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于寫作,難于寫作,苦于寫作,是一些學生的通病?;蛟粺o甚可寫,或曰心有言而難成文。每次寫作,或草草了事以敷師責,或剽竊他人文章以嘩眾取寵,文思并茂者更是如鳳毛麟角。那學生心中的一池春水真是“波瀾不驚”嗎?通過這幾年教學實踐,我認識到:學生心中非無物也,難在發(fā)掘也。要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命題應貼近學生
中學生的特點,由少年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過度,好奇心強,對新事物較為敏感,且充滿興趣,喜歡幻想和想象,討厭成人化的說教,討厭呆板、枯燥的生活,討厭老套陳舊的作文題目。題目陳舊、老化,學生就會對所寫的事物無動于衷,缺乏熱情,情不發(fā),故辭不達,自然就很難寫出好作文。如《難忘的一件事》、《暑假中的一件事》、《新學期的打算》等,這類作文題在小學階段學生不知要寫上多少遍,照抄舊作文本的不乏其人。如此這般怎能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呢?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作文題的思考與設計。我以為命題切忌呆板、落套,應力求新穎、有趣,帶有感情色彩。
其實在教完一篇課文時,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去讓學生習作,既能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又能很好地發(fā)揮課文這一作文教材的作用。
例如在教《雷雨》一課時,有很多學生認為其中侍萍這一人物太過善良。侍萍應該讓周樸園賠更多的精神損失費這才是明智之舉。于是我就要求學生們有興趣回去改寫《雷雨》,塑造新時代新女性——侍萍。后來交上來的作文當中,有許多構思巧妙,意義深刻的作文,同時也訓練了同學們的劇本寫作。
在學完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這一演講稿之后,我也要求學生們寫同一題目的演講稿,讓學生們自己把自己的夢想寫出來,并且特意安排兩節(jié)班會課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學生們積極參加,稿子一次次地修改,演講比賽氣氛很好。
這樣把題目出到學生的心坎上,就會加強題目對學生寫作欲望的誘發(fā)力,很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表達欲。學生便有話可說,有情想抒,有理想議,從而達到不吐不快的境界。許多大腦中儲藏的信息源源不斷吐露出來,寫出了自己心中真實所感,反映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
幾年來,我嘗試著把作文訓練變?yōu)槎喾N形式的寫作練習,形式靈活多樣,效果也好得多。
比如:在教學描寫人物外貌的習作時,我采用了游戲競賽法。
(一)揭題導入:
1.簡略介紹:“寫人的記敘文”。
2.板書課題:外貌描寫。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寫的具體內(nèi)容。
1.請同學說一說你同桌的外貌。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來描寫外貌的。
3.師生共同歸納外貌描寫的具體內(nèi)容。(長相、衣著、神態(tài)、姿態(tài)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1.看投影,了解觀察不同年齡、職業(yè)、身份、性格、性別人物的外貌特征。
2.師生歸納,小結:由于描寫對象的不同,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身份、職業(yè)等也都不同。因此,在描寫人物外貌時一定要把握人物的顯著差異,以表現(xiàn)不同的人物。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變化而給外貌帶來的變化。
1.投影出示“高興”、“疼痛”、“發(fā)怒”、“傷心”四幅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比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2.學生觀察,同桌討論,老師巡回指導,自由發(fā)言。
3.小結:外貌描寫,不僅要寫出特點,還要寫出人物思想感情變化而給外貌帶來的變化。因此,描寫人物,更主要的是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充分體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
(五)命題寫話,當堂訓練。
請寫一段話,介紹老師或同學的外貌,文章中不要出現(xiàn)姓名,寫完后讀給大家聽,請同學們猜猜你描寫的是誰,如果能被大家猜出來,你的這篇文章就能得優(yōu),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像。
作文課上引進了競爭機制,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于寫作文關鍵不是不知如何寫,而是想不想寫的問題,有了作文的興趣,愿寫,就找到了樂趣,有了寫作的動力,自信心也即產(chǎn)生了,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寫作的指導上,應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去激起學生的樂趣與自信。
三.開闊學生的視野
古人云:“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遍喿x教學若僅限于教材上的幾篇文章,學生便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除了要求學生平時多觀察思考之外,我還經(jīng)常指導他們閱讀一些中外名著,欣賞一些著名影片,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詞匯,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有一次,我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了小說《誰動了我的奶酪》,學生聽得非常投入。課后,學生不僅把學校圖書館里的這部小說借空,有幾個還特地到書店里買來閱讀,不少人主動寫了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由此可見,課內(nèi)和課外,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張開一翼,自然飛行無力,只有雙翼并舉,才能自由飛翔。作文教學必須樹立“大作文觀”,強化課外積累,堅持課內(nèi)課外雙管齊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總之,學生的心不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他們更不是腹中空空的癡者。怎樣吹皺那池美麗的春水,關鍵在于我們教師的引導。
何春梅,教師,現(xiàn)居浙江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