,獲得信息的渠道極其有限,除了書本以外幾乎沒有外界的途徑。相似的生活經歷和平淡的現實體驗,導致學生取材空乏,寫作時無話可說。這樣也容易產生“花盆效應”,學生一旦離開了課堂的管理和老師的指導,就不能很好地處理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無法有效地掌控自我。
二、借鑒
在加州的《寫作內容標準》與我國的新課標中寫作部分的比較中,我們發(fā)現寫作的實用性與文學性的問題值得思考。
現在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脫離現實生活的學校教育是沒有意義的, 語文教學的內容應朝著以現實為中心的目標不斷更新。美國加州的寫作教學隨著年級的升高,對實用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根據現代社會信息交流的需要來安排寫作教學的內容。把培養(yǎng)學生實際的應用寫作和交流能力作為首要目標, 以使學生能與他人以及社會進行有效地溝通, 從而實現全社會的共同發(fā)展。寫作教學在注重社會現實需要的同時, 也同樣關注了人類本身, 引導和鼓勵學生保持對文學寫作的熱情是寫作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年級,寫小說或自傳性質的記敘文”“寫文學作品的讀后感”;“8年級,寫傳記、自傳、短故事或記敘文”等等。在注重實用的同時,也注重了文學類的文章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平衡,不會出現一邊倒的現象。我國初中的寫作部分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涉及到實用文,文學性的文章處于壟斷地位。教師把作文訓練的重點放在話題作文、材料作文上,注重學生在作文中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強調個性表達、以生活作文為中心,重視作文的技巧運用,突出造文之法。課標中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提出的這些觀點本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能夠讓學生抒發(fā)情感,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如果作文教學僅僅鐘情于感悟式的內心情感寫作,那么就容易產生一些媚俗的文章,顯得不大氣。如同隱居的文人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文章充其量只是用來自娛自樂的,對自己與社會沒有很大的作用,最終只能是孤芳自賞,學生也顯得沒有絲毫生氣。如果更多地為學生的未來著想,教師就有必要加強訓練,讓學生寫些實用性的文章。否則,學生就可能被狹隘的情感精神制約,“成為徒具豐富的人文情感的生活乞丐”。只有實用性與文學性結合, 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實現綜合發(fā)展。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學校應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術操作工具。學生只要把握得好,計算機、網絡、書本等工具都可以用來為寫作服務,這樣,老師還可以訓練學生辨別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材料的動手能力。學生要打破封閉的學習環(huán)境,多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參與到生活中,這樣寫作的素材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寫作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三、結語
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美國加州和我國的初中課程標準寫作的理論還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對照內容。僅從理論方面來看,我們很難判斷我國和加州寫作理念的優(yōu)劣, 但是,寫作教學不可避免地要立足時代, 適應現實的需要。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初中的寫作教育方式與美國加州的寫作教育方式之間有一些差距。寫作理論和教學永遠都不會有一成不變的規(guī)律可循, 寫作教學的目標和方法要始終保持一種開放性的姿態(tài)。實際上,在變化中不斷適應新的發(fā)展需要, 根據時代的進步,在文化及語文教育領域做出相應的理論調整,是美國加州寫作理論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
[作者通聯:湖北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