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鋒
個體心理差異,也叫個別差異,是指個體在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別。它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教育、實踐所形成的一貫的、持續(xù)的、不同于他人的個體心理特點。①個體差異對教育效果有顯著的影響。而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是個體差異中較為突出的一個維度,對學生學習也有一定的影響。關注學生的性別差異,“因性施教”,對指導中學作文教學有積極的意義。
“因性施教”是針對我們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的“一刀切”而言的。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沒有關注學生性別差異,學生在這種“統(tǒng)一”的訓練中會不自覺地形成呆板的寫作模式,所寫的文章毫無新意,缺乏內涵。而“因性施教”則關注到了學生的性別差異,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男女生各自的潛力,使他們揚其所長,補其所短,培養(yǎng)更高的寫作能力。
一.性別差異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
1.男女生對作文體裁的愛好有很大差異。
以我從教的經驗,班上喜歡記敘文的女生超過男生,而喜歡說明文、議論文的男生卻超過女生。男女生文章體裁上的這種偏愛,可以說明,女生更擅長形象思維,男生更擅長邏輯思維。
2.男女生取材范圍存在較明顯差異。
女生喜歡以家庭和周圍生活為題材,而男生更多的喜歡聯系個人志趣愛好來選取題材。此外女生特別鐘情于日記,同時對自己的“杰作”諱莫如深,正如心理學家所說,日記成了她們“沉默的、決不饒舌的、最為理想的聽眾”。
3.男女生寫作態(tài)度上也存在差異:
3.1、男生獨立性較強而女生依賴性較強。
例如,對待作文前的指導,女生多數要求教師給予詳細的指導,而男生多數要求教師“點到為止”,甚至不做作文前的指導。此外,自由命題作文,男生多數情況下好于女生。
3.2男生多粗心而女生多細心。
寫作過程中,女生對問題的思考比較細心和周密。就審題而言,通常女生仔細審題的多于男生,男生不認真審題的“發(fā)病率”高于女生。個別男生把審題看得十分容易,不加推敲和琢磨,膚淺而粗心,往往敗筆連篇。
二.教學對策
1.針對性別差異,精心設計命題。
男女生在寫作選材上存在著性別差異。女生在感知覺方面較為細膩、敏銳。因此,女生對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感受強烈,體會深刻。同時,女生又善于將這些富于生活趣味的大量材料加以搜集儲存。所以在作文選題上,往往集中在一些感悟和零星的生活片斷上。而男生不善于細心觀察,擁有的寫作素材相對女生而言少。在選題材方面則較為喜歡時政、戰(zhàn)爭等內容。所以語文教師在命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別差異,使各個命題帶有性別特征,讓男女生在每一次寫作中,都有話可說,真實地體驗到寫作的快樂,關鍵是還可以在寫作中提升不同性別的學生對生活的真實感受,使他們熱愛生活。但如果隨意出題,就容易造成某一性別的學生有話可說,有興趣去寫,有較強的成就感;而另一性別的學生可能就無話可說,導致胡編亂造。
2.針對性別差異,組織學生互評。
語文教師可以組織男女生作文互評。女生在遣詞、造句、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細微、局部方面較為擅長。在作文修改中,她們會在字、詞、句、段的推敲及表達技巧方面花費更多的時間;而男生注重作文的整體規(guī)劃、布局謀篇,在作文的構思、總體輪廓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但是女生細膩有余而綜合不足,男生則綜合有余而細膩不足。通過合作修改作文,男女生能夠自覺意識到各自以前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思維得到交流發(fā)展。而這也正是組織男女生作文互評的目的,即以改促寫,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
3.針對性別差異,實施不同評價。
女生在寫作文時,時常表露自己的親身感受和情緒,將寫作作為傾訴自我情感的途徑。因此,對待女生的作文,語文教師要以情感化基調進行評價,言辭表達應委婉柔和。如果女生在作文中表達了尋求情感幫助的問題,教師應在評價過程中,用真情去撫慰、化解女生的迷惑,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一般不應采取直接的方法,而應間接的,或旁敲側擊,或用其他實例說明,來避免學生的尷尬。針對男生較為理智、遇事冷靜沉著,心理承受能力強的特點,在評價男生作文時,教師的評價風格應更客觀、且更理性,應將評價意見表達的直接明白,精煉干脆。
性別差異對中學作文教學的影響正逐漸得到教育界的關注,也產生了一定的效果。我們期待著能運用更多的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來指導我們的作文教學,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顧芳著:《關注學生寫作心理 改革中學作文教學》[Y],碩士學位論文,揚州大學,2006年。
[2]張大均著:《教學心理學》[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3]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王鋒,湖北宜昌市第十五中學教師,華中師范大學2007級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