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俊國
摘要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新形勢下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對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機關支部 文化建設 廉政文化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196-01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jīng)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資源作為一種價值導向和精神載體,在提高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能力,培養(yǎng)政治認同和維系政治穩(wěn)定,維護執(zhí)政權威和鞏固執(zhí)政地位方面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江澤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奔訌娏幕ㄔO,就是為充分發(fā)揮教育在廉政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良好社會風尚和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為廉政建設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一、文化與廉政文化的定義
一般地,文化通常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念、生存方式等構成的觀念形態(tài)的復合體。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的才能和習慣的復雜整體。由此可見,文化有先進與落后之分,有精華與糟粕之別。先進文化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靈魂。
廉政文化不等于廉政活動,它是人們對廉政活動的過程、方式、內容、結果等的反映,是人們對廉政活動的情感與態(tài)度;是以廉政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文化,是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是人們關于廉政的知識體系、思想信仰、價值觀念、為政理念和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管理制度、生活方式等的總和,是廉潔從政行為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反映。在我國,廉政文化作為先進的文化形態(tài),反映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是反應中國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
廉政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廉政文化是以先進的廉政制度為基礎,以先進的廉政理論為統(tǒng)領,以先進的廉政思想為核心,以先進的廉政文學藝術為載體,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實踐。它通過其知識體系、價值觀念、思想信仰和行為規(guī)范,教化社會成員,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保持社會認同,凝聚社會共識。
我國社會主義廉政文化的內涵,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清正廉潔的思想精髓,體現(xiàn)了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思想,貫徹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于廉政文化建設的一系列論述,也汲取了當今世界其它民族的優(yōu)秀廉政文化成果,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體現(xiàn)了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鮮明的時代精神,反映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
(二)是實現(xiàn)“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黨全社會”的有效形式
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是一個沒有根基的民族,一項沒有文化的事業(yè)也是一項沒有根基的事業(yè)。同樣,沒有科學的文化觀念作指導,反腐敗斗爭難以形成先進而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廉政文化是以廉政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文化,是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chǎn)物。廉政建設需要以文化為載體,文化建設應包括廉政內容,廉政與文化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將廉政文化融入到社會大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廉政文化的導向功能,引導廉政教育從“文件”走向“文化”,有利于形成旗幟鮮明的輿論導向,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發(fā)揮廉政文化的熏陶功能,引導廉政教育從“會場”走向“廣場”,讓“廉政之聲”響遍每個角落,滲透各個領域,使人們的思想在無聲無息中受到先進思想文化的浸潤,強化了黨風廉政教育的滲透力;發(fā)揮廉政文化的塑造功能,引導廉政教育從黨政機關的“院內”走向“院外”,啟發(fā)人人思廉、保廉、促廉,時時矯正人的認識偏差,極大地拓展了黨風廉政教育的領域和覆蓋面。
(三)基層廉政文化建設是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礎
群眾是廉政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體。古往今來,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頌揚廉政、貶斥腐敗的文化作品,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不朽光芒,已成為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和人類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構成,并與其他文明成果結合在一起,繼續(xù)引導著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群眾是廉政文化的功能賴以發(fā)揮的主體和傳承主體。
廉政文化建設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的強烈的心理期待中誕生發(fā)展起來的,也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經(jīng)濟、社會、文化背景的人群的廣泛支持和參與,廉政文化才得以蓬勃興起,造成聲勢,升華為一種新型的文化。廉政文化的繁榮,依賴于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只有將其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眾,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做好廉政文化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一)干部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
廉政文化建設離不開全體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具體舉措,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途徑來抓,要以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行為來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廉政文化活動的熱情,引導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要通過經(jīng)常的、廣泛的、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不斷看到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不斷聽到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斷參與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只有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在共同參與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廉政文化建設才會出現(xiàn)勃勃生機,才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二)追趕時代的步伐,體現(xiàn)時代特色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要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追趕時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位,體現(xiàn)時代特色。只有把繼承和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才能使廉政文化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廉政文化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必須旗幟鮮明,不可模棱兩可。要用格調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領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礎,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三)創(chuàng)新內容,加大宣傳
借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直觀性、靈活性、全面性、有效性,是廉政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加大科技含量的具體體現(xiàn)。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形式,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提高。同時要注重建立完善“大宣教”格局,發(fā)揮“大宣教”的作用,調動各方面共同參與廉政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獨特新穎的載體,在廣大黨員干部以及全體公民中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峰巖.在全國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廉政文化建設研討班結業(yè)式上的講話.黨風廉政教育參考資料.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