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宗
圖/柏長均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綠色觀念,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使我對樹木的偏愛,遠勝于其他一切自然之物。這種偏愛深深地植根于我人生的體驗與感悟之中。
對樹的偏愛使我一直關注軍校的林木,近30年來的長期觀賞和主觀想象,終于使我發(fā)現(xiàn)國防科技大學校園里的許多看似尋常的林木,不僅有觀賞的形色之美,而且有令人驚嘆的意蘊之美。
長城杏。到過國防科技大學的人,都會對北大門的雄偉厚重和深刻蘊義留下難忘的印象。這座有創(chuàng)新型風格的三湘第一大門告訴人們,以高科技武器裝備起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強后盾。與長城式大門相匹配,圍墻外側長有6棵盛年的銀杏樹,被稱作“長城杏”。它們雖然已逾百年,但對長壽的銀杏來說,仍是風華正茂的盛年。
銀杏,最能寄托國人高尚情操的一種珍稀樹種。銀杏是經(jīng)歷第四季冰川嚴酷冰寒后獨存于中國的珍稀樹種,早在公元前715年9月25日,魯國和菖國的使者伯禽與菖子就在山東菖縣定林寺的一棵銀杏樹下會盟。這棵曾經(jīng)見證歷史一幕的銀杏,已成為今天最古老的銀杏樹王,樹齡高達3000年,徑圍16米,樹高25米。郭沫若先生曾作散文《銀杏》,盛贊其是神圣之樹:“你這東方的圣者”,“你這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你是隨中國文化俱來的亙古的證人”,“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的呀!”
矗立在科大北門旁的銀杏生機勃勃,它們以深沉的歷史目光注視著國防科技事業(yè)。曾經(jīng)見證過中國歷史文化的銀杏,正在見證著中國科技強軍的前進步伐,它們神奇的經(jīng)歷和頑強的生命力也在鞭策和鼓勵科大人創(chuàng)造卓越!
軍工松。松樹的蒼勁質(zhì)樸映照出中華民族的主流氣質(zhì)和審美心態(tài),“大翼垂天九萬里,古松拔地五千年”的恢宏之氣畢竟是華夏歷史長河的主旋律。
理學院大樓東南角東墻旁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它與哈軍工南遷長沙后的長沙工學院、國防科大一起成長壯大,至今已昂首凌空,即將超越大樓之頂,欲到更廣闊的天空中伸展主干和枝葉。因此,有“軍工松”的美稱。松是一個顯赫的大家族,松科樹類有一百種以上,金錢松、銀杉、鐵杉、雪松等都是其中的珍貴樹種,每一種松樹都有其獨特的形態(tài)、經(jīng)歷和價值,且都以長壽、健美著稱。其中,雪松更有其特殊的地位,如兼顧樹姿的優(yōu)美、樹種的珍貴、綠化的廣泛和生命力的強盛,在眾多松樹品種中,雪松無疑會名列前茅。如要在校園里挑選象征哈軍工傳統(tǒng)和精神的樹木,若再要求同時適應寒冷的哈爾濱之冬和炎熱的長沙之夏,則非雪松莫屬。哈軍工作為中國現(xiàn)代軍事技術教育的搖籃,她的人才、技術、體制和管理,一直有形無形地深刻影響著中國當代絕大多數(shù)軍事院校,而她的傳統(tǒng)和精神更在華夏大地上碩果累累。作為哈軍工的主要繼承者,國防科技大學不僅要繼承和發(fā)揚蒼松常青的哈軍工傳統(tǒng)和精神,而且要以“新松恨不高千尺”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以“孤標百尺雪中見”的艱苦卓絕和雄心壯志,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再創(chuàng)輝煌。
將軍樟。人們常喻樹王為“將軍”。美國加州的巨型紅杉,是世界著名的樹中之王,古老而巨大,被稱為“將軍”;我國北岳恒山有一古松,樹身巨大,樹形頗像披甲掛鎧、威風凜凜的戰(zhàn)將,人稱“將軍松”;嵩山嵩陽書院一棵兩千年的古柏名為“將軍柏”;西安二炮工程學院的樹王亦被稱為“將軍桐”。
國防科技大學的樹王位于北院池塘北面的原附中操場內(nèi),是一棵樹齡逾200年的巨樟,樹干直徑超過1米,須3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被稱為“將軍樟”。將軍樟,高大壯美,生機盎然。高聳的樹冠伸向天空,倒懸的旁枝卻幾近接地,枝葉之繁茂,冠絕校園各樹。
銀河樟。最近竣工的科大新銀河大樓,使其左前方一棵原來淹沒在密集宿舍樓之間的巨樟得以彰顯出來。遠遠望去,銀灰色端莊精致的大樓,似乎將景致秀美的綠樟攬入懷中,安詳?shù)靡獾恼翗渌坪跸蛉藗冊V說:世界上只有極少數(shù)的科研團隊,既能創(chuàng)造頂尖的科技成果,又能貢獻偉大的精神財富;國防科大的銀河人就創(chuàng)造了這樣了不起的奇跡;“銀河”巨型計算機家喻戶曉,“胸懷祖國,團結協(xié)作,志在高峰,奮勇拼搏”的銀河精神深入人心。也因此,這棵巨樟被稱為“銀河樟”。
因原先居住在銀河樟附近,它可算是我最熟悉的校園大樹之一。20多年來,不知有多少次來去匆匆,無暇一瞥;也不知有多少次從容漫步,靜觀默察。近觀銀河樟無數(shù)的枝葉,它們是如此結構復雜、各具特色而生機盎然;而遠望整棵銀河樟,卻又是那樣的圓融和諧、景致整齊與沖天向上。銀河樟這種枝葉與整樹相統(tǒng)一和諧的風貌實在是銀河人和銀河精神最生動的象征。
學府樟。國防科大校園豐富多彩,內(nèi)涵深廣,見仁見智。如從學府氛圍而言,101教學大樓長有大樟樹的院子,無疑是國防科大最具學府氛圍的校園寶地。無論是課間的小憩,還是課余的漫步,只要來到四季常綠的大樟樹下,便會感到賞心悅目,神清氣爽。我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坐在院子西邊的廊凳之上,靜靜地觀賞這棵百年巨樟,它欲與大樓比高的樹冠,俯身向外伸展的側枝,仿佛在激勵軍校學員們奮發(fā)向上;那認準一方土地下扎深根,上沖云天,決不見異思遷,直至長成參天大樹的經(jīng)歷,分明在告訴學員們根深才能葉茂;那主千上三支并立的分枝似乎在提醒每一個觀賞它的學員和教員,要爭當軍政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身心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新型軍事人才。
火箭喜。喜樹,又名旱蓮,最形象的名稱是千丈樹,其為落葉喬木,樹干通直圓滿。遠望其剛勁挺拔的樹形,會使人想起華北平原昂首矗立的白楊,又似乎像南方狀如尖塔的水杉,但是一到深秋時節(jié),樹上一串串形似微型香蕉的黃燦燦果實,與依舊繁茂青翠的綠葉一起在微風中搖曳的神韻,則非白楊和水杉可以比擬。
國防科大校園有不少喜樹,而以圖書館與科技樓前方鐵路邊的一棵喜樹最為高大和顯目。若從跨線橋上望去,高大的喜樹突兀而出,獨秀于林,恰與學校最高的科技大樓雙峰對峙,遙相輝映;若站在圖書館前的廣場上觀看,喜樹剛勁挺拔,直搖藍天,與緊靠左右而較矮的香樟、女貞兩樹連成一個整體,恰如一枝升火待發(fā)的綠色巨大捆綁火箭。我每次進出圖書館,總情不自禁地要在大門前的廣場上稍稍停留,一瞥這枝巨大的“綠色火箭”。而當刻苦攻讀的年輕學員從我身邊匆匆走過時,我總從內(nèi)心默默祝福他們,要像這棵巨大的千丈樹一樣,到廣闊的天地里經(jīng)歷風雨,為祖國的國防事業(yè)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李蕓